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71165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商学院专业调查报告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中国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昭示着21世纪的中国的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而江西的旅游资源就全国而言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因而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是符合江西目前省情的最佳选择。从江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水平看,分析造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限因素,提出改善这些因素、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关键字:江西旅游、旅游产业发展、局限因素、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对策和建议前言: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且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正处在大发展时期,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江西凭借得天独厚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优势,在中部

2、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整体性思考,以期为推动和促进江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示。调查目的:了解江西旅游业的发展情况。通过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阐述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限因素。提出改善相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调查对象:互联网、江西省旅游局网站、江西省统计局网站、国家旅游局网站。调查方法:资料搜集法 一、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及发展水平 江西旅游,自古为盛,无数文人墨客游历江西,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但现代意义上的江西旅游业,则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1920年,江西省政府在庐山设管理局,管理庐山各山地风景名胜事宜。1935年,与英国驻汉总领事签订牯岭产业交还江西

3、省政府协定,收回鸦片战争后租借给英国人作避暑的山地,并由国民政府拨款兴建公园,庐山始出现接待旅游机构,提供各种代办服务。1939年,日军入侵江西,使刚起步的旅游业遭厄运,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江西旅游业基础十分薄弱。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5月,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南昌分社;1958年,报请国务院批准,南昌、九江(庐山)两城市供自费外宾参加游览。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江西旅游受到干扰。这一时期,由于国内处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干扰下,旅游资源不仅无从开发,反而在“破四旧”中,将一些景点景观破除,如南昌万寿宫不少寺庙的历史文化古迹遭毁坏。 1972年,由于尼克松访华和中日关系改

4、善,海外游客开始增多。1976年10月,“文革”结束,旅游业复苏。从1977年4月起,江西重新开放庐山。随后开放了南昌、景德镇、井冈山,并接待海外游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确定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方针。在中共江西省委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旅游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1979年3月,江西省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后改为江西省旅游局),从1980年始,江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八五”期间是江西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八五”期间,江西国际旅游接待实现效益型增长,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平均

5、增长6.83%,全省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42.95%。从1979年至2000年的二十二年间,全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3.18亿美元,旅游企业实现利润约为5.05亿元,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2000年元旦,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本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本省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到2005年,争到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旅游产业,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GDP比重达6.5%;到2010年,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大旅游产业,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GDP比重达8%以上,真正成为本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011年,江西省旅游局在江西

6、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国家旅游局的悉心指导和各地、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支持下,全省旅游行业扩大开放,锐意创新,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有效拓展客源市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旅游市场繁荣有序,旅游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据统计,2011年江西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次1.599亿,增长47.8%,增幅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1105.93亿,增长35.15%,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跻身“千亿元俱乐部”,增幅居全国第四位,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9.54%;接待入境旅游人次135.83万,增长19.06%;外汇收入4.15亿美元,增长19.97%。 而在刚刚过去的20

7、13年,全国旅游业市场环境不佳,但是江西却逆势而上。2013年,江西省旅游接待总人数达2.5亿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达1896.06亿元,同比增长35.18%。二、江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限因素旅游资源位居全国前列,种类多、品位高,拥有以“四大名山”、“四大摇篮”、“四个千年”等为代表的一流旅游资源。但从全国各省旅游收入增长速度的横向比较来看,江西省旅游业现状与全省丰富的旅游资源还很不相称,潜力远未充分发挥,主要的局限因素有: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不能有效结合江西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却无法有效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缺乏互不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统一营销。众所周知的庐山与鄱阳

8、湖,一个是名山,一个是名湖,二者是典型的山水互补型景区,且二者同处于九江市,天然的整合优势十分明显。然而,事实上是两者各扫门前雪,甚至互相打价格战,争抢客源。二、相似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创新整合。如同为道教圣地的龙虎山和三清山,二者还以山麓景观著称。然而,两个景区采用了相似的旅游开发手段,在旅游市场都仅突出滋生的道教文化底蕴,景区间过渡竞争,最后两败俱伤。(2) 旅游产业之间的现行体制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冲突旅游产业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辅以旅行社行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娱乐业、零售业及保险行业共同形成的配置行业。同时,旅游业务还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交叉行业。要向保证旅游业务的健康、正常发展,与

9、其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包括公安、工商、物价局,交通局等部门的支持、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就江西的现状而言,这些行业及部门彼此之间不仅不能相互配合,甚至彼此之间壁垒森严、宏观调控乏力。并且,由于各地市、各景区、各部门之间分头管理、事权不分、职责不清。有些景区地跨数个行政区域,虽成立了管理局或旅游开发公司,但受职能限制,协调力度太小。各县市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行其是,竞相开发,导致规划难落实、形象难塑造、宣传难统一、管理难到位。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力不从心。(3) 旅游产业结构与适应市场发展的旅游运行机制存在差距江西省旅游企业实力过小,缺乏龙头企业的拉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具有竞

10、争力的行业实力,始终处于低水平的竞争上。而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的主体。在江西众多星级宾馆酒店中,四星级、五星级加起来不过50家。690余家旅行社中,仅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在江西的唯一分社南昌春秋旅行社是全国百强旅行社。目前江西旅游企业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令人堪忧。不仅如此,江西的景区规划也不尽人意。各旅游景区建设缺乏高水平规划,重复建设,缺乏特色,缺乏新意。纵观江西各旅游景区,多数仍以最基本的传统观光旅游为吸引点。这种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消费水平低,人均停留时间短,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4) 旅游产业发展与政府投入比例严重失调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然而,投入与产出是成

11、正比的,旅游产业要想飞速发展,软硬件环境要想得到改善,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资金的投入,由于我省财力有限,资金一直是制约江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而导致了一些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失去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旅游环境的恶化。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江西的旅游业难以进行可持续的长远发展。(5) 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江西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而江西疲软的旅游市场现状,又加速了旅游专业人才的外流。高素质导游留不住,导游队伍难免良莠不齐,难令游客满意。在专业队伍中,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紧缺,素质偏低,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江西有1万多名旅

12、游从业人员,他们的言行举止代表的是江西的形象,体现的是江西旅游服务水平的高低。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导游的解说不仅信口开河、漏洞百出,而且将历史人物景点张冠李戴,令人哭笑不得。并且由于导游的工作失职,还经常出丢掉旅客的事情,引起了纠纷。另外,江西至今没有一个健全的游客集散地。省外散客到了江西,便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窜,询问景点、购买车票、联系旅馆,再好的休闲心情也荡然无存了。三、江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花园城市江西在景区建设方面要注重发挥“红色、绿色、古色”优势,打好“生态牌”。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全力打造三条精品旅游线:南昌九江( 庐山)

13、景德镇婺源名山瓷都文化旅游线;南昌龙虎山龟峰三清山名山道教文化旅游线;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红色文化旅游线。尤其要努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注入时代元素,使新生代的红色旅游产品适应现代国内外客源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重视旅游城市建设。要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建设一批有特色的花园旅游城市,打造江西的旅游名片。其中,南昌要建设成为面向东南沿海,连接内陆的国家级旅游中心城市;九江要建设成为以休闲度假、会议旅游为主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景德镇要建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世界瓷都和江南旅游名城;赣州要建成历史文化、红色旅游和海内外客家文化旅游中心城市。(2) 强化政府的

14、组织和管理职能,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旅游业的运作涉及面非常广,需要加大政府宏观运作与管理,促进部门间的通力合作。政府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中扮演倡导者和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具体而言,首先全省要多方位、多层次综合协调各产业和部门的关系,发挥旅游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特点,提升旅游业在江西经济发展当中的产业地位。其次,要建立起适合旅游业公平竞争的相关规章、制度,理顺江西省旅游管理体制,解决旅游资源分属于不同主管部门而形成多头管理问题。再次,旅游市场治理是创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健全旅游投诉和处理工作机制,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最后,要创新旅

15、游产业协调发展机制,优化配置旅游资源。一方面,应跨部门配置旅游资源。将分散在林业、文化、宗教等部门的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聚合起来,整体布局,统一开发。另一方面,跨区域配置旅游资源,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成立管委会统一管理。并积极组建旅游集团公司,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互利共赢。(3) 推进旅游企业体制改革,科学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旅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推进旅游企业的资产重组,对于新建重大项目,推行股份制公司市场运作。打破地域界限和行业壁垒,鼓励、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江西旅游企业的兼并重组改造,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

16、船公司、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旅游娱乐企业和旅游中介机构。加快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省级大型旅游综合集团,提高旅游企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鼓励国内外著名旅游集团以合资、合作、入股、联营等各种方式参与江西省旅游企业的改革。进一步规范大型旅游企业市场运作,争取培育1至2家旅游上市公司。同时,应制定高标准的发展规划,明确定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章可循。在市场定位和整体形象设计上,应突出江西是山水风光、文化景观和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多功能旅游胜地。并制定各主要旅游区既要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又要与其他旅游点相得益彰的发展规划。例如,赣州作为世界客家人的聚集地,赣州旅游在市场定位上应坚持客家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赣州又是中央苏区所在地,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当然应成为赣南旅游最亮丽的名片。(4) 加大旅游业投入,进行多方融资 旅游业是高投入、长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