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沟特大桥测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9222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子沟特大桥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子沟特大桥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子沟特大桥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子沟特大桥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子沟特大桥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子沟特大桥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子沟特大桥测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集团公司标段内江方向接十四局李子沟中桥和站场,昆明向方与二十局共分朱嘎隧道。李子沟特大桥距朱嘎隧道进口仅有47m,李子沟特大桥主桥由第二工程公司组织施工,引桥由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为保证桥梁顺利合龙和隧道精确贯通,总公司内昆指要求集团公司内昆指,集团公司内昆指要求第二工程公司负责复测工作。(一)李子沟特大桥平面及高程控制1平面控制(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由于三家单位管段线路较长,山高沟深,且设计院所给的定测控制点部分有被破坏的痕迹,为保证桥隧的精度,特选定十四局(内江相临标段)与二十局(昆明端相临标段)管段内的ZD424-2JD432-1ZD433-12 和DZD434 四个定测控制点作为基准

2、点,中间联测ZD432-2,形成导线环。(2)施测采用仪器及要求精度复测线路长约 6Km,按新建铁路测量规范要求,复测选用三等导线,测角精度为1.8,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0000。施测采用仪器为瑞士产徕卡TC905L 型全站仪,该仪器主要技术指标为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2ppm。(3)控制网施测水平角观测采用 8 个测回,分别观测其左角和右角各4 各测回后取平均值;导线边采用对向观测各3 个测回,按规定改正后取平均值。复测网分为主副两条导线,且相应主副点距离较近,约为 36m,观测时仪器支立在主副点时,前后视的反光镜也相应的立在主副点上,减少测量时间。水平角测量时,由于观测点仅为两个,测回

3、法无须归零;测距时正镜和倒镜为一测回。当方向超过3 个时,例如在副导7 时,就需要归零。控制网观测时,仪器由专人观测,前后视的反光镜也由专人负责,有阳光时支立遮阳伞,读数和记录人员及时进行口核,防止出现错误数据,这样可认为观测是同精度的,利于平差。(4)平差计算1)控制网平差。导线测量计算坐标假定以定测点JD432 之HZ 点为X=1000m,Y=5000m,以该点和定测点ZD432-1为00000.0方向。导线环各点计算采用 PC-E500 机,全国优秀测量严密平差程序计算,其精度评定为:导线闭和环限差为:W 允=21.813 =139.5(合格)导线环测角中误差:2)墩台线路中心放样坐标计

4、算。按复测成果计算各个墩台线路中心坐标,见表2-1-4-2。施工时墩台按极坐标法放样。在现场,根据控制点坐标,利用卡西欧4500P 或4800P 计算器编制的程序现场计算,方向均按坐标方位角对点和放样。由于墩台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下一步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在墩台放样之后,仪器转立线路点上,进行墩位距离复合,见表2-1-4-3,以及进行曲线上墩台基础实际中心的测设。曲线墩台实际中心见表2-1-4-4。6 号、7 号、8 号、9 号、10 号、11 号各墩的放样数据见表2-1-4-5。2高程控制测量由于复测线路长,且山高沟深,几何水准测量难以实施,所以考虑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在施测之前,比较两种方

5、法的精度。选取相距约500m 的两个点,用DS3 水平仪进行几何水准测量往返三次,取平均值作为两个点高差的真值,然后采用TC905L 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观测三组,每组六个测回,对向观测,距离加气象、气压、地球曲率改正,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各观测一组,观测成果列于表2-1-4-6。从表中可以看出,几何水准与三角高程成果接近,故采用三角高程进行高程控制是可行的。表 2-1-4-6 几何水准与三角高程比较三角高程高差 备注次序 几何水准高差(m)高差(m) 差值(mm) 平均高差1 78.251 -42 78.265 10378.25578.263 878.25912L=8.54定测所给高程

6、控制点有大桥附近的BM12-1BM12-2 及朱嘎隧道出口端的BM12-8BM12-8-1。在进行三角高程测量过程中,注意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视距在300-700m 之间,随时防止阳光直射仪器,及时注意温度、气压变化,观测倾角及斜距,输入仪器进行改正,三角测量成果见表2-1-4-7。(二)施工过程测量控制1基坑开挖及孔桩施工测量该桥主桥基础承台较大,其中 7 号、12 号墩为14.1m14.1m5m,8 号、9 号墩为33.6m18.1m5m,10 号、11 号墩为37.6m18.1m5m,且埋深最深的10 号墩基坑达17m。主桥6 各墩共有222 根钻孔桩,其中7 号墩16 根,8 号墩4

7、5 根,9 号墩45根,10 号墩50 根,11 号墩50 根,12 号墩16 根,这种群桩扩大基础的开挖工作比较烦琐,且要保证每一个孔位准确,就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测量。(1)基坑开挖施工测量由于扩大基础覆盖层深,又受地形限制,设在基坑四周的基坑开挖控制点容易移位,现以10 号墩为例具体说明基坑开挖测量。10 号墩基础承台为37.6m18.1m,基坑深17m,桩深40m,周边土质松软极易坍塌,设在基坑周边的基坑控制点容易滑动。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极坐标方法进行基坑四角定位,仪器置在11 号上,后视其他线路中心点,测出每个点的三维坐标,同时利用计算器程序,结合测得的数据放出边坡外缘10 号墩承

8、台四角放样数据见表2-1-4-8(独立坐标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开挖情况,包括承台尺寸、边坡位置、开挖深度等。由于基坑开挖精度要求较低,无须正倒镜观测,但要保证操作正确。基坑开挖的深度直接利用三角高程测量,碎部利用水平仪配合。(2)桩孔定位测量由于主桥 6 个墩均属于群桩基础,虽桩孔定位及孔护桩测设无较高的技术,但测量过程较为繁琐,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错。首先定出各排孔桩的线路中心点,然后仪器分别架设在各个中心点上,拨转90 度,定出各排桩位。由于各孔桩开挖先后顺序不同,对于各个孔的第一板护壁混凝土利用极坐标法检查- 32 -护壁模板,当混凝土凝固后,再在护壁上定出护桩。定护桩与定孔位

9、方法相同。2墩身施工测量薄壁空心高墩的线形控制是很重要的。为保证墩身的垂直度,不偏不扭,现在比较先进的方法是使用激光铅直仪,但其他常规或非常规的方法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在承台灌注完混凝土后,及时利用控制点恢复墩中心,并检查墩距。在未购买激光铅直仪的情况下,决定利用十字形护桩来控制墩身的线形。利用测设的墩中心前视线路方向,正到镜拨转90 度先定出线左线右各一个护桩,然后利用压点方法向两边延伸,每边2-4 个护桩。此方法虽然是常规的方法,但比较实用。(1)人员使用少。在墩身灌注几板之后把后视方向做在墩身上,这样一个人负责一台仪器即可。(2)占用时间少。由于有经纬仪和全站仪两套仪器,分别由一个人负责,

10、加上墩身上一个人做点,三个人最快用半个小时即可做好点调模工作。(3)不占用工作时间。墩上四边模板分别调模,用仪器直接调模时不耽误其他人员工作,在李子沟特大桥工期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这种方法受地形、气候及日照的影响,一般在早 10 点以前做好此项工作。这种方法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当倾角较大时,视准轴的旋转平面不一定在同一个竖直面上。针对于此,必须精确调平仪器,并且调好模板后利用倒镜再检查一次。经过多次检查,在300m 附近正倒镜偏差不超过3mm。墩身的高程利用三角高程控制。纵观几个墩身的实际误差,最大为 5mm,小于设计要求。3梁部施工测量控制李子沟特大桥主桥六墩五孔共计 141

11、 个梁段,除已灌注完混凝土的0 号段外,其他各段均需要调整中线和标高,即进行梁部线形控制。梁部线形施工控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不可逆过程,如果测控工作不及时、不准确,或数据丢失、失效,将无法进行下步施工,因此在梁段施工之前,与设计、监理研究制定测控方案,包括测量精度要求、方法、时间、布点数量、测点位置、观测次数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做法是:1)由测量人员负责组织施测,各队有关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配合,按要求做好测点的定点定位工作;2)灌注混凝土前精调模板,灌注混凝土后及在张拉后和移出挂篮后三次观测线控点,并提供给设计院现场代表,由其提供标高修正值,指导下一梁段施工;3) 观测过程要注意观测方法,确

12、保数据准确无误,观测时间在每天上午10 点以前。(1)中线控制梁体中线控制对梁体外形质量及合龙误差影响极大。为保证梁体线形不偏不扭,在首先完成的7 号墩上利用控制点恢复墩中心,并利用护桩检查,确认无误后,作为中线控制点。由于0 号台至13 号墩各墩台在一直线上,对于其他墩上的中线控制点,利用7- 33 -号墩上点与 0 号台上的中心点向前延伸,并且每个墩上0 号段中心利用护桩符合,保证墩距。随着梁段向前延伸,每隔2030m 定出一个里程控制中线点,可以控制各种预埋件位置及梁段端头里程。具体操作时,仪器支立在墩上,后视本墩上的点,进行本墩的调模工作,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由于墩身受日照影响偏位致使线形

13、偏扭。如果后视另一个墩上的点,当墩身温度较高时,梁部变化不一致影响梁部线形。但为保证连续梁的顺直,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中线联测,联测时间均在上午8 点以前,这时候的墩身基本没有变形,能反映中线控制点的真实位置。(2)梁部高程测量主桥各墩较高,几何水准测量难以实施,针对于此,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把标高引测到各个墩的0 号段上,把该点作为线形控制的基准标高点。该点会受到两个T 构墩身压缩下沉的影响,但下沉的值一般都很小,在操作时注意及时加以修正,可以保证高程点的绝对值。高程引测时,由于受地形限制,仪器未架立在已知点上,而是支立在适合的任意点上,分别观测已知点和待测点的高差,最后计算出待测点的高程。

14、观测时,仪器保持不动,已知点和待测点上的反光镜统一高度,并且每一方向均观测1.3m 和2.15m 两个高度反光镜的高差,用来自检,这样可以消除量仪高和镜高的误差按设计院现场代表的要求,把线控点布设在每一梁段端头距中心1.95m 的挡碴槽处。测点用钢筋加工,在灌注混凝土之前焊接在顶板钢筋上,测点顶部用砂轮机打磨平滑。具体观测时,把仪器置于梁上,后视0 号段的高程点进行控制。此种方法简便易行,不受地形限制,在任何条件下均可采用,但要注意的是观测必须在上午10 点以前进行。如果采用其他方法,将仪器置于梁上或地面,一般来说墩距地面较高,难以实施,另外,地面点虽不动而墩是变化的,当仪器置于梁上,用不变的

15、点为准来测定变化的梁部,是无法准确得出梁部相对变化的,所以采用第一种方法,实际证明也是可行的。二、高墩变形、日照变形及合龙段施工变形观测为积累资料,指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很多项目进行了测量监控或加密测量,例如墩身沉降、墩身徐变、日照温度对墩身的影响、合龙段加密测量等。(一)墩身沉降与徐变观测主桥墩身高,自重大,在墩身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自重墩身会有所沉降,为监测墩身沉降量及判定墩身是否达到稳定,在8 号、9 号、10 号、11 号四个墩承台四角或墩身的线左线右方向做沉降观测点,间隔10d 到30d 进行一次观测。观测仪器为DS3水平仪,区格式5m 铝合金塔尺。观测用水准点用全站仪测设到各墩附近的稳定岩石上。墩身的徐变主要是由于梁部混凝土的重量及墩身自重的影响,徐变观测点利用各个墩0 号段上的基准点,利用三角高程观测。结果见附表2-1-4-9。(二)梁体受日照影响监测梁体未合龙前是刚构体,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日光照射面墩身温度高于未被照射面,墩身倾斜,从而使梁体倾斜。为掌握第一手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