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71669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前 言 传染病护理学是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传染病护理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传染病护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传染病的流行条件、基本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掌握传染病的护理工作原则及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方式,运用护理程序为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患者提供整体护理。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大纲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 一 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应具备的知识和能

2、力;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是章节中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4学时。 四 教材:传染病护理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石宏,1版,2005年5月。 正 文 第一章 总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总论的理论学习,学生应知道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能叙述传染过程中的五种不同表现;描述传染病流行过程中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有关内容;说出传染病的基本特征、诊断、治疗原则;根

3、据传染病护理工作的特点;能正确运用消毒隔离技术对临床各种常见传染病按整体护理程序进行具体实施应用。 通过示教学生应了解传染病院(科)的设施、布局及各种管理制度;如何正确穿脱隔离衣,掌握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的病人进行护理时的消毒、隔离技术措施及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感染的概念、病原体的致病力、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护理。(二)熟悉感染过程的不同转归、机体免疫应答作用、临床特点以及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 (三)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三 教学内容 (一)感染与免疫 1 感染的概论。 2 感染过程的表现。 (二)传染病流行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1 1 传染病流行的条件。 2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4、。 (三)传染病的特征 1 基本特征。 2 临床特征。 (四)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1 传染病的诊断原则。 2 传染病的治疗原则。 (五)传染病的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 (六)传染病的护理 1 传染病护理工作特点。 2 传染病的隔离。 3 传染病的消毒。 4 传染病常见症状及其护理程序。 (七)传染病的发病机制(自学) 1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2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病毒性肝炎的理论学习和角色互换,学生应会正确收集所给病例分析(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的主客观资料,列出护理诊断、医疗诊断,

5、为确诊需要进一步做的检查,并制定护理计划;结合病人资料如何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病原学分类、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临床意义、甲、乙肝流行的特征、病理生理、病因以及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诊 断依据、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概述、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特征)、重症肝炎并发症的护理。 (二)熟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肝炎的流行及预防。 (三)了解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治疗。 三 教学内容 (一)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分型及临床表现。(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原、抗体系统。 (三)各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重点介绍急性

6、黄疸型肝炎及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 (四)甲、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 2 (五)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六)通过角色互换认识各型肝炎的临床表现,联系上述内容进行讨论,重点讨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有关内容,使课堂讲授知识得到应用。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 乙脑 )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结合乙脑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描述临床表现,复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断依据;认识乙脑护理的重要性, 结合病例制定出乙脑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及预防措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乙脑的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护理。 (二)熟悉乙脑的预防、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 (三)了解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7、、健康教育。 三 教学内容 (一)乙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特点。 (二)护理在缩短乙脑病程、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三)乙脑的预防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及治疗。 (四)乙脑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健康教育。 第三节 狂犬病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知道狂犬病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并能结合病例制定出具体护理措施;说出及时处理伤口和暴露后预防接种在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中的作用及具体实施方法的重要性。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狂犬病的概述、临床表现和护理。 (二)熟悉狂犬病的流行病学、预防及健康指导。 (三)了解狂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治疗

8、。 三 教学内容 (一)狂犬病发病的情况、临床表现及护理。 (二)狂犬病的流行病学、预防及健康指导。 (三)狂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治疗。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自学) 3 第五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学)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自学) 第七节 麻疹(自学) 第八节 流行性出血热 一 教学目的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学习学生应会:解释本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说出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掌握重要实验室指标的临床意义;说出出血热各期的治疗及护理要点;运用护理程序结合临床护理病人;并根据流行病学制定出预防措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概述、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

9、流行特征)和护理。 (二)熟悉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防。 (三)了解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并发症和治疗。 三 教学内容 (一)流行性出血热的概述、流行病学及护理要点。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预防。 (三)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第九节 水痘(自学) 第十节 人轮状病毒感染(自学) 第十一节 登革热病毒感冒(自学) 第十二节 风疹(自学) 第十三节 艾滋病 一 教学目的 4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知道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的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具体病例提出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针对前来咨

10、询人员能做出相应的解释及心理护理。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艾滋病的概述、临床表现、护理及健康指导。(二)熟悉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以及预防。 (三)了解艾滋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内容三 教学 (一)艾滋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护理及健康指导要点。 (二)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及预防。 (三)艾滋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依据及治疗。 第十四节 脊髓灰质炎(自学) 第三章 立克次体感染性疾病(自学) 第四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猩红热(自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第二节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结合流脑的发病机理描述

11、各型流脑的临床表现;列出流脑实验室检查项目, 并说明其临床意义及收集实验室检查标本应注意的事项;解释流脑的主要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结合给予的临床病例能正确、完整地收集流脑病人的主、客观资料进行评估, 并制定出病人的护理计划。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流脑的概念、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措施。 (二)熟悉病原学、流行病学、治疗及实验室检查。 (三)了解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健康教育。 三 教学内容 (一)流脑的临床表现特点、预防及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二)流脑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分型、各型的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及实验室检查。 (三)流脑的病理学特点、发病机制。 (四)通过病例联系理论进行讨论,

12、加深对课堂讲述的知识的认识及理解,并能以流脑为例认识 5 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特点。 第三节 伤寒、副伤寒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总论和部分疾病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伤寒的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描述伤寒的临床表现和主要并发症;解释伤寒实验室检测及病原治疗的临床意义;结合临床病例正确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同时对伤寒病人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伤寒的概述、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及护理。 (二)熟悉流行病学、治疗和预防。 (三)了解病原学、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 教学内容 (一)伤寒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护理要点。 (二)伤寒的流行病学、治疗和预防

13、。 (三)伤寒的病理解剖部位与的关系、实验室检查内容、诊断依据。 (四)副伤寒(自学)。 第四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自学)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细菌性痢疾的学习学生能描述普通型痢疾、中毒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并能识别;结合病例拟定出中毒性痢疾病人的治疗原则及护理计划,为痢疾病人及其家属制定健康指导措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概述、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二)熟悉细菌性痢疾病原学、诊断、实验室检查、预防措施。 (三)了解细菌性痢疾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三 教学内容 (一)痢疾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二)痢疾的病原学特点与痢疾反

14、复感染的关系。 (三)痢疾的临床相关问题,重点是中毒性痢疾的诊断。 第六节 霍乱 一 教学目的 6 通过学习学生能结合霍乱的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改变描述霍乱的临床表现;解释霍乱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根据流行病学特点拟定霍乱的主要预防措施;并能说明对霍乱进行严密消化 道隔离的重点要求。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霍乱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二)熟悉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预防措施、健康教育。 (三)了解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三 教学内容 (一)霍乱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二)霍乱的病原学、诊断依据、以及作为甲类传染病进行严密消化道隔离的重要性和要求。 (三)霍乱的发

15、病机理。 第七节 白喉(自学) 第八节 百日咳(自学) 第九节 布氏杆菌病(自学) 第十节 鼠疫(自学) 第十一节 炭疽(自学) 第十二节 O出血性肠炎(自学) :H1577 第五章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学习学生应会:描述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说出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分期,结合发病机理描述各期临床表现;根据具体病例能做出诊断及治疗原则;并做出护理诊断及制定出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概述、临床表现和护理。 7 (二)熟悉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治疗和预防。 (三)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 教学内容 (一)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二)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治疗原则。 (三)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