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组网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7788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组网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无线组网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无线组网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无线组网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无线组网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组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组网(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线组网(一)点对点网络的应用环境点对点无线网络又叫Ad-Hoc网络,主要适用于有临时需求的双机互连。Ad-Hoc网络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网络中不存在无线AP,网络中的节点均由移动主机构成。不管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只要有两台或者两台以上配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只需简单设置,就能随时随地实现无线局域网连接。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种点对点网络,从设置上来说较简单。以我司TL-WN821N无线网卡和笔记本自带的Intel 4965AGN无线网卡组网为例,介绍双机互联的设置步骤,具体设置请看以下步骤。一、TL-WN821N无线网卡的设置步骤1:安装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安装无线网卡驱动程序时,推荐

2、在驱动文件中直接双击“setup”文件进行安装。步骤2:运行TL-WN821N客户端应用程序,选择“配置文件管理”。此时您可以新建一个配置文件或者修改原有的配置文件。步骤3:进入配置文件管理界面后,选择“高级”选项卡。“网络类型”选择“Ad Hoc”模式即可。步骤4:点击确定后,在“常规”选项卡中会要求输入一个网络名称,如:本例中输入了“123”这个网络名称。步骤5:点击确定后,在无线网络连接属性中配置一个IP地址。至此,TL-WN821N无线网卡配置完成。二、Intel 4965AGN无线网卡的设置步骤1:在笔记本上双击无线连接图标,弹出无线网络连接属性框。然后切换到“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

3、勾选“用Windows配置我的无线网络设置”选项,如下图所示。步骤2:单击右下角“高级”按钮,将会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在其中点选“仅计算机到计算机”选项,然后去掉“自动连接到非首选的网络”复选框,最后单击“关闭”按钮。步骤3:返回步骤1所示窗口后再单击“添加”按钮。接着会弹出如下图所示设置框,在“网络名(SSID)”中输入与TL-WN821N网卡设置一样的SSID号“123”。由于TL-WN821N无线网卡没有设置加密,因此在Intel 4965AGN无线网卡上也不进行加密设置。提示:SSID号主要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最多可以设置32个字符。只有为两台计算机的无线网卡设置了名称相同的SSID

4、,才能实现互相通信。步骤4:在无线连接属性中,将IP地址设置为192.168.1.2,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说明:此网卡的IP地址只需与对端TL-WN821N无线网卡在同一网段即可。步骤5:在操作系统开始/运行界面下输入cmd,回车后进入windows的命令行界面。在windows的命令行提示符下ping一下对端TL-WN821N无线网卡的IP地址,如下图:如果能够ping通,说明Ad-Hoc网络已经组建成功;不能够ping通,请重新检查一下配置是否正确,以及电脑上是否运行了防火墙。如果运行了防火墙,请暂时将防火墙关闭。如果对该Ad-Hoc网络进行加密设置,则只需在两张无线

5、网卡上设置一致的WEP加密即可。无线组网(二)无线Clinet模式的应用环境AP Client客户端模式,也称“主从模式”。在此模式下工作的AP会被主AP看作是一台无线客户端,其地位就和无线网卡等同。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此方案中两台无线设备起着不同的作用,担当不同角色。无线设备A是向上连接宽带线路,向下通过所支持的局域网标准与终端用户实现有线或无线连接。此时无线设备A既可以是一个无线路由器也可以是一个无线接入器。无线AP作为一台无线客户端设备,向下连接交换机,再通过有线方式连接最终用户,不能直接通过无线模式与客户终端连接。对于无线设备A来说,无线AP就是一台终端用户设备。通过这种方案配置

6、,提高了两台无线AP的使用率与用户数量,可满足多用户的无线互联与Internet接入需求。具体配置过程,请看以下步骤。一、无线设备A的配置无线设备A根据用户线路情况,既可以放置一个无线路由器,也可以放置一个无线中继器。我们以该点放置一个TL-WR340G+无线路由器为例。首先使用路由器默认管理地址192.168.1.1,进入路由器管理界面。然后点击无线参数中的基本设置,查看路由器此时的无线配置。记下该无线网络的SSID号“TP-LINK_74971E”,如下图所示: 同时在管理界面的运行状态下记录无线状态的MAC地址“00-21-27-74-97-1E”,如下图:此时,无线路由器不需要做任何其

7、他设置。二、无线AP的配置步骤1:电脑通过有线连接到无线AP。将电脑本地连接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X网段,使用默认管理地址192.168.1.1登陆到无线AP的管理界面。步骤2:在“网络参数”中将无线AP的管理地址修改为192.168.1.2,这样避免与前端TL-WR340G+的管理地址相冲突。步骤3:在“无线参数”的“基本设置”中选择“Client”模式。在子项中选择“SSID”,并且填上前端无线路由器TL-WR340G+的SSID号“TP-LINK_74971E”;或者在子项中选择“AP的MAC地址”,并填上前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MAC地址“00-21-27-74-97-1E”

8、。如果没有记下前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MAC地址,则可以点击“无线参数设置”页面中的“搜索”按钮。此时,无线AP会自动搜索周围的无线信号。我们只需要选择前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TP-LINK_74971E”,点击“连接”即可。提示:1 如果无线AP搜索到无线信号与周围其他无线信号集中在一个频段中,譬如本例有9个较强信号都集中在6频段,则建议修改前端无线路由器无线信号的频段,与干扰最强的无线频段相隔5个或以上的频段。2 如果无线信号要进行无线加密,则无线路由器与无线AP的加密方式和加密密钥要一致无线组网(三)无线桥接的应用环境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

9、分布式系统,是一个在IEEE 802.11网络中多个无线访问点通过无线互连的系统。它允许将无线网络通过多个访问点进行扩展,而不像以前一样无线访问点要通过有线进行连接。这种可扩展性能,使无线网络具有更大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在TP-LINK无线路由器上通过无线网络桥接功能来实现WDS。在无线网络成为家庭宽带接入的最佳解决方案的同时,由于房屋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格局复杂多样,环境对无线信号的衰减严重。所以使用一个无线AP进行无线网络覆盖时,会存在信号差,数据传输速率达不到用户需求,甚至存在信号盲点的问题。为了增加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增加远距离无线传输速率,使较远处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无线来上

10、网冲浪,这样就需要用到我们无线路由器的桥接或WDS功能。其中,桥接又分为点对点的桥接和点对多点的桥接。无线桥接示意图如下:如上图,住在同一栋楼的住户B、C、D希望通过A家的ADSL宽带无线上网,但是B、C、D家中只有部分区域信号较好,其它区域信号弱或者根本就搜不到信号,怎么办?在B、C、D家中各增加一台TP-LINK无线路由器,通过无线桥接功能就可以实现整个区域的完美覆盖、消除盲点,这是点对多点桥接的典型应用。如果只有住户B想通过A家的ADSL宽带无线上网,则需要用到点对点的桥接模式。不只是家庭,在多办公楼层、居民小区、复式家庭等环境同样可以桥接来实现无线覆盖。由于在配置过程中,点对点桥接与点

11、对多点桥接基本类似,因此我们以点对多点桥接为例,进行配置说明。配置指导: 约定: 住户A、B、C、D家中的无线路由器依次标记为无线路由器A、无线路由器B、无线路由器C、无线路由器D。 IP地址192.168.1.X中X的范围为2到254之间的任何数字,但是所有电脑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的最后一位不能相同。1.配置连接电脑的IP地址等参数为【IP: 192.168.1.X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1 DNS:咨询服务商】; 2.配置无线路由器A。 o 启用“无线参数”的Bridge功能,写入无线路由器B、C、D的MAC地址(MAC地址可从设备背板标贴上查看),

12、并根据个人需求修改SSID和频段; o 在网络参数WAN口设置处,设置无线路由器A上网。 3.配置无线路由器B、C、D。 o 禁用DHCP服务器; o 修改LAN口IP地址为192.168.1.X(各设备IP不同); o 启用“无线参数”的Bridge功能,写入无线路由器A的MAC地址,修改SSID、调整频段与无线路由器A一致; 4.完成设置。 o 将无线路由器A、B、C、D放到指定位置。注意B、C、D的摆放位置要能较好的搜索到A的信号; o 操作各自的电脑无线连接到无线路由器,即可实现无线共享上网。 提示:不同产品的桥接功能其配置原理一样,只是在配置界面上有所区别。桥接时需要注意双方频段一致

13、,以及填写好对方正确的无线MAC地址。无线组网(四)无线中继的应用环境无线中继模式,就是利用AP的无线接力功能,将无线信号从一个中继点接力传递到下一个中继点,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并形成新的无线覆盖区域,最终达到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的目的。其组网模式如下图: 在图中假设B和D下面的电脑要相互通信,可是B的信号无法到达D,因此我们可以在中间加一个无线AP对B的信号进行中继,从而实现B和D的通信。我们可以把B设置为AP模式,把C设置为对B的中继,再把D设置为对C的中继,从而使B和D实现通信。具体配置过程,请看以下步骤。一、无线访问点B的配置访问点B作为一个无线信号源,设置为基本AP形式即可。所以

14、,该位置既可以放置一个无线路由器,也可以放置一个无线中继器。我们以该点放置TL-WR340G+无线路由器为例。首先使用路由器默认管理地址192.168.1.1,进入路由器管理界面。然后点击“无线参数”中的基本设置,查看路由器此时的无线配置。记下该无线网络的SSID号“TP-LINK_74971E”,如下图所示:同时在管理界面的运行状态下记录无线状态的MAC地址“00-21-27-74-97-1E”,如下图:此时,无线路由器不需要做任何其他设置。二、无线访问点C的配置无线访问点C需要放置一个具有无线中继功能的AP。我们以TL-WA501G+为例。步骤1:电脑通过有线连接到TL-WA501G+。将

15、电脑本地连接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X网段的IP后,使用默认管理地址192.168.1.1登陆到TL-WA501G+的管理界面。步骤2:在“网络参数”中将TL-WA501G+的管理地址修改为192.168.1.2,这样避免与前端TL-WR340G+的管理地址相冲突。步骤3:在“无线参数”的“基本设置”中选择“Repeater”模式。并且填上前端无线路由器TL-WR340G+的无线MAC地址“00-21-27-74-97-1E”。如果没有记下前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MAC地址,则可以点击“无线参数设置”页面中的“搜索”按钮。此时,无线AP会自动搜索周围的无线信号。我们只需要选择前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TP-LINK_74971E”,点击“连接”即可。说明:如果前端无线路由器不支持WDS功能,则需选择“Universal 模式”。步骤4:保存并重启无线AP。步骤5: 在电脑上使用ping 命令检测中继模式下该无线AP与前端无线路由器的连通性。如果能ping通,说明中继成功。不能ping通,请重新检查配置,特别是无线MAC地址是否输入正确。三、无线访问点D的配置该点既可以放置一个具有无线中继功能的AP,也可以放置一个具有无线客户端模式的AP。无线客户端模式下不能连接无线客户端,因此建议使用无线中继模式。该点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