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案-6-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8220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教案-6-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程教案-6-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程教案-6-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程教案-6-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程教案-6-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教案-6-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教案-6-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授课科目:外科护理学 授课类型: 理论课计划学时:3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对象: 授课题目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一、掌握手术前和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二、熟悉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重点难点 重点:手术前和手术后病人的护理。难点:手术前和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提问法。教 具 Powerpoint幻灯片、教材、教案、讲稿、黑板、粉笔、激光笔教学步骤导言: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会给人体的生理代谢和脏器功能带来扰乱。因此,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后进行精心护理,才能使手术病人顺利恢复。手术前后护理是

2、指全面评估病人生理、心理状态,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以最佳状态顺利渡过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围术期包括:即术前、术中及术三个阶段。第一节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50分钟)【概念】(3分钟) 从病人准备手术至进入手术室,这一时期称为手术前期。 手术前护理重点是:评估和纠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给予 病人有关手术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适应术后变化的锻炼。【护理评估】(18分钟) (一)健康史: 1、现病史:诱因、主诉、主要病情、症状和体征。 2、既往史:系统疾病史、创伤史、手术史、过敏史、家族史、遗传史、用药史等。 (二)身体状况:

3、 1、生理状况: 年龄 营养状况 体液平衡状况 有无感染 重要器官功能: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肾功能、肝功能、血 液功能、内分泌功能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手术分类: 1、按照手术时限性分类:择期手术、限期手术、急症手术 2、按手术范围分类:大手术、中手术、小手术、微创手术 3、按彻底程度:根治手术、姑息手术 4、按细菌接触: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感染手术5、按程序计划:一期手术、分期手术 (五)辅助检查: 1、实验室: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血型、血交叉试验、血液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2、胸部x线 3、心电图 4、肺功能【护理诊断/问题】 (2分钟) 【护理目标

4、】(1分钟) (一)焦虑、恐惧 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或减轻 (二)知识缺乏 了解疾病和手术前后配合知识 (三)疼痛 疼痛减轻或缓解 (四)营养失调 获得足够的营养 (五)睡眠型态紊乱 得到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六)体液不足 病人体液平衡得以维持(七)有感染的危险 未发生感染或感染得以控制【护理措施】(25分钟)(一)心理护理 1、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区及主管医护人员。 2、了解恐惧焦虑的原因、作好解说、沟通关怀、心理支持。 3、做好术前宣教,讲解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术前术后的常规护理等。(二)生理准备 1、呼吸道准备: (1)术前2周戒烟。 (2)控制肺部感染:有肺部感染者,术前35天应用抗生素

5、 。 (3)糜蛋白酶化痰、体位引流排痰、深呼吸、哮喘用激素雾化、有效排痰法训练等。 2、胃肠道准备 : (1)择期手术:术前禁食12h,禁饮水46h。(2)胃肠道手术:术前12天开始进流质饮食,常规放置胃管,幽门梗阻病人术前3日每晚生理盐水洗胃,排空胃内滞留物,减轻胃粘膜充血、水肿。 (3)结、直肠手术:术前3日开始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服缓泻剂,术前1日 及手术晨行清洁灌肠,以减少术后感染机会。 3、排便练习:术前训练床上排便练习,以免发生尿潴留和便秘。 4、手术区皮肤准备:(备皮): 目的:预防切口感染。 时间:术前一天(颅脑手术、骨科手术连续3天)。 范围:以切口为中心上下左右1520c

6、m。 操作:解释遮挡铺单暴露涂皂水剃毛照射检查洗净更衣。 注意:防剃破、防感冒。 特殊部位:头部、脸部、口腔、骨科、会阴部。 5、疼痛护理: (1)取半卧位,放松腹肌。 (2)放松技巧:搓擦、按摩、热水擦洗背部、深呼吸。 (3)分散注意力:数数、念字、听音乐。 (4)急腹症者,必要时禁食、胃肠减压、注射止痛剂、解痉剂,但诊断未明确前禁止使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6、休息: (1)消除诱因。 (2)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充分的睡眠。 (3)术前晚遵医嘱用镇静安眠药。 7、手术日晨护理: (1)四测:T、R、P、BP,发热、血压升高、女患者月经来潮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延迟手术。 (2)检查备皮,更

7、衣、禁食、禁饮情况。 (3)遵医嘱灌肠或插胃管。 (4)排空膀胱或留置尿管。 (5)取下假牙、首饰、发夹等。 (6)药物过敏试验、注射术前用药。 (7)备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 (8)准备手术需要的物品(病历、x线片、CT片、药品、引流瓶等),随病人一同送入手术室。 (9)准备床单位(麻醉床)。 (三)特殊病人准备: 1、营养不良 2、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3、心血管疾病 4、肝疾病 5、肾疾病 6、糖尿病 (四)急症手术准备: 争分夺秒,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简单覆盖伤口、禁饮禁食、备皮、药敏试验、急查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血交叉试验、术前用药、嘱病人排尿、送往手

8、术室。 【护理评价】(1分钟) 1、病人焦虑或恐惧是否减轻或缓解 2、病人是否具备相关知识 3、疼痛是否减轻或缓解 4、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5、休息和睡眠是否充足 6、体液平衡是否得到维持,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7、病人未发生感染或感染得以控制 。 第二节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82分钟)【概念】(2分钟) 是指病人手术后返回病室直至出院这一阶段的护理。 护理要点: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与不适;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护理评估】(9分钟)(一)健康史: 了解麻醉的种类、手术方式、术中处理、术中出血量、补液输血量、尿量、用药情况、安置何种引流管及安放的部位、名称及作用等。(二)身体

9、状况: 1、麻醉恢复情况:甚至、呼吸、循环功能等 2、呼吸:频率、深浅度、节律性等。 3、循环:血压、心率、肢端血液循环情况。 4、体温:术后24h,每4h测体温一次。 5、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 6、排便情况:有无尿潴留、肠蠕动恢复情况。 7、切口情况:有无渗血、渗液、感染及愈合不良。 8、引流管与引流物: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物量、颜色、性质。(三)并发症:(四)心理社会状况:解脱感、担忧、焦虑等。(五)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生化检查、血气分析、 X线片、B超、CT、MRB)(六)判断预后 【护理诊断/问题】 (2分钟) 【护理目标】(1分钟)(一)清理呼吸道无效 能有效清理呼吸道,

10、保持呼吸道通畅(二)体液不足 体液平衡得到维持(三)舒适改变 术后舒适感增加(四)活动无耐力 术后活动量增加(五)有无感染的危险 未发生感染,切口愈合良好(六)知识缺乏 具有术后饮食、活动、切口护理、导管护理的要点 和相关知识【护理措施】(68分钟)一、卧位与搬移(一)迎接安置病人: 1、床边交接、接好引流管 2、少搬动,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引流管脱落。 3、输液通畅、注意保暖、常规吸氧。(二)体位: 根据麻醉及病人的全身情况、手术方式、疾病的性质选择卧势。 1、全麻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2、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病人,平卧或头低卧位12h,防止脑脊液外渗。 3、全麻清醒后、

11、蛛网膜下腔阻滞12h后及硬膜外腔阻滞、局麻等病人,可根据手术需要安置卧式。 (1)施行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C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2)颈胸手术后,多取高半坐卧位,以便于呼吸及有效引流。 (3)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 (4)腹腔内有污染的病人,尽早改为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使炎性渗出物流入盆 腔,避免形成膈下脓肿。 4、腹部手术后,取低半坐卧位 的优点? (1)有利于血液循环和病人的呼吸,增加肺通气量。 (2)松弛腹肌,减少腹壁张力,减轻疼痛。 (3)使炎性渗出物流入盆腔,有利于炎症的局限,避免形成膈下脓肿。二、维持循环与呼吸功能:(一)生命体

12、征的观察: 1、 P、BP、R 每15 30分钟测一次,稳定后改为12小时测一次 2、 T 术后第一天,24小时测一次,以后每8小时测一次 3、预防低血压: 输液;防体位性低血压 4、此外应观察:神志、瞳孔 皮温皮色 未梢血运及尿量情况(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防止舌后坠。 2、促进排痰和肺扩张 (1)鼓励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淑; (2)协助病人翻身,叩击背部,促进痰液排出;(3)指导病人使用深呼吸运动器;(4)痰液粘稠病人可用超声雾化吸入;(5)吸痰;(6)吸氧。三、维持消化系统功能:(一)留置胃肠减压管(二)鼓励运动:翻身、床上运动及早下床活动。(三)促肠蠕动: 术后3-4天仍无肠蠕动,可遵医嘱给予开塞露、肛管排气或灌肠。(四)口腔护理: 为病人做好口腔护理,尤其是昏迷病人。口唇干裂者应涂甘油保护,保持口腔卫生。(三)静脉补液: 补充禁食期间所需的液体和电解质,必要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四、静脉补液:五、尿液的观察:量、颜色、形状六、增进病人的舒适:(一)疼痛: 术后24h,疼痛最为剧烈,23天后逐渐缓解,若疼痛呈持续性或减轻后又加剧,警惕切口感染的可能。 1、妥善固定各类引流管,防止其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