咳嗽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8229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咳嗽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咳嗽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咳嗽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咳嗽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咳嗽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咳嗽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咳嗽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咳嗽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咳嗽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 李明臣李明臣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概述及基本诊疗原则概述及基本诊疗原则 一、概念一、概念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络,或脏腑功 能失调,或情志内伤,扰及肺脏,肺气不利, 失于宣降而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 现。 按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 二、证候特征二、证候特征 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 病因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 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外感引起的咳嗽大多伴有发热、 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 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 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 功能失调。 举例举例 三、病因病机三、病因病机 咳嗽的病因不外

2、乎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 失调两种情况。 (一)外邪袭肺 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 气被束,肺失肃降。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 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尤以 风邪挟寒者居多。 (二)内邪干肺 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肺气上逆而 作咳。若久病咳嗽,又可影响他脏,如肺 脾两虚,气不化津,则痰浊更易滋生,甚 则病延及肾,由咳而喘。 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还 可相互影响为病。外感咳嗽 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 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频作, 转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 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 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 为明显。由此可知,咳嗽虽 有外感、内伤之分,但两者 又可互为因果,常常邪实与 正虚并见

3、。 四、辨证要点四、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多新发病,起病急,病程短, 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 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它脏见证。 2、辨证候虚实 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均属 实。内伤咳嗽中的痰湿、痰热、寒痰、肝火多 为邪实正虚。津液亏耗咳嗽则属虚,或虚中夹 实。 五、治疗原则五、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当以祛邪宣肺为主, 肺气宣通,其咳自止。临床若忽视 祛邪宣肺,因势利导,消除致咳因 素,图用止咳敛涩之剂,则不仅收 效不大,甚则留邪碍肺,延长病程, 最终由外感咳嗽而转为内伤慢性咳 嗽。 内伤咳嗽,当辨其虚实标本,注意治虚 勿忘实,祛邪当顾虚。内伤咳嗽每易感受外

4、邪使发作加重,治疗应当权衡标本的主次缓 急,或先后分治,或标本兼顾。内伤咳嗽在 缓解期间,应恪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拟补虚固本法以图根治。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一、表寒里热证一、表寒里热证 (一)案例(一)案例 某男,40岁,一周前,暴感风寒,左臂 骤然作痛,咳嗽剧烈,夜不能寝,经服药及 针灸治疗,未见显效,昨晚忽又咯血,大便4 日未下,体温38.8,舌苔黄,脉浮紧。 (二)辨证立法(二)辨证立法 脉象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寒性凝 滞,痹阻经络,气血不通,故左臂作痛。肺主 皮毛,风寒客肺,肺气不利,失于宣降,症见 咳嗽。内热炽盛,灼伤津液,则大便干结,舌 苔黄;火热动血

5、,遂致咯血。因寒热并重,故 拟解表清里的五清五解之法。 (三)病机分析、遣方用药(三)病机分析、遣方用药 素蓄内热,暴感风寒,腠理紧闭,不得透 越,遂发高热。火热迫血,致生咯血。里热炽 盛,苔黄便干。脉象浮紧,咳则臂痛,是为风 寒未解。故以清解并举之法治之。肺合皮毛, 外邪袭表,肺失宣降,遂有咳嗽,入夜尤甚, 治宜解表清热,利肺止咳。方选麻黄汤加减治 疗。 炙麻黄 3克 苦杏仁 10克 川桂枝 5克 赤白芍 各6克 炙紫苑 10克 炙苏子 30克 炙白前 6克 炙前胡 10克 小蓟炭 10克 大蓟炭 6克 酒黄芩 10克 白茅根 15克 姜黄 10克 炙甘草 3克 二、风寒袭肺证二、风寒袭肺证

6、 (一)案例(一)案例 某女,32岁,因天气寒冷,晨起外出, 旋发寒热,继而咽痒欲咳,夜间咳重,无痰, 头痛欲裂,全身骨节酸楚疼痛,舌苔薄白, 脉浮紧。 (二)辨证立法(二)辨证立法 脉浮为风,紧则为寒,时界冬日, 原蓄内热,风寒暴感,腠理紧闭,阳 气不得发越,寒热互结,故发寒热。 郁热客于咽喉,故咽痒欲咳。肺为娇 脏,且与外界相通,最畏寒冷,遂致 咳嗽不停。寒邪客于皮腠,经络闭阻, 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头身疼痛。 因寒重热轻,故拟辛温解表并清理热 的七解三清之法。 (三三)病机分析,遣方用药病机分析,遣方用药 此案例属现代医学之急性支 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常常先有 鼻塞、流涕、畏寒、发热、

7、肌肉 酸疼,继而出现咽痒、咳嗽、吐 痰,胸闷不舒等。中医论之,皆 是外感之故,临证之际,须分寒 热。冬日酷寒,若有内热,常致 暴感,病势甚急,治宜既解风寒 又须兼清内热,并化痰止咳。本 案治宜七解三清之法,以麻黄汤 外解风寒,用黄芩清泄里热。 炙麻黄 6克 炒杏仁 6克 苦桔梗 5克 桂枝 3克 白芍 10克 炙前胡 5克 炙白前 5克 桑白皮 5克 桑叶 6克 海浮石 10克 旋覆花 5克 陈皮 5克 瓜蒌皮 6克 天花粉 6克 黄芩 10克 炙甘草 3克 瓜蒌皮清肺化痰,宽中利 气;天花粉清热化痰,养 胃生津,解毒消肿。二药 伍用,药效倍增,荡热涤 痰,生津润燥,开胸散结, 润肺止咳甚效。

8、黄芩苦寒, 清热泻火,善清肺热,以 增泻肺内郁火之力。 三、风热犯肺证三、风热犯肺证 (一)案例(一)案例 某男,30岁,3日前感冒并发高热, 自购西药服后,下午体温仍在 38左右,咳嗽,痰不易出,胸 胁阵痛,口渴思饮,小便黄赤,食 欲不振,夜寐不安。舌苔微黄,脉 浮数。 (二)辨证立法(二)辨证立法 风热犯肺,内热被束,遂发高 热,肺气不利,失于宣肃而为 咳。火热之邪灼伤津液,炼液 为痰,治宜清热解表,化痰宣 肺,以五解五清之法治之。 (三)病机分析,遣方用药(三)病机分析,遣方用药 肺主皮毛,为五脏之华盖,风邪袭表,肺 热被束,肺气宣降失司,故发咳嗽;气机 不利,故胸胁阵痛;热邪伤津,故口

9、渴思 饮,小便短赤,痰少而黏,不易咯出;热 扰心神,则夜寐不安。方选止嗽散加减治 疗。 山栀子 6克 淡豆豉 10克 荆芥 5克 酒黄芩 10克 鲜芦根 18克 鲜茅根 18克 炙白前 5克 炙前胡 5克 桑白皮 6克 桑叶 6克 苦杏仁 6克 苦桔梗 5克 陈皮 5克 冬瓜子 18克 枳壳 5克 炙甘草 3克 四、痰热蕴肺证四、痰热蕴肺证 (一)案例(一)案例 某女,48岁,高热4天 ,咳嗽喘息,胸胁疼 痛,痰不易咯出,痰色如铁锈,就诊时,体 温39.5,满面通红,呼吸急促,痰鸣漉漉, 咳嗽频频,舌苔黄厚腻,脉滑数。 (二)辨证立法,遣方用药(二)辨证立法,遣方用药 风邪外束,内热炽盛,病邪

10、客肺,肺失宣降, 发为咳嗽,水道不利,聚而为痰,气机受阻, 胸胁疼痛,热邪迫血妄行,满面红赤,渗出 血脉,痰如铁锈。拟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 减治疗,表里双解,清泻肺热,祛痰止咳。 前胡 5克 白前 5克 苏子 5克 半夏 6克 葶苈子 3克 冬瓜子 15克 枇杷叶 12克 陈皮 5克 炙麻黄 3克 苦杏仁 6克 苦桔梗 5克 旋覆花 6克 代赭石 12克 桑白皮 5克 地骨皮 6克 鲜芦根 30克 鲜茅根 30克 生石膏 15克 大枣 5枚 炙甘草 3克 五、脾肺两虚证五、脾肺两虚证 (一)案例(一)案例 某男,46岁,10余年来,咳嗽痰多,早晚较 重,秋冬为甚,饮食欠佳,大便不实,夜寐 不安

11、,舌淡苔腻,脉滑。 (二)辨证立法(二)辨证立法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 器,脾肺两虚,水道不利, 痰液内生,气道受阻,肺失 宣降,故咳嗽痰多,大便不 实,经久不愈。治宜补脾健 肺,化痰止咳。 (三)病机分析,遣方用药(三)病机分析,遣方用药 此案例属现代医学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 支气管炎多因呼吸道反复感染,或其他刺 激物长期刺激呼吸道而发。其特点是反复 咳嗽,咯痰,早晚尤重,病史常在2年以 上。肺主呼吸,合于皮毛,外感之邪,首 先犯肺。内伤五脏,影响肺脏功能亦可为 咳。外感之证,其多暴感;内伤之症,其 多缓进。外感之咳,实中有虚;内伤之咳, 虚中挟实。其中,又多本有内虚,外感引 发。临床必须审其新旧,辨其虚实而治。 本例患者,为脾肺两虚,宜用四君子汤合 二陈汤加减治之。 紫苑 6克 橘红 6克 百部 5克 炙白前 5克 半夏曲 6克 枇杷叶 6克 川贝母 6克 苦杏仁 6克 茯苓 10克 茯神 10克 远志 10克 南沙参 6克 北沙参 6克 玉竹 10克 党参 10克 炙甘草 3克 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