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承包工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495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对外承包工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走出去”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对外承包工程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相对成熟的一种“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它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贸易形式,而是一个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货物贸易为一体的全面系统工程,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概况近年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指引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完成营业额138.4亿美元,同比2002年增长23.6%;新签合同额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2004

2、年1-11月,完成营业额144.8亿美元,新签合同额20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8%和44.3%;截至2004年11月底,我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1110.38亿美元,合同额1533.13亿美元。目前,我国具有外经贸资格的企业1600余家,开展的承包工程业务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市场分布看,亚洲和非洲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场,近年两大市场的营业额分别稳定在营业总额的50和20,欧洲、美洲和大洋洲营业额总和约占15。主要行业分布为普通房建、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和水利电力等领域,其中前两个行业占据了总营业额的50%左右。近年来我在制造及加工业、通信和市政工程等方面的业务发展

3、较快,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我国企业开展国际承包工程的特点1.国有大型企业发挥了龙头骨干作用原国资委管理的196家国有大型企业中,有对外经济合作资格的企业约65家,占33%。其中2003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12家,约占6%。2002年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前30名企业中,国有大型企业有17家,完成营业额46.4亿美元,占行业年度营业总额的41.45;2003年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前30名的数字分别为21家,59亿美元和42.68。2002年,43家中国内地公司进入“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排行榜,中央国有大型企业占28家;2003年,入围企业增加到47家,中央国有大型

4、企业占25家,其中中建总公司国外营业额达到19.5亿美元,位列中国企业之首,在225强中列17位。2.承揽项目能力有较大提升,以融资带动大项目承包开始成为特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我大型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方式从最初单纯的劳务分包、土建分包、施工总承包,发展到EPC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带资总承包,进而到以BOT(建造、运营、转让)及其衍生方式承揽项目;最近国际上比较流行的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MC(项目管理总承包)等形式,我们的企业都已涉足。继推出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后,2003年政府又出台了支持我国企业带资承包的若干意见,推

5、动金融、保险机构为我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提供融资便利。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大型国有企业积极探讨以融资为龙头,以EPC或BOT等方式承揽大项目,规模越做越大。如中土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拟组成联营体,以PPP方式参加以色列轻轨项目,其中中土公司融资5亿美元,主要承担项目工程建设。中水对外拟以买方信贷方式融资14亿美元承揽巴基斯坦水电站项目。中信国华和德国西门子以及沙特公司组成的联营体正在参加阿联酋轻轨项目竞标,我融资规模将超过20亿美元。3.企业强强联合、实现共赢成为一种趋势过去几年,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大项目、EPC交钥匙项目、要求承包商带资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由一家企业很难单独完成,因此企业间

6、联合成为一个新趋势。其中,中国公司之间的联合,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的联合,多个承包工程企业间的联合,承包工程企业和设计咨询企业或设计院的联合,承包工程企业和设备供货商的联合,还有承包工程企业和具有融资优势企业的联合等形式多样。联合加强了管理和商务运作,加快与国际接轨,优势互补,提高了综合竞争实力。4.在普通房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石油化工、通信等领域的专业优势逐渐形成近几年,普通房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石油化工、通信几大行业的合同额、营业额占全行业总额的80%以上。我企业新签的上亿美元合同中,大部分属于这些行业。5.欧美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对外承包工程最早以非洲、中东为主要市场,目前已发展到业

7、务遍及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恢复中东、开拓欧美和南太平洋”的多元化市场格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能够承揽美国本土项目,标志着我承包工程企业整体实力上了一个档次。三、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发展现状和我们的差距1.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根据美国标准普尔公司估计,2003年全球建筑业投资规模达4.3万亿美元,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规模达到1.2-1.5万亿美元;2006年全球建筑业投资将达到5万亿美元以上。(2)单个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项目合同额动辄数亿或数十亿美元。(3)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2003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全行业完成营业额138.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

8、76.7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约1.5%,总体规模和份额都很小。同国际知名大承包商相比,我企业国际知名度低,龙头老大中建总公司一年对外营业额19.5亿美元,约是ENR排名前十位的国际大承包公司的五分之一。2003年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海外营业总额为1356亿美元,我47家企业进入此排名,约占225家的21%;而营业总额仅为83亿美元,占6%。2.过去几年,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中大中型项目出现投资私有化趋势,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或参与融资越来越普遍。发达国家虽资金充裕,但为提高投资和管理效率,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私有化政策;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资金,基础设施建设只能借助私有化方式;因此带资承包已成

9、为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流行趋势。据统计,超过60%的项目要求承包商以各种方式协助进行融资,包括垫付工程款、参股、提供国际融资保函等。我大型企业带资承包刚开始起步,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融资条件缺乏吸引力,竞争力不强。3.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承包商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全方位服务,从项目前期的策划、规划、可行性研究一直到工程建设,及结束后的运营管理,即通常说的交钥匙项目。承包商必须提高自身能力,把产业链向前后延伸,从单纯提供劳务分包、土建分包向项目的两头延伸,也就是向前期的设计、咨询、可行性研究、项目策划延伸,向后期的运营和设施管理延伸。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竞争已成为

10、承包商之间融资、管理、技术等综合能力的竞争。西方发达国家承包商主要做的是融资,设计,采购,总承包管理,协调与业主和分包商、供货商关系等项工作,依靠其资金、管理和专利技术等优势,参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市场、高端项目的竞争,经济效益好。而我传统的以自带设备、自带队伍方式,参与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土建施工项目,利润率越来越低。如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基本上不具竞争力,稍有不慎就会亏损。四、存在问题1.有的企业对开展国际承包工程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未能从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问题。缺乏规划,缺乏资源配置保障,搞多少算多少,不是可持续

11、发展。2.企业的体制、机制、组织结构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责权不明,分配制度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与外国一流承包商相比,管理水平低,效益低。3.队伍主要集中在施工领域,经营范围窄,方式雷同,有同质化趋向,核心竞争力不强,只能以价格为主要手段进行竞争。4.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西方公司比,我方差距主有:(1)设计、施工总承包能力弱;(2)融资能力弱;(3)管理粗放;(4)咨询设计能力弱;(5)技术水平有差距;(6)工程承包与境外投资相结合能力弱。特别是融资方面问题突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因业务特点,资产负债率普遍高,融资能力差。尽管近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解决融资困难,但很多企业反映,资金筹措

12、仍然是对外经营活动中最困难的环节。5.经营秩序问题突出,恶性竞争屡禁不止。一些大企业,尽管合同额做得大,但自营比例低,还是延续窗口型做法,低价竞标再转包,发生很多问题,不但企业受损,国家形象也受损害。五、政策建议总的思路是:加强发展规划,加大支持力度,近、远期目标相结合,用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向高端市场、向联合开拓市场发展。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向总承包商发展,培育特色企业。(一)政府层面,进一步完善支持服务体系1.为解决人才短缺和人才素质问题,建议政府设立人才培训基金,专用于在国外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及紧缺的各类人员。2.在金融、税收、外汇等现有政策基础上,制定更多支持政策,如由政府出资设立

13、融资担保基金,积极推动国内金融保险机构建立和完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金融支持体系。根据国际工程承包特点,制定相应的外汇管理办法,改变简单的按货物贸易方式管理的现状。加强对带资承包各种实现形式的研究工作,鼓励发挥商业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向以融资为手段、以设计为龙头、以EPC方式承揽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大项目方向发展,提高竞争力。3.制定国际承包工程开拓指导目录。引导大型企业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鼓励承揽以工程换资源类的项目,尽快制定实物支付工程款的政策和实施办法。(二)金融机构层面,要积极推出金融创新产品1.希望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创新产品。目前

14、国际上已普遍采用的项目贷款方式在我国尚未开展,希望认真研究,尽快推出。2.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包括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使有限的政策性资金四两拨千斤。3.通过导向性金融政策引导企业联合,即以总承包商牵头,联合设计、生产等单位,共同到国际市场竞争项目。不仅支持带动国内成份,同时支持企业通过联合提高总体竞争力。4.加强银企合作。我大型承包企业希望,银行不仅要在贷款上给予支持,还要从项目经济分析,效益评估,融资方案,风险控制,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帮助。对效益好的大项目,希望银行参与运作。(三)明确商会法律地位,更好地发挥行业组织的服务功能1.尽快明确商会的法律地位。商会承担协调职能,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协调的权威性无法保证,最终使国家和企业利益受损。2.为避免中国企业在国外无序竞争,承包商会已建立起项目协调机制。希望金融机构对具体公司和具体项目考虑是否给予支持时,同商会项目协调结合起来。 (供稿单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 (本文刊载于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杂志2005年第1期)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