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外墙外侧砼剪力墙接槎部位的合格率-QC成果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614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外墙外侧砼剪力墙接槎部位的合格率-QC成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提高外墙外侧砼剪力墙接槎部位的合格率-QC成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提高外墙外侧砼剪力墙接槎部位的合格率-QC成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提高外墙外侧砼剪力墙接槎部位的合格率-QC成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提高外墙外侧砼剪力墙接槎部位的合格率-QC成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外墙外侧砼剪力墙接槎部位的合格率-QC成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外墙外侧砼剪力墙接槎部位的合格率-QC成果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砼剪力墙接槎部位不平整的合格率成果报告 交流人:XX 时间:2011年11月25日XX项目部QC小组XX公司目 录1、 工程简介2、 QC小组简介3、 选题理由4、 现状调查5、 确定目标6、 原因分析7、 要因确定8、 制定对策9、 对策实施10、 效果检查11、 巩固措施12、 体会及下一步打算一、工程简介:XX小区住宅楼工程位于XX市XX街,该工程包括1-5#楼,为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84267m2。本工程2010年9月1日开工,2012年5月10日竣工,该工程质量目标确定为“XX杯”工程,如何提高剪力墙砼接槎质量成为施工中的难题。为此,在结构初期成立专门的QC小组,针对现场存在的

2、问题进行攻关。二、QC小组简介:QC小组由公司技术人员及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及班组技术骨干组成。小组成立于2010年9月10日,共由11人组成。小组名称XX项目部QC小组类型现场型注册日期2010年9月10日注册号QC10-05课题名称提高砼剪力墙接槎部位不平整的合格率课题活动时间2010年9月20日-2011年5月30日活动频次两次/每周2h/每次出勤率98% QC小组成员概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小组职务组内分工1大专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组长负责全面2大专总工高级工程师组员现场全面管理3大专技术科长工程师副组长现场技术指导4大专技术科员工程师组员现场技术指导5大本质检员助理工程师组

3、员现场施工检查6大专技术科员技术员组员现场技术指导7大专施工员技术员组员现场施工管理8大专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师副组长现场组织管理9大专安全员助理工程师组员现场施工质量检查10高中班组长技工组员现场施工11技工班组长技工组员现场施工三、选题理由1质量要求:力争“XX杯”是我公司对本工程的质量目标。2项目部要求: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后期装修费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施工因素:剪力墙接槎不平整现象是砼结构施工中多年来常见的质量通病,它严重影响结构工程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解决这一问题是对项目部技术水平的考验,也是“用户至上,质量第一”公司宗旨的

4、体现。四、现状调查 为保证混凝土剪力墙接槎部位的外观质量,避免施工出现剪力墙接槎不平整等质量问题,我们QC小组成员对现正施工的朝阳门工地进行剪力墙接槎部位质量进行了调查统计,通过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和当前施工现状,收集相关资料,得到了45条相关信息,经讨论分析,找出混凝土剪力墙接槎部位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朝阳门施工现场砼剪力墙接槎部位(1-4层)观感质量调查统计如下:砼剪力墙接槎部位平整度调查表(1-4层)项目允许偏差12345678910平整度(mm)44354351436426352432644536254161442542365482454568135464382365232546

5、35623145344374385642合计每层采集20个数据,实测点80个,其中合格48个合格率60%我们QC小组经分析发现,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接槎部位不平整主要是错台现象太多,造成错台的因素主要包括模板支撑体系不牢固、模板的垂直度、放线误差、钢筋定位偏差等。砼剪力墙接槎部位不平整的质量影响因素统计序号发现的质量问题频数累计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模板支撑体系不牢固393962622钢筋定位筋偏差115018803模板的垂直度75711914放线误差3604.895.85振捣方法2623.2996其它1631100检查人:XX 制表时间:2011年10月2日制表人:XX 根据上述调查表,做如下质量

6、问题排列图频数(点) 累计频率(%) 99% 63 91% 95.8% 100 53 80% 9043 62% 7033 50 23 3013 100 0模板支撑 钢筋定位 模板垂直度 放线误差 振捣方法 其它 筋偏差 不当 制图人:XX 制图日期:2010月10月2日结论:模板支撑体系和钢筋定位筋偏差是砼剪力墙接槎部位不平整的主要质量问题。五、确定目标1、小组活动目标 确保剪力墙接槎部位施工质量,使本工程剪力墙接槎质量的合格率达到85以上。2、可行性分析有利因素:(1)本QC小组成员文化素质较高,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QC小组成员在采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上有较为丰富的经

7、验,多人曾进行过QC攻关活动,且取得显著成果。(2) 公司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项目部大力支持,活动小组有了各种保障。(3)选择的现场操作班组,曾多次在类似工程中进行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操作工人专业水平较高。实现目标是可行的技术力量完备施工队伍素质高不利因素:(1) 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量大(2) 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施工任务艰巨六、原因分析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小组成员找出了砼剪力墙接槎部位不平整的主要质量问题,即模板支撑体系和钢筋定位偏差。针对这个问题,小组进行了专题会议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了逐一分析,分析结果如下:七、要因确定通过因果分析方法,小组成员对末端原

8、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要原因。序号末端原因确认方法确认情况责任人是否要因1未按交底施工现场调查查看现场工人操作情况,严格按交底施工。交底记录全面否2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现场调查未重视工人的培训工作,工人施工水平参差不齐是3检查人员责任心不强调查分析质量目标明确,责任明确,不存在检查人员责任心不强现象否4模板翘曲、变形、缺棱掉角现场调查模板周转在模板的使用寿命内使用否5PVC套管、对拉螺栓质量差现场调查PVC套管有合格证,对拉螺栓规格符合要求否6组合小模,整体刚度控制不好检查分析过去是将小模在现场拼装成大模,整体刚度难以保证是7缺乏合理计算调查分析支模前工程部已进行模板承压力、支撑合理计算,且现场进

9、行复核否8螺杆间距不合理现场调查拉杆间距在现场进行过验算、复核否9对拉螺栓未拧紧现场调查对拧过的对拉螺栓有专人进行检查否10测量仪器未定期校核现场调查仪器已定期进行检测、复测否11模板支撑方法陈旧调查分析传统支设方法支撑体系稳定性不足,影响剪力墙外观质量是12钢筋定位筋偏差现场调查定位筋位移,制作偏差,使模板不能加固到位是13操作面小,气候影响现场分析操作面小,工作条件差,气候影响属于客观因素,通过采取安全措施等可解决否针对13条末端因素进行原因分析,确认4条主要原因:1操作人员缺乏培训 2. 组合小模,整体刚度控制不好 3. 模板支撑方法陈旧 4. 钢筋定位筋偏差 八、制定对策:序号要因对策

10、目标措施地点完成时间负责人1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和各班组组长一起研究施工工艺作业人员施工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1、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2、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现场201010282组合小模,整体刚度控制不好采用强度、刚度、稳定性好大模板,从材料上保证剪力墙平整度消除因模板变形引起的剪力墙平整度误差工,做到外观尺寸准确采用强度、刚度、稳定性好,耐候、耐水能力强的大模板,从材料上保证剪力墙平整度施工现场2010.10.203模板支撑方法陈旧改进剪力墙外墙模板支撑工艺减少模板变形,确保接槎面的平整改进模板加固方法,改变节点加固位置,加强接槎处模板的刚度施工现场2010.3.104钢筋定位筋偏差剪力墙外侧定位筋制作时进行自检、专检、交接检保证定位筋尺寸,消除因定位筋过长导致的混凝土剪力墙外观质量严格控制定位筋尺寸,适当减当减小外墙外侧定位筋尺寸施工现场2011.3.10九、对策实施实施一:针对“操作人员缺乏培训”要因1. 小组针对实际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操作规程。2. 小组定期考核工人业务水平,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3. 签定责任书:划分区域,并制订相应的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划出责任范围和奖罚办法。实施二:针对“组合小模,整体刚度控制不好”要因 本工程模板采用1.22m2.4m15mm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