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对策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546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对策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对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九五”计划期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业绩,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都不断刷新纪录,外派劳务人数亦有增加。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亚洲、非洲为主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市场分布呈多元化推进的趋势。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经营主体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具有经营资格的企业已达1600多家,分布在建筑、石油化工、水电、交通、冶金和有色金属、铁路、煤炭、林业、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领域和全国各省。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XX年8月份统计,进入

2、XX年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的中国内地公司有39家,另有11家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200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主要集中在普通房建、交通运输和电力等基础建设方面,而制造加工、环保、电子通讯、供排水等行业则相对薄弱;对外劳务合作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而高技术行业劳务较少。1、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全球国际工程承包行业主要集中在普通房建、交通运输、石油化工业。中国在某些行业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在普通房建方面,XX年225家国际承包商的营业额为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中国公司在该行业的营业额为亿美元,占对外工程承包总额的%,占全球该行业的%.电力行业方面,XX年225

3、家国际承包商的营业额为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7%;中国公司在该行业的营业额为亿美元,占对外工程承包总额的13%,占全球电力行业的%。从XX年中国新签订的上亿美元的大项目看,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运输、和普通房建。从近年来中国在交通运输业签订的项目分析,中国在公路桥梁、地铁项目建设上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的水电行业,在发展中国家有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石油化工业的优势处于上升阶段,石油化工业的三大公司在项目的资本运作、施工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和西方大公司竞争的条件;在矿山建设、资源开发等工业项目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较晚,但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竞争力。2、比较薄弱的行业从中国对外工程承包

4、的总体情况分析,竞争优势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同发展中国家的承包商相比,我们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同欧美大型国际承包商相比,我们的劣势也非常明显。XX年,斯堪斯卡公司国际市场营业额达亿美元,相当于中国39家公司国际市场营业额总和的倍。从市场分布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一些国家存在比较优势,而欧美市场仍然难以开拓。总而言之,在科技、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领域型中国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差,这是由中国相关工业领域的国内基础和国际竞争力决定的。首先,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差,例如,由于缺乏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中国企业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工业对外工程承包的技术竞争中基本上处于下风。其次,一些优势产业的资源没

5、有得到合理配置,以至于没有形成对外竞争的拳头,如轻工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但是在对外工程承包方面,轻工业并没有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第三,中国大多数行业的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金相对短缺,融资能力不强,缺乏与国际著名承包商相抗衡的实力。目前,中国能够在境外承揽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企业不多,在国际市场项目大型化的进程中,企业的发展受到抑制。第四,在企业管理、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少企业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的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不完善和健全。第五,我们在国际工程人才的开发上,复合型、高智能人才紧缺。另外,从行业经营秩序分析,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无序竞争现象还

6、时有发生,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利益。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世界走向多元化的大趋势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各国企业都在通过结构调整、跨国经营和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更加广泛和激烈。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从全球范围内看:首先,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全球对工业项目的投资比率减少,而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比率有所增加。据XX年ENR统计,XX年普通房建项目营业额达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交通、电力项目也有所增长;而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工业项目却下降了%,为亿美元。另据XX年ENR

7、统计,XX年,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工业项目又下降了%,为亿美元。可以预见,随着全球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调整,各国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必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基础能源的投入,这些行业的工程将会保持增长。第二,各国竞相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了信息建设的步伐。根据XX年全球对外发包的工程情况可以看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电信工程大量涌现,其中有诺基亚、爱立信、三星电子等大公司的投资项目,还有各国政府投资的电信网络改造、新建工程。XX年,ENR首次将电信产业专门列为一类进行统计。由于世界各国都重视信息化的进程,相信未来几年,信息工程将成为国际工程承包新的增长点。第三,由于全球

8、性的水资源危机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供水项目和环保项目将呈增加趋势。国际工程承包商重组及结构调整浪潮不断,使其得以集中技术、资金和管理抢占和瓜分市场,国际工程承包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变革。著名的瑞典工程公司斯堪斯卡公司通过兼并,使其XX年国际市场营业额达亿美元,一举获得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亚军;XX年该公司又荣登冠军宝座。因此可以看出,通过并购不仅可以获得超强的竞争力,还可以成功地拓展发达国家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综合性的项目增多,国际工程技术承包领域中,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得到普遍应用。国际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传统的工程

9、承包正逐步被工程承包、国际投资、项目融资、国际信贷、设备贸易、技术转让、BOT、BOOT等相互融合的综合性合作方式所取代,EPC等总承包方式越来越多。技术性壁垒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工程市场的重要手段,“环保工程”、“生态工程”、“人权工程”的比重上升,区域和集团保护加强,市场进入的难度加大。据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力跨国流动超过3500万人。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人口老龄化,结构失衡,对外籍劳务需求巨大;国家和地区间在经济发展阶段、结构调整、就业机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方面存在的差异,将进一步刺激和加速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但是,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是不均衡的,专

10、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受到欢迎。随着各国重视发展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以网络人才为代表的高技术人才普遍受到各国青睐。由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普遍需求医护人员。可以预见,这两个行业的劳务市场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和中国加入WTO的情况下,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趋势。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将不仅是中国“十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战略,也将是较长一段时间内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随着中国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事业将迎来更大、

11、更快的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下一阶段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发展思路拟应是重点扶持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的中长期战略是巩固并扩大现有的比较优势,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领域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中确立“中国”品牌。为此,需要我们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认真贯彻多年来所倡导的“大经贸”、“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基础上,根据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中国产业结构,加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走出去”,带动其他行业参与国际竞争,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自己

12、的贡献。为此,需要健全和完善两个体系,一个是服务体系,另一个是保障体系,即健全和完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保障体系,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针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发展思路,主要对策可参考如下:1、进一步优化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行业结构,推动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要获得较大发展,应在进一步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培养新的增长点。普通房建、交通运输和水电等行业是中国近年来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我们应进一步突出这些行业的优势,跨行业、跨地区对一些企业进行重组,形成更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国际市场

13、上争取更大的份额。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来看,一些产业生产力富余,完全可以转移到国际市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再做贡献;同时,经过结构调整后的一些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崭新的面貌在国际舞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我们应当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培养新的优势产业,培育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建议抓住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尽快在信息通讯行业、环保行业、水处理行业培育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有意识地加强相关资源的配置,争取在这些新兴领域有所突破,形成后发优势。国际工程承包是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的综合载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是多方位的。建议重点支持对社会综合贡献率大的行业,进一步扶持能够带动国产

14、设备材料出口的行业。对于石油化工、水电、铁路、化学工业、冶金、矿山建设等行业,不但能够大量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还可以带动管理、技术、劳务的出口,国家应从资金、进出口等各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推动这些行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大力发展中国对外工程设计咨询业,推动更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建议“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给予相应的资助。在对外劳务合作方面,中国农业、建筑业、纺织服装业的劳务具有比较优势,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我们应当通过中国入世后的便利条件,加强多双边谈判为中国的对外劳务合作争取更有利的环境,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国际市场上劳务比较缺乏的医疗、计算机等行业,可有重点地加强培训。另外,要加强

15、对外派劳务人员的管理,不断提高中国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2、优化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整体环境。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与“走出去”相配套的外经贸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金融制度改革也应该加快步伐,优化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整体环境。如,建立有效的对外工程承包的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金融和外汇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外劳务合作人员的保险制度等。各部门之间组成有效的联合战线,全方位积极贯彻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政府和有关管理服务部门,需要根据发展的新形势,通过指导监督和政策支持,强化服务和协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外经贸、财政、外交、公安、金融、保险等部门,

16、要联合行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对外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诸如人员和设备出国手续简化问题、保险承诺及保费问题等等。要研究制定推进联合与合作的具体政策支持与指导鼓励措施,充分利用外交、多双边经贸谈判工作为中国企业争取发展机会。3、行业市场的选择和推动。大力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合理调整市场布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条件,在巩固和深度开发亚洲、非洲和中东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开拓拉美市场的力度,在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方面要取得重大突破,使拉美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成为对外承包工程新的增长点。各行业要依据自身实力,有重点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4、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体制改革。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