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厌学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3454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激厌学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应激厌学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应激厌学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应激厌学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应激厌学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激厌学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激厌学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应激厌学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摘要:本案运用催眠疗法、CBT疗法,针对一例14岁男性中学生因腰部受伤而产生的应激性厌学、抑郁情绪,并有自残行为进行了咨询治疗。通过咨询和催眠治疗,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得到了控制,能够正常生活,并恢复学业,基本上达到了咨询的效果。经过这次咨询,证明催眠疗法和CBT疗法对求助者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一、一般资料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 (1)性别:男;年龄:14岁;出生:本地(邯郸)。 (2)职业:中学生。 (3)宗教信仰:无;民族:汉。 (4)现住址:城乡结合。2求助者生活状况 (1)居住条件:一般。 (2)日常活动内容、活动场所:学校、家庭。 (3)生活方式和习惯。

2、 (4)近期生活方式有重大改变:体育训练终止、停学。3心理测试结果:SAS: 69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述: 近两个月来,心情抑郁,不愿出门见人,也没兴趣做任何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体重减轻。不愿意上学,想转学。个人陈述: 这一个假期都没有过好。(寒假)放假前,我与两个同学打闹,不小心把教室的门踹坏了。班主任在全班通报批评了我们两个,而那个学习好的同学未受到任何批评,因为老师说他没有“踹门”,他自己也不承认。我觉得老师是偏心学习好的,其实学习不好的。老师很虚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并且因为此事,学校要“劝转”我们两个。我是体育特长生特招到这个学校的,主攻百米跨栏。出事之前我的腰部受伤,不能再继续训

3、练了,因此我觉得自己也没有资格在这个学校呆下去了。出事之后,我几个较好的同学也不找我玩儿了,我觉得十分孤独。我在教室的后几排座,上课时被周围同学影响,听不进去课,自己也学不进去。我觉得学校那个环境,老师歧视我,好朋友不理我,学习学不进去,我实在太不愿意再进入那个环境中,就想转学,否则,就不上学了。我觉得很孤独,我很想妈妈,妈妈在我不到一岁的时候就离开了。爸爸脾气很暴躁,经常对妈妈(后母)发脾气。我与弟弟的关系挺好的,平时的时间就是上网自学游戏“挂件”编译,再就是与弟弟一起玩儿,或者与家里的3只狗、2只猫一起玩儿。我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奶奶天天责备我学习不好。其实爸爸挺不容易的,爷爷奶奶离婚了,他

4、也离过婚。因此,我以特长生进入这个学校是很自豪的,不仅让爸爸省心,还省钱。我平时训练时很兴奋,每天就盼着下科训练。可是,我的腰一受伤,这一切就都变了。三、既往史:无。四、婚姻家庭及社会生活 1。 婚姻家庭(1) 家庭组成成员:爸爸,妈妈(后母),弟弟(同父异母),奶奶;(2) 爷爷奶奶离婚,父亲离婚后再婚。 2学习训练 对学习的态度一般,成绩不理想;但对体育兴趣浓厚,并倾注很大期望。 3社会交往(1) 在学校有几个兴趣相投的好朋友,但出事后自己觉得他们不爱与自己玩儿了。(2) 还有一个现在在外校的“发小”,关系非常好,经常来往,对自己帮助很大。(3) 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意跟朋友出去玩儿。 4娱

5、乐活动(1) 爱好游戏“挂件”编译,和弟弟玩儿,和自己家的动物玩儿。(2) 求助者对愉快情绪体验的描述比较恰当。五、个人成长史求助者幼儿期父母离婚,父亲再婚。爷爷奶奶离婚,奶奶带大。无精神病史(或家族病史)六、咨询师和他人观察咨询师观察:言语少,动作少,大多是单字回答,一直低着头。衣着整洁,手指干净。但走路姿势没有运动员的朝气。知情意统一,思路较清晰。亲人描述:不出门,不说话,有自残行为。七、病因分析生物学原因:14岁男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腰部受伤导致,兴奋水平骤降;社会原因:)负性事件:因“踹门”事件被全班通报批评并“劝转”,觉得没面子、被看不起,并且很感自责;朋友疏远觉得孤独;)缺乏社会支

6、持系统:父亲脾气暴躁,奶奶责备,朋友疏远;认知(或心理、精神)原因:)存在自残行为,自我评价低,又自罪感;)存在认知错误:认为父母离婚是自己的错;认为被通报批评就是被老师同学被歧视、被看不起,使自己无能;认为朋友疏远是因为看不起自己;)情绪方面:受自责自罪、烦躁、担忧、无望等情绪困扰不能自拔。)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面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的问题无力改变解决;)自我评价低,总怕又给家人带来麻烦;成长原因:父母离婚,祖父母离婚,奶奶抚养长大;父亲脾气暴躁,奶奶经常责备,有自责无助感;防御机制的分析 :八、评估与诊断 1。心理状态:烦躁、无望、无助、自责、抑郁,体重减轻; 2。诊断及诊断

7、依据: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无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烦躁、无望、无助、自责、抑郁,体重减轻症状,但社会功能并没有造成严重影响,也没有出现泛化现象,且病程持续时间较短,由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3)、心理测量量表的支持。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求医,常常出现幻觉,妄想,逻辑思维混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得知情意协调统一,有自知力,主动

8、求医,无幻觉,无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到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混乱,没有泛化,有回避行为,但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出现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反映不是很强烈,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也没有出现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应激性一般心理问题厌学、抑郁情绪、适应不

9、良、中度抑郁。九、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咨询原理针对本案例,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如下:1、咨询方法:采用催眠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引导求助者消除烦躁、抑郁情绪,减轻事件压力,解决体重问题;引导求助者探索抑郁心境原因,调整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改善心理状况和情绪状况。2、咨询原理:CBT是以以下概念为基础的:改变功能失调性的思考(或适应不良性的认知)就会改变行为、情绪并改善生活功能。假设人的情感和行为受着人们对事件的感知的影响。决定人们感受的并不是他们所处境遇的本身,而是人们对所处境遇的理解。(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1、求助者的责

10、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3、求助者的义务:(1)遵循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内容;(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1、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

11、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除外。2、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3、咨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说明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三)、咨询时间与收费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咨询收

12、费:每次100元人民币;心理测验收费:SAS 20元; 七、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探寻解决问题办法;方法:会谈、心理测试、催眠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对求助者进行SAS测量,了解求助者成长过程及教养方式;3、反馈测验结果,进行问题分析,确定咨询目标;4、与求助者交流,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5、做出初步问题分析,让求助者正确对待身体受

13、伤、被通报批评等事件。6、详细解释CBT原理,布置家庭作业;(1)功能障碍性记录表,让求助者写出一周内事件、自动化思维以及思辨,填表记录。功 能 障 碍 性 思 维 记 录说明:当你注意情绪越来越坏时,问问自己;“现在我头脑里在想什么?”并尽快地在自动思维栏中草草记下这个思维或心理意象。日期/时间情 境自 动 思 维情 绪适合的反应结 论1、什么现实事情或思维或思维倾向或白日梦或回忆导致了不愉快的情绪?2、(如果有)你有什么痛苦的躯体感觉?1、你的脑海里有什么思维和/或意象?2、当时你对每一种思维相信多少?1、当时你感觉到什么样的情绪(悲伤/焦虑/愤怒/等等)?2、情绪的强烈程度如何(0%10

14、0%)?1、(选择)你作出了什么样的认知歪曲?2、利用最下面的问题组成一个对自动思维的反应3、每一反应你相信多少?1、现在你对每一自动思维相信多少?2、现在你感觉到什么样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强烈程度如何?(0%100%)3、你将做什么?(或你做什么)腰部受伤我怎么这么无能?我什么也做不好!没希望了失望、悲伤、烦躁90%1.给自己贴标签、灾难化2.受到通报批评让父亲失望了,大家都看不起我悲伤、抑郁80%以偏概全朋友不理我了我是不受欢迎的,大家看不起我了悲伤、抑郁80%情绪推理、精神过滤帮助组成选择性反应的问题:(1)自动思维是真的,证据是什么?不是真的,证据是什么?(2)有选择的解释吗?(3)可能

15、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我能经受住它吗?最现实的结局是什么?(4)我相信这种自动思维的结果是什么?什么能影响我改变我的思维?(5)对此我该做些什么?(6)如果 (朋友的名字)在这种情境下并有这个思维,我会对他/她说什么?(2)与父亲和朋友倾诉并交流内心想法。(3)了解目标学校的教师状况和类似事件。7.催眠治疗,学会放松身心;第二次:心理帮助阶段目的: 1、进一步加强咨询关系;2、使用催眠疗法,学会放松身心;3、了解记录表内容,帮助其进一步解释。方法:会谈、催眠。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 (1) 求助者找到了自己适应不良型自动化思维,并能够初步自我思辨。A、腰部受伤:“我怎么这么无能,我什么也做不好,没希望了”这一自动化思维是基于我学习成绩不好,因为总是受到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