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溷结构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要点及措施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1797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砖溷结构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要点及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砖溷结构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要点及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砖溷结构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要点及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砖溷结构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要点及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砖溷结构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要点及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溷结构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要点及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提要:对砖混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加以剖析,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关键词: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墙体;圈梁目前,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特别是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房屋,在我国仍占有重要位置。由于抗震构造柱嵌固在墙体内,通过拉结筋与墙体联结,提高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整体刚度,但在施工中如不注意施工质量,不但起不到增强抗震能力的作用,相反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给安全使用留下隐患。下面就几种质量通病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有关的防治措施。1、构造柱轴线位移及主筋错位产生构造柱轴线位移或上部箍筋松动,主筋错位的原因

2、是:砌筑砖墙时,马牙槎退进尺寸控制不好;构造柱钢筋骨架倾斜,砌筑砖墙时砖墙随构造柱钢筋架移动;构造柱截面尺寸留置过大,使钢筋骨架上部倾斜或有较大的自由度;构造柱模板安装不牢固,产生跑模或胀膜;在灌注构造柱混凝土时,没能调整好钢筋骨架的位置等。在砌筑砖墙时,要准确预留构造柱位置,每层放线都要用经纬仪弹出轴线,并给出构造柱预留位置定位线,以便用吊线法检查构造预留位置是否正确。根据规范要求在砖墙砌筑中,马牙槎应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以保证柱脚为大断面。在砌筑砖墙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钢筋骨架,避免碰撞和随意扳弯钢筋。马牙槎通常采用“退四皮砖进四皮砖”的方式砌筑,拉结筋应安装在进槎上面,并与构造柱主筋绑扎,

3、以固定主筋位置。在灌注构造混凝土前,应首先校正钢筋骨架位置,牢固安装模板,特别应注意加固投料口处的钢筋。构造柱轴线的位移应在混凝土灌注前纠正,可用剔除部分进槎的办法来纠正偏差。构造柱主筋错位现象一般是灌注混凝土时造成的,其主筋变形多发生在下柱柱顶的较大范围内,当主筋错位较小(40mm)不致影响楼板安装及装饰工程施工时,可结合马牙槎的第一步退槎,将主筋按a : b1 : 6的角度在其根部弯折与上部构造柱主筋搭接。当主筋错位较大(40mm),影响板安装及装饰工程施工时,应凿除下柱柱顶混凝土,将下柱主筋在楼层标高下以a : b1 : 6的角度弯折与上部构造柱主筋搭接,重新灌注下柱柱顶混凝土。2、构造

4、柱烂根断柱构造柱根部和施工缝夹有砂浆、砖碴等其它杂物,形成烂根断柱。构造柱烂根断柱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第一、在灌注构造柱混凝土时,将构造混凝土灌注到楼板上标高位置,模板拆除后,安装楼板并砌筑砖墙。由于构造柱混凝土灌注到楼板上标高位置,避免了构造柱根部出现柱坑,使因砌筑砖墙掉落在构造柱根部的砂浆,砖碴等其它杂物便于清理。第二、在砌筑砖墙时,结合马牙槎的设置,将第一步退槎的齿深改为12cm,进槎采用第一皮砖进6cm,再进12cm的方法或将第一步退槎的第三、四皮砖的外角剔除,以增大构造柱根部和施工缝处的清掏口。3、砖墙鼓肚和灰缝开裂砖墙鼓胀和灰缝开裂主要发生在外墙,特别是外墙转角留槎处的接搓质量

5、难以保证。由于砖墙砌筑后不久便灌注构造混凝土,此时砖墙强度较低,不能抵抗新灌注混凝土产生的侧向压力;构造柱外砖墙按规范要求砌出马牙槎,因组砌方法尚不统一,且组砌方法不尽合理,造成砖墙通缝,降低了砖墙的拉结能力。其次,不按规范规定设置拉结筋,拉结筋位置不正确,伸入墙内长度不足或数量不够,使砖墙在灌注构造柱混凝土时产生鼓胀和灰缝开裂。在砖筑砖墙时,要采用合理的组砌方法以避免形成通缝。同时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拉结筋(见图1),并保证其数量和在砖墙内的锚固长度,特别要注意外墙转角处拉结筋的设置。在灌注混凝土时,宜将混凝土分段分层灌注,分层振捣,避免重复多次振捣,振捣棒应避免直接触及砖墙并严禁通过砖墙传振,

6、以免砖墙鼓肚和灰缝开裂。4、构造柱钢筋外露由于构造柱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较差,钢筋绑扎不够牢固;砖墙砌筑和砌筑过程中,不注意钢筋骨架的保护,使钢筋骨架弯曲变形;灌注混凝土时,采用料斗集中下料或远距离侧向投灌混凝土,使钢筋位置偏离,产生露筋或保护层过小的现象。要提高钢筋绑扎这一工序的施工质量。为了提高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刚度,钢筋绑扎应采用十字花扣、反十字花扣等方法。由于构造柱多为砖包柱,在安装拉结筋时要将拉结筋与构造柱主筋绑扎,以固定主筋位置提高猾骨架的刚度。当构造柱与墙体单向联结或双向垂直联结(两相邻面有墙体)时,其它侧面应设垫块。在砖墙砌筑前加砌筑过程中,应避免施工机具和进行其它工序时的外力碰撞

7、。在灌注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钢筋骨架和钢筋位置。5、构造柱峰窝、孔洞构造柱混凝土灌注时,由于拉结钢筋绑扎位置不正确;构造柱钢筋、圈梁钢筋和砖墙拉结筋交织在一起,钢筋密集、间距较小,给混凝土灌注带来困难;混凝土级配不合理,粗骨料粒径过大,使粗骨料卡在钢筋上;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现象;模板安装质量不好,跑浆漏浆;灌注、振捣混凝土没有分层,造成构造柱出现蜂窝、孔洞。砌筑砖墙时,要按图1正确安装拉结筋。在灌注构造柱混凝土前,应首先检查模板安装是否符合要求,钢筋位置是否正确,以免出现胀模、漏浆和钢筋位移。灌注构造柱的混凝土配合比要严格控制,坍落度可适当加大,一般以57cm为宜,混凝土的粗骨料

8、粒径最大不宜大于20mm,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以减少混凝土离析现象,确保混凝土密实。构造柱混凝土灌注应分段进行,每段灌注高度不宜大于2m。每次振捣层厚度不得超过振捣棒插入长度的1.25倍。6、构造柱混凝土与钢筋、墙体联结不牢固砌筑砖墙时,灌注砂浆掉落在拉结筋、箍筋和马牙槎上,灌注混凝土前未能及时清理,使混凝土与钢筋、砖墙之间存在砂浆隔离层,以致降低了混凝土与钢筋、砖墙间的联结能力。灌注混凝土前没有将砖墙充分浇水湿润,灌注混凝土后,造成混凝土早期失水,强度降低,使构造柱与墙体联结不牢。7、钢筋施工不符合规范规定(1)拉结筋 砖墙拉结筋伸入墙内长度不足1m或末端未设弯钩的情况,是因为施工时不

9、按各号钢筋位置摆放或将长钢筋剪断而产生的。因此应严格按施工图要求的各号拉结筋所在位置分别计算下料长度并制作拉结筋。长度不足1m的墙垛的拉结筋应进行特殊配料加工,当使用伸入长度为1m的拉结筋时,应将长出部分的钢筋沿墙端面弯折,外抹20mm厚水泥砂浆。施工前须严格按各号拉结筋设计位置摆放,并注意砌筑砂浆的饱满度,确保其锚固长度及拉结能力。(2)构造柱主筋 构造柱主筋常因其下层构造柱主筋的外伸部分不足,以致搭接长度不够,这时应采用弧焊加以补强。(3)构造柱箍筋 构造柱箍筋在加密区没有架密不足,应在砖墙砌筑前按规范要求重新调整箍筋间距并做加密处理;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足10d,如不能更换,可将弯钩拉成

10、90用电弧焊补强;箍筋弯钩不足135,多因后加箍筋时将弯钩拉直所致,这时可用钢筋扳手调整弯钩角度,或按弯钩平直段长度不足10d的处理方法处理;箍筋间距不均和歪斜严重,应在砖墙砌筑前彻底调整,同时加强钢筋绑扎质量,避免砖墙砌筑时碰撞钢筋。8、构造柱与圈梁连接不牢(1)由于构造柱的设置,有时可将横墙圈梁的钢筋锚固在构造柱内,但施工时常出现圈梁钢筋直接插入构造而不向柱内或纵向圈梁内弯折,以致造成锚固长度小于规范规定值。(2)圈梁拐角处的内侧钢筋形成内折角并缺少斜向角钢筋,两侧钢筋在拐角处相互锚固长度小于规范规定值。(3)构造柱主筋伸入屋盖圈梁的锚固长度小于规范规定或不向圈内弯折,直接伸出屋面。规范规

11、定:圈梁和构造柱钢筋一律按受拉考虑,其锚固长度不得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且不小于250mm。当受力钢筋遇有拐角时,只允许受力钢筋在拐角两侧互锚,而不允许采用内折角的形式弯折。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施工不同于其它混凝土工程。由于先砌筑砖墙后灌注混凝土,使绝大多数构造柱在混凝土灌注时即被隐蔽,这给施工和病害治理带来很多不便,有些病害甚至无法发现和治理。所以,要加强砖混结构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要点及措施(1)砌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及对策对砌体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灰缝厚度、砂浆饱满度控制。上述“四度”是影响砌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平整度、垂直度偏差大会改变砌体的受力状态,影响结构安全。砂浆饱满度、灰缝

12、厚度是影响砌体强度的重要因素。要从根本上控制“四度”,就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随砌随检查的岗位责任制,检查要贯彻自检和专检相结合的原则,特别强调改正和处理的及时性,平整度和垂直度较正应在砂浆初凝前进行,最迟不超过终凝,否则就会影响砌体质量。内外墙要同时砌筑,否则要大大影响墙体整体性,影响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对临时施工洞要严加控制。由于楼层施工平面运输需要和过人需要,常在分隔墙上留临时洞口。封口接槎往往不好,造成该部位整体性下降。故要求少留临时洞口,留设洞口顶部应设置过梁,并予设水平拉接钢筋。合理留设脚平眼,脚手眼封堵按隐蔽工程验收,以防封堵不密实影响砌体质量及渗水。严格控制砖、砂等地材质量。(2)与

13、卫生间相连房间墙体渗漏的控制上述部分由于使用不同材料施工,各种材料在物理性能指标下特别是热胀冷缩系数相异,往往形成裂缝,造成渗漏,针对于此目前设计已加以考虑,但是考虑在墙体施工时后浇砼,施工单位若马虎从事,只用水冲刷一下,渗漏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通过其它类似工程监理我们认为此处增设现浇砼拦水坝,砼浇筑时与板面砼一同进行,确保此处不形成施工缝,就可以确保不渗漏。(3)外墙渗漏外墙渗漏一般发生于脚手架洞眼和空调管留洞处,对于脚手架洞眼的堵塞稍有不慎即发生渗漏,空调管洞只要保证预埋角度就可以确保不倒泛水。对脚手架洞眼的堵塞,监理应严格控制按以下操作方法:清理除尘浇水充分湿润布浆(有条件采用膨胀水泥砂浆

14、、砖四周均应满布砂浆)填砖(填砖要注意外墙面凹入20mm勾缝一周后粉刷10mm,留10mm一外粉同时进行。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外墙粉刷砂浆中掺加防水剂,为减少业主投入,可在基层粉刷完成后,在面层留出8mm二次粉刷层,在二次粉刷时增加防水剂砂浆粉刷,可解决外墙面渗漏。(4)外墙窗户渗漏外墙窗户渗漏一般从窗下,窗周边形成倒泛水或流水不畅或填塞材料收缩形成缝隙等原因造成渗漏,解决方法是窗塞缝采用软填料,确保其热胀冷缩系数基本与砂浆一致。窗框线粉刷时上边留出滴水线,下边留泛水,确保上框边水顺滴水线流下,下边顺泛水流出。(5)厨、厕给排水管后浇砼渗漏厨、厕给排水管后浇砼渗漏是由于新老砼施工接缝处不好,产生施工缝,造成渗水和砼与给排水管接触处由于两种材料热胀冷缩系数不一而产生裂缝造成渗漏,对于后浇裂缝处理应在砼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程序,对洞口采取打毛、接浆、膨胀砼和振捣密实控制措施,确保该处不渗漏,对给排水管施工,目前因采用PVC和PPR等新型材料施工,施工时将两管连接管节(伸缩节)置于楼板现浇砼中,(常规做法是在板上或板下0.5m0.7m处)因伸缩节管径大于排水管,此处相当于形成一个止水带,有效防止水的渗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