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讲农业地域类型试题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0670964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讲农业地域类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讲农业地域类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讲农业地域类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讲农业地域类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讲农业地域类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讲农业地域类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讲农业地域类型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讲农业地域类型考纲考点考法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重难点)2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重难点)3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评价。(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区位条件评价。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5年1考)1季风水田农业(1)概况(2)特点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2)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

2、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4)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3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2)不合理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1.东亚季风气候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提示: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有众多河流,灌溉水源充足。2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提示:雨热同期;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人少地多;机械化水平高。季风水田

3、农业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2季风水田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商品谷物农业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区位因素区位条件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平坦开阔,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沃的黑土)水源灌溉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市场广阔,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2.比较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

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的异同(1)相同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不同点纬度不同: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于美国中部平原。气候类型不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所在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美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家庭经营的,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农业发展与粮食问题分析1把握农业发展的思路(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思路: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的思路:一

5、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分析。耕作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带,一般热量越丰富的地区,复种指数就越高。(3)分析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思路: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如农牧业生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及相应措施。2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等导致耕地退化。(2)人为因素:城镇建设用地侵占耕地;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3世界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产生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粮食地区生产和消费严重不平衡;发展中国家贫困,粮食生产技术仍较落后;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需求量大。(2)解决措施:主要

6、措施是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产。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不大,应主要采取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单产的办法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还必须注意保持生态平衡。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人类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生产,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和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如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田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农业文明。(2)不利影响: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下表: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毁林开荒、垦山种粮水土流失不合理灌溉土壤沼泽化、土壤盐渍化过度放牧、滥垦滥挖草场退化、沙化,载畜量下降过度采伐森林森林资源

7、减少,森林生态保护功能减弱,河流下游涝灾频发滥捕滥杀、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危害人类健康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境外物种的引进病源、生态灾难季风水田农业1(2015高考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解析:选B。乙地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有: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水利工程量大、生

8、产规模小等。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商品谷物农业2(高考北京卷)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甲、乙、丙分别位于()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解析:选C。据图可知中国华北地区的玉米是春播、秋收,夏季处于生长时期。图中甲地区的玉米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地区最接近,故甲为与中国华北地区同处于北半球的印度;乙、丙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地区相反,应为南半球国家,对比四个选项,可确定C正确。农业发展与粮食问题分析(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

9、。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34题。3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4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解析:第3题,由题干材料可知,近年来随着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播种面积应是下降的,故A项错误;改进农田水利设施,能保证粮食生产,但不会使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C项错误;粮食流通体系与粮食产量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会提高粮食单产,可以实现粮食总产量的“连续”增长,故选B项。第4

10、题,选项中四个粮食主产区相比,改革开放以来太湖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耕地被挤占最多,地位下降最显著。答案:3.B4.A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5年1考)1大牧场放牧业(1)主要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等国。(2)自然条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3)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2乳畜业(1)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2)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3)主要产品:牛奶及其制品。(4)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5)区位要求:接近消费市场。大牧场放牧业与乳畜

11、业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分析2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异同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均以畜牧业为主,但因区位条件的差别,其生产特点和产品等也存在差别。具体如下表所示:西欧乳畜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产品相同点以畜牧业为主,生产乳畜产品不同点牛奶及其制品主要为牛肉市场相同点面向市场,商品率高不同点主要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要,面向国内市场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经营方式相同点集约型的专业化商品经营不同点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规模大交通条件相同点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不同点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与公路运输依赖于国际间联系的铁路与海洋运输等方式原料供应相同点牧草

12、、饲料不同点种植牧草、饲料以天然牧草为主区位指向不同点城市郊区优良的天然草场科学技术相同点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大牧场放牧业(2017湖南六校联考)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结合下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牧牛占重要地位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A BC D2世界著名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弱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解析: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

13、阿根廷、南非等国。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适合放牧牲畜。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牧牛业占重要地位,这里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距海港近等。答案:1.D2.B乳畜业3(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解析:选D。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该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潮湿,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合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加之该岛多山地,因而最适宜发展畜牧业(或乳畜业)。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农业地域类型图多以

14、区域图、农业生产结构图、农业生产流程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区域内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图1美国农业带(区)分布示意图图2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图3某地农业资料比较图农业地域类型图在判读时有其共性的规律,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图来讲,其判读又各有其规律可循。1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判读以区域图来呈现农业地域类型,如图1,对于这类图的判读,首先要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位置来进行区域定位;其次根据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结合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再次对区域内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进行分析。图1中A为大牧场放牧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读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的农业生产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而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如图2农场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即为混合农业。图3中种植业比重约占85%,种植业比重大,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各占一半左右,商品率高,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