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72186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 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和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今年4月至6月,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县、乡人大两级联动的方式,对2016年以来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本次检查主要围绕饮用水水源保护、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及考核、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和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四个方面,重点是永安溪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检查的主要工作是:一是参加全省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电视电话会议,建立组织机构,制订实施意见;二是县、乡两级政府组织自

2、查,形成自查报告;三是召开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汇报会,听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四是开展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调研;五是县人大常委会组织7个执法检查小组,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分赴20个乡镇(街道)进行检查,听取自查情况汇报。现将这次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两年多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 在开展宣传教育、饮用水源保护、水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先后编制了2016-2016年县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县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县城镇供水水

3、源规划,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保护规划体系。完成了全县水功能区划分,依法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积极开展日常巡查和联合执法。抓好城乡改水,大力推进城镇集中式供水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水质安全监测制度和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二)跨界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根据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开展重点污染源治理,认真落实减排任务,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水污染状况得到遏制。特别是通过对医化企业和“三废银”行业污染、河道采砂、农业面源污染等进行整治和监管,永安溪水开始变清,永安溪流域1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均已达到

4、相应功能区的要求,罗渡出境交接断面水质保持达标。 (三)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于2016年8月投入商业运行,建有出水自动监测系统,建成配套管网公里,泵站2座,平均日处理污水量万吨,目前运行正常。基本完成横溪、白塔镇污水处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部分乡镇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积极开展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有125个村分别采用生态湿地、沼气或接入城市排污管网等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初见成效。围绕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推广新型农作制度,发展农牧结合型规模养猪场12个,果园养鸡5万羽,稻鱼共育面积8000亩。大

5、力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工程,全县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7万亩,应用生物物理防控技术和推广绿肥种植,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大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力度,完成17个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新建规模型沼气工程6个。大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先后完成或在建大中小型畜禽养殖沼气工程8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46处,户用沼气用户近5000户,减少了农村人畜粪便污染,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县在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排放量在逐年增加,

6、石材加工行业无序发展,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水污染防治还没有形成全民共识。对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宣传还不够深入,全社会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仍处在较低水平,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仍不强,对水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一些职能部门的职责意识还不强,对石材加工、饮用水源保护等监管工作,还存在着职责不明确,监管主体未落实等现象;有的企业水污染防治意识不强,违规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群众的传统卫生观念仍未有根本转变,随意向河塘、沟渠水体及周围倾倒垃圾的行为普遍存在。 (二)饮用水安全仍令人担忧。一是县城供水水源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县城供水水

7、源来自西岙水库和北岙流域,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省道仙东线易发生化学危险品运输事故、上游磐安境内医化污染、采制砂污染及其它生产生活污染、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及库区一些人为活动等,对饮用水质量安全构成威胁。二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尚未形成。除下各、横溪外,大多数乡镇没有集中供水设施,水质难以保证,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设施简易,多数没有净水处理设施,有些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行,饮水安全隐患严重。 (三)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破坏严重。一是永安溪石材加工污染问题突出。我县石材加工行业发展无序,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不力,永安溪沿岸及支流石材加工点达60多家,但在工商登记的只有15家,且整体布局分散,绝大多数加工企业没有污水

8、治理设施设备,直接向永安溪排放高浓度泥浆水、倾倒废料,这些泥浆沉积在溪石上,难以分解自净,影响水生生物生存,严重破坏永安溪生态环境。二是向永安溪倾倒生产生活垃圾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将收集后的生活垃圾倒入河道。三是工业污染点多面广,部分医化企业存在治污投入不足、排污设施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放和偷排、漏排等现象;“三废银”冶炼行业整治后出现反弹,小型分散的非法冶炼时有发生。四是渔业资源面临枯竭。河道采砂和石材加工污染,对水体造成破坏,严重影响鱼类生存繁殖。渔业资源培育艰难,渔政执法监管乏力,捕捞过度及各类毒鱼、炸鱼等违法捕鱼的现象屡禁不止。 (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城市污水处理厂

9、脱氮除磷工艺需要进一步改进,污泥处置问题有待解决;污水收集管网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污水收集率不高;乡镇、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横溪、白塔镇污水处理工程还未动工,已建的乡镇、村级污水处理设施由于配套管网跟不上,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导致污水集中处理率较低,生活污水直排现象随处可见。 (五)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务较重。一是农业投入品监管较难。农资经营网点违规销售禁用、限用农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生产者片面追求用药施肥短期效果,使用违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现象屡禁不止,滥施化肥现象普遍存在,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农药、化肥包装物造成二次污染现象也比较突出。二是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畜禽生产总体

10、上还处于粗放、落后的经营状态,养殖场排泄物无害化治理率不高,效果不够理想。有的规模养猪场治污配套措施不够完善,污染物缺乏有效治理,直排水体现象仍较为严重;小型养猪场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三是农村生活污染严重。农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收集较难,生活垃圾收集后难以处置,特别是少数乡镇卫生院存在医疗卫生垃圾乱倒现象。农村露天粪坑还有较多存在。 三、几点建议 水污染防治工作事关“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实施,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促进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水污染防治意识和法制观念。水是人类生命

11、之源。水环境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和民生工程,开展水污染防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理顺相关部门在石材开采加工、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监管体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监管主体,形成部门之间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广泛深入地宣传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全体公民的卫生意识和法制观念,改善生产生活方式,为改善水环境质量、保证水环境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12、 (二)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和城乡供水力度,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一要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依法加强对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建立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落实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强化水源保护区内的执法监管,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特别要研究解决好磐安县境内的各种污染及沿线化学危险品运输事故等一些威胁饮用水源水质问题,高度重视西岙水库、北岙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趋向问题,加强经常性的巡查和监测,杜绝水质污染隐患。二要加快推进饮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县城自来水管网延伸和老城区管网改造,切实解决居民用水问题。加快推进横溪水厂配套供水管网建设,重视解决农村用户自来水接入价格过高问题,尽早实现集中统一供水。三要继续抓好农

13、村饮水工程建设,努力解决山区、半山区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 (三)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整治和水资源保护力度,提高水环境质量。一要切实加强石材行业整治。制订石材行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石材开采及加工点。依法加强对石材加工企业的监管,严厉查处直排泥浆水、随意倾倒加工废料等行为,督促石材加工业主严格落实污水治理措施,确保达标排放。积极引导石材加工企业实施废水循环利用,减少和避免污水外排。二要加强对永安溪及支流河道水功能区监管,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制订村规民约等形式,严禁向永安溪及沿岸倾倒垃圾。三要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抓好源头管理,严格环保审批程序,控制高污染企业和项目准入。继续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

14、染整治,严格环境执法,加强日常巡查,坚决打击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各种违规排污行为,努力遏制环境污染。重点抓好医化行业的整治,加强“三废银”冶炼整治后续监管,切实巩固治理成果。四要培育和保护永安溪渔业资源。加大永安溪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努力培育渔业资源。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渔业管理模式和有效方法。加强对有证捕捞者的监管,规范捕捞行为。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毒、炸、电等各种违法违规捕捞行为,并要在鱼类产卵期设置禁渔期,切实保护永安溪渔业资源。 (四)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一要重视县污水处理厂建设。改进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提高脱氮除磷效果,探索污泥

15、处置技术,并要推进扩容工作,及早实施二期建设。加大配套管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排污管网,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入网进度,提高污水纳管收集率。二要加快乡镇、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高度重视横溪、白塔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乡镇、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努力完善配套排污管网,最大限度地发挥治污作用,减少农村污水直排。对一些比较分散的村庄,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处理生活污水。 (五)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对农资经营网点的监管,积极指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严防违规使用。研究建立农药、化

16、肥包装物回收制度,防止二次污染发生。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生物物理防治等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二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种养殖业,积极推广各种有效的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加强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探索实施小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的有效模式,切实抓好畜禽排泄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利用率与达标排放率,切实减少畜禽养殖污染。三要加强农村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以村庄整理、旧村改造、下山脱贫、生态移民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改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