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8448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浅析职位评价方法 浅析职位评价方法 【摘要】职位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薪酬公平的前提。本文通过对四种常用的职位评价方法进行解析,分析不同职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为企业事业单位使用职位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位评价;薪酬公平 一、职位评价简介 职位评价又称工作评价、岗位评价,是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职位的相关信息,确定职位间相对价值大小的过程。职位评价最早在美国产生,在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试验中,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后来工商企业开始广泛使用此类方法。一九二一年美国运输业和铁路公司在职位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实行了工作职级制度,带来了

2、高工作绩效和高额利润。职位分析和评价因此开始得到推广应用,不仅应用到美国企业中,而且还应用到政府部门,美国在一九二三年制定了第一个联邦政府职位分类法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量化的评价方法开始出现。 职位评价之所以得到企业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和员工对薪酬公平的追求,从而促进了西方国家的公平报酬法相关法案的通过。薪酬的公平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第一是外部公平,这是把企业内部员工的薪酬和企业外部相似工作内容和职责的员工薪酬比较,通过薪酬调查计算薪酬比较比率,如果薪酬比较比率能够达到或超过100%,说明实现了外部公平。第二是内部公平,内部公平是企业内部职位间的相对比较,通过职位分析和评价得到的职

3、位之间的薪酬差距是合理的。第三是员工个人公平,个人公平是指员工认可企业根据员工的价值而做出的评价,即员工的薪酬反映了员工的价值。职位评价决定了基本薪酬的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可变薪酬,同时职位评价也是企业建立公平机制的重要手段,下面对几种常用的职位评价方法进行解析。 二、常用的职位评价方法 常用的职位评价方法包括职位排序法、职位比较法、职位要素比较法和职位要素计点法。前两种方法是非量化的评价方法,可进行不同职位的相对价值排序;后两种方法是量化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得到职位的相对价值排序,还能够得到职位价值的相对差距。 (一)职位排序法 职位排序法是一种简单的职位评价方法。它是由职位评价人员通过

4、判断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确定排序结果。职位排列法的操作步骤为:第一,进行职位分析;第二选择标杆职位;第三根据职位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职位排序法对评价人员的要求很高,这些评价人员要熟悉所评价所有职位,了解每个职位的职位信息。 某某岗位评价报告 一、岗位评价的意义 (一)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 岗位评价作为确定薪资结构的一个有效的支持性工具,可以清楚地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价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对岗位的责任、能力要求、努力程度与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定量的评价。 (二)确定公平合理的薪资结构 岗位评价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公正、平等的工资结构,使员工在工作中体现的能力、绩

5、效与辛苦程度可以在收入上得到相应的回报。目前本公司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从而确定一套有良好激励作用的薪资方案。2001年8月ZZ开发部员工调查问卷显示,一半多的员工认为目前的薪酬体系没有实现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自我公平。员工对薪酬普遍不满的深层次原因是现有薪酬方案不合理、不透明的结果。开发部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制定薪酬体系,以提高员工对于收入的满意度和公平感,实现充分的激励作用。 (三)奠定等级工资制的基础 经过充分的讨论,开发部与北大纵横项目组达成了共识,即目前最适合开发部的工资改革方案是等级工资制。确立等级工资制需要岗位评价这个有力的支持性工具,因为岗位评价可以衡量出各岗

6、位的排序和量化差异,并将之对应到各个职系中相应的职级,从而确定不同岗位间的相对价值。 二、岗位评价的原则 进行岗位评价时,必须贯彻如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就事原则 岗位评价针对的是工作的岗位而不是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 一致性原则 所有岗位必须通过同一套评价因素进行评价。 完备性原则 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上的各项因素,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各项因素都有其各自的评价范围,这些范围彼此间是没有重叠且没有遗漏的。(参见附件1 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 针对性原则 评分因素应尽可能结合企业实际,这需要在实际打分之前,对专家小组成员进行培训。项目组与专家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

7、级表的各类因素的权重和各个因素的定义进行协商讨论,尽可能切合实际。 独立性原则 参加对岗位进行评价的专家小组的成员必须独立地对各个岗位进行评价,专家小组的成员之间不应该互相串联,协商打分。 保密原则 由于薪酬设计的极度敏感性,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评价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是处于保密状态。当然,在完成整个薪酬制度的设计之后,岗位的分布应该公开,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到自己的岗位在公司的位置。 三、岗位评价的流程 根据经验,这次开发部岗位评价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清岗、撰写职务说明书、组建专家组和操作组。 培训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确定评价表的因素定义和权重,确定标杆岗位

8、,进行试打分并统一专家组成员的评判标准。 评价阶段 这一阶段是岗位评价的核心阶段。专家们按部门对岗位进行打分,操作组需要并行工作,对评价结果及时处理并反馈。 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对打分的结果进行排序,对不合理的岗位/因素重新打分,并对排序进行相应调整。至此,整个岗位评价工作结束。 具体工作流程见下图: 四、岗位评价具体操作 第一步:选择岗位评价方法评分法 岗位评价方法的选择关系到岗位评价最终结果。选择评分法,是由评分法的优点决定的:第一、科学性。虽然这种方法不完全排除主观判断,但它能将主观性减少到最低程度。这种方法采用明确的要素定义进行系统的比较,减少了主观成分,并将每个岗位置于一个可调整的

9、确切位置;第二、适应性。评分法的要素选择面较宽,能找到适用于各种人员(从工人、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等)的一整套要素;第三、扩展性。当增加新的岗位或者现有岗位重组后,使用评分法可以方便评定其等级。 第二步:修改评价因素指标及权重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岗位评价因素定义表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标准,其整体上的科学性是毋庸质疑的。但是由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各异,在应用到某个具体的企业时,专家组成员对评价表各项指标理解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岗位评价的质量。因此,针对开发部的实际情况与价值导向,通过与开发部领导沟通,项目组确定了每部分因素的分值,并对部分因素进行了修改。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努力程度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这

10、四大部分的比例由原来的400:300:200:100调整为500:300:200:100,总分为1100分。经过讨论修改的因素分别是直接成本/费用控制的责任、指导监督的责任、内部协调责任、法律上的责任、决策的层次、工作复杂性、文字运用能力、数学能力、精力集中程度、工作地点的稳定性、职业病及危险性共11个因素。这些调整使得因素定义与分级表更全面、更具针对性。 第三步:组建专家小组 专家组成员的素质以及成员总体的构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岗位评价工作的质量。这是因为专家组的成员是 岗位评价工作的主体,所有岗位的排序和分值都要由他们来决定。一个好的专家组成员必须能够客观地看问题,在打分时能尽可能摆脱部门利

11、益。这个问题要处理好,首先,一方面在选择专家时充分地考虑到这个人是否一贯公正客观地看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岗位评价工作开始前,对所有的专家进行培训。其次,要求所选的专家对整个的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三,要求专家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才能使岗位评价最后的结果 更具权威性。第四,从专家组整体的构成上来说,应该考虑到各个不同部门的特点,虽然没有必要每个部门都出一个人,但是对于工作性质和职能划分明显不同的情况,应该在专家组的人员构成上有所反映。同时,专家组的构成不能全部由中、高层干部组成,必须适当考虑基层员工。组建的专家小组从构成来看,高层5人,中层5人,员工2人,共12人,分别来自党委、

12、高层、规划部、工程项目部、办公室、合作管理室、销售中心、预算合同部、市场部等部门。 第四步:培训专家小组成员并进行试打分 专家组的成员虽然很了解各个岗位,但所有的专家都没有相关经验,因此,在打分前,对所有专家进行一次介绍性的岗位评价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试打分以发现问题,进行前馈控制。项目组对专家组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岗位评价培训和试打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评价,岗位评价的方法,为什么要选择评分法,岗位评价的流程,岗位评价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岗位评价的结果与薪资结构的关系。在培训时,培训者反复强调岗位评价针对的是岗位而不是人,从岗位评价结果到最后的薪酬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强调的目

13、的是为了破除两种在专家头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势:一是在给某一岗位打分时,依据对这个岗位上某个人的印象,而不是根据岗位本身的客观情况来打分;二是专家认为岗位评价的分数就是岗位的收入,从而在打分时倾向于某些岗位。这两种思维定势都会影响岗位评价的客观性。培训结束后,由于特殊原因,专家组的成员发生了一定变化。离开了一名中层干部,另外一名高层由一名中层代替。专家组对13个标杆岗位进行了试打分,通过试打分,专家组成员基本上熟悉了岗位评价的流程。 第五步:重新组建专家小组 第一次专家组多数成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参与实际的岗位评分,经过项目组与项目领导小组的协商,重新组建新专家小组。第二次组建的专家组共有12名成员。从构成来看,高层6人,中层4人,员工2人,分别来自党委、高层、规划部、工程项目部、办公室、合作管理室、销售中心、预算合同部、市场部等部门。 最新岗位评价方法及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