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的区域游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7485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的区域游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幼儿的区域游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幼儿的区域游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幼儿的区域游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的区域游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的区域游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的区域游戏姓名:秦丽梅 单位:泰州市幼儿园 教龄:三年 职务:教师【摘要】区域活动已被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和接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揠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关键词】创造性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它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游戏形式,对于培养幼儿的主动

2、性、创造性、独立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而有意义、有趣而又符合幼儿能力发展的材料。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于如何把区域游戏更好的应用到平时的工作当中去,有着种种的困惑。比如本班该设置什么区?如何投放区域材料,才能吸引幼儿持久的参与活动并有效支持幼儿的发展?如何为各个区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等问题。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记录,这些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触和心得。就拿角色游戏来说,角色游戏就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想象等,创造性地再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具特色的游戏形式。通过外出学习的

3、机会参观一些示范性幼儿园,不难发现,现在的区域活动中成品或者半成品的材料越来越多,成套的幼儿玩具出现在我们的区域活动中。这样看上去确实比纯手工的多了几分高大上的感觉,可是角色游戏区的材料越逼真越好吗?作为老师我们都希望越逼真越好,最好是能买到成品或者半成品,这样做出来的区域既好看耐用又减轻了工作量,是一举多得的事。但是在我们大量的使用成品或者半成品时忽略了幼儿角色游戏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角色游戏具有社会性,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是幼儿对生活的创造性再现;二是角色游戏具有假想性,具有特殊的真实和想象的特点。由此说来,伴随替代性物品的假想性角色扮演活动才是角色游戏,如果幼儿用真实的物品进行

4、真实的活动,只能是生活体验活动,而非游戏。比如,当幼儿真的用碗盛饭时,不能称之为游戏;而当幼儿在娃娃家用一个纸盒子当碗模拟吃饭时,才是在玩游戏。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需要投放一些更逼真的材料,便于他们更快的进入游戏情境,更快的确定游戏主题和游戏内容。在观察中还发现一个角色游戏中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缺乏角色意识,喜欢自己玩,很少和其他伙伴交流和交往。下面是一个发生在我们班小医院里的一个案例:由于春季温差较大,最近班上感冒的孩子不少,病愈回来的孩子们喜欢在班上讨论自己的看病经历,有的孩子在玩娃娃家的时候用手指当做注射器为宝宝打针。于是,我想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在班上组织了小医院的区

5、域。自从我们班开设了小医院后,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一到区域活动时间,就争着去小医院玩。可是我发现,孩子们最初的兴趣只是摆弄这摆弄那,并没有理解游戏的玩法。他们跑过去,抢到衣服穿上,抢到帽子戴上,然后在哪里自己摆弄听诊器,摆弄药盒,有时候还会为了争抢小医院的道具而吵闹,甚至打架。整个角色区显得毫无秩序,不像是医院,而像一个玩具店。看到这一现状,我很是着急,和我预想的小医院的情景完全不同。通过翻阅书籍和向老教师请教,才知道年龄越小的幼儿,因为社会经验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社会交往技能不足,所以在角色游戏区里,他们更多的是在摆弄材料,角色意识差,角色扮演能力较低,伴随幼儿年龄的增长,与角色相关的交流

6、和交往活动也会越来越多。在之后的小医院角色区里,我侧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指导:(1) 借助区域环境的创设帮助幼儿确定角色意识,明确角色的工作内容。比如提供医生的白大褂、听诊器以及工作牌可以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医生角色。(2) 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在我们班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幼儿仅仅热衷于穿白大褂,戴听诊器、玩药盒药瓶等都是因为幼儿对于医院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对于医生、护士的角色也缺少经验积累。针对这一问题,我特地上了一节课,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医院里有什么?到医院看病时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医生是怎么样看病的?医生和病人是怎么交流的?在幼儿了解了看病的基本程序,了解医院各部门的功用以及医生、

7、护士角色的主要工作内容之后,在进行医院的角色游戏时,幼儿游戏的开展就会顺利得多。(3) 适时适当地介入游戏,以角色身份指导幼儿,帮助幼儿更好地确立角色意识,丰富游戏内容,拓展游戏情节,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相互间的交流与交往。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如下定位:“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中的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这就要我们教师真正融入到孩子的活动中,比如在小医院中教师可以扮演看病的病人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去。(4) 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进行分享和交流活动。这样使得幼儿对于该区域的角色有个逐

8、步的加深了解的过程,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意识也会越来越强。同时在区域活动中,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孩子们相互之间的评价都是提升活动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幼儿在老师和同伴的评价中幼儿得到了肯定,体验了成功,提升了经验。再如建构区,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那建构区的建构技能要不要老师教?之前我没有对幼儿进行任何建构技能的指导,不重视幼儿建构技能的学习,甚至没有这个概念,认为只要孩子能够运用游戏材料建构就可以了,会不会平铺、围封等技能无所谓。但是不久我就发现幼儿在玩建构区时永远是搭建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且对建

9、构区的兴趣越来越淡薄。现在才知道幼儿建构技能的发展需要经历摆弄垒高、平铺和重复架空围封组合表征为游戏建构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件建构作品都是由简单的建构技能组合而成的,因此建构技能要教。在教幼儿时,应该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快乐地掌握建构的基本技能。每次玩好建构区后,建构区总是一片狼藉,建构材料撒落的到处都是,还会为了谁送建构材料发生争抢行为。让我猛然发现建立一个游戏常规的重要性。建立游戏常规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幼儿或者体现教师的权威,而是保证游戏安全而有序的开展。在建构区的主要常规总结了一下几点:(1) 需要几块积木就拿几块,取放多个玩具时,会运用小框;(2) 任何时候都不能乱扔玩

10、具,不用的积木物归原处;(3) 当出现玩具不够用的时候,懂得谦让;(4) 拿走别人正在使用的建构材料要征得别人的同意;(5) 与同伴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会与同伴协商;(6) 行走、搭建时,注意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不小心碰到别人的作品时,要道歉;(7) 游戏结束后,将游戏材料分类摆放好。经过规则的建立,班级上的建构区一改平时乱糟糟的景象,孩子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取放建构材料,怎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交往。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玩”可以让幼儿获得各种经验,而关注区域游戏中的各种教育契机,将之转化为幼儿“学”的内容,可以让幼儿获得更自主、更有效的发展。以上的这些思考和探索,是平时工种中一些琐碎的归纳和总结。我将继续地努力学习、反思、探索,以不断提升自己驾驭区域活动的能力,是区域活动这一教育组织形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有效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