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2剖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203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2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2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2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2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2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2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2剖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ZLB16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工程项目名称:于都上欧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单位于都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规模40MVA变压器1台;电压等级为:110/10kV.监理单位江西科能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开工日期2012年5月20日施工单位江西水电工程局竣工日期2013年12月30日设计单位采取的通病防治措施一、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房屋工程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应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2.屋面及建筑物两端单

2、元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100mm,直径不宜小于 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3.在现浇板角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并应在板的上部纵横两个方向布置温度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风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4.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00mm20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应不大于300mm。5.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也不宜大于C30。6.建筑物长度大于 40m 时,宜

3、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二)墙体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2.建筑物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410, 箍筋6200;其他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窗口底部混凝土板带应做成里高外低;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 1.3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纵向配筋不宜少于 38,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3.顶层圈梁高度不宜超过240mm。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4.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

4、网抹灰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5.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块宜采用保水性强的砂浆砌筑。6.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用非上述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7.寒冷、严寒地区建筑物外墙宜采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材料等外墙外保温措施。 8.屋面刚性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30mm的伸缩缝,伸缩缝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充。9.屋面应进行保温或隔热设计,其传热阻不得小于1.26m2K/W。(三)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1.浴、厕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建筑

5、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2. 浴、厕、室外楼梯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180mm 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20 30mm。(四)外墙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外墙饰面采用涂料时,其粉刷层宜掺入抗裂纤维。2.外墙涂料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3.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五)门窗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能不低于3级、水密性能不低于2级。2.门窗拼樘料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 3.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

6、求,并作防腐处理。(六)屋面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刚性防水层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并设置分格缝,其间距不宜大于3m,缝宽不应大于30mm,且不小于12mm。2.柔性材料防水层的保护层当采用刚性保护层时,必须符合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要求。3.对女儿墙、上人孔、和出屋面管道、井(烟)道等节点应设计防渗构造详图;伸出屋面管道、人孔等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水圈。4.膨胀珍珠岩类及其他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必须设置隔气层和排气系统。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其间距应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3m;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七)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1室外台阶与建筑

7、物墙面结合处应设变形缝(八)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钢构架需采用热浸镀锌。2.构支架和设备支架头板的尺寸、高度、方向、螺栓孔距应能满足设备安装和二次引下管要求,避免现场二次开孔和焊接。(九)主变、电容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设备基础与油池壁、电缆沟间应柔性连接。2.基础埋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普通铁件。(十)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电缆沟选用混凝土现浇电缆沟和砖砌电缆沟。2.电缆沟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5,伸缩缝间距915m,缝宽1525mm,内填沥青麻丝和柏油刨花板或其他柔性填充材料,表面宜采用中性硅酮耐侯密封胶。3.电缆沟内应设排水槽,排水槽截面

8、直径或宽度(深度)80100mm,并与站区排水主网连接管道。4.沟壁在电缆沟转角处、交叉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5.混凝土盖板应设置镀锌角钢边框。6.电缆沟过路段宜采用埋管或暗沟。(十一)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道路为郊区型。2.站内道路根据使用功能可分为主变运输道路、站内检修运行道路和消防道路。应考虑施工时路面硬化的需要,尽量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3.对用作路基的土,应加强土质的鉴别和性能测试,不采用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作为道路的路床填料。4.道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不宜大于C35,厚度不小于180mm。散水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内掺抗裂纤维,厚度不小于150mm。

9、5.道路应设双向或单向横坡。6.散水与建筑物、电缆沟之间必须设置沉降缝,阴阳角处、长度方向间隔34m处应设置沉降缝。 (十二)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围墙采用混水墙砌筑。2.围墙应根据当地地质条件设备变形缝,间距1020m,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二、电气安装调试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一)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设备支架柱( 杆)头板的几何形状与尺寸,不得影响电缆穿管与设备接线盒的连接。2.设备预埋件及构支架预留螺栓孔应与设备固定螺栓规格相匹配。3.对随设备支柱一体加工的隔离开关机构箱固定基座误差提出要求,以保证隔离开关垂直拉杆的垂直度。 4.对于主变压器中性

10、点接地部位应按绝缘等级增加防护措施。5.设备支架柱(杆)的基础应不影响操作机构箱电缆穿管的顺畅穿入。6.在技术协议中,应明确随设备成套供货的支架加工误差标准,防止现场安装增加垫片。 7.在技术协议中,明确设备本体、机构箱门把手、螺栓等附件的防锈蚀(热镀锌)工艺。8.对设备厂家设计的本体接地端子,设计应提出满足变电站设备接地引线搭接面积的要求。 9.主变等大型设备至少应有两个固定接地点。(二)屏、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在技术协议中明确所有屏柜的色标号以及外形尺寸,明确厂家屏内接线工艺标准。2.规范端子箱、动力箱、机构箱及汇控柜等箱体底座框架与其基础及预埋件的尺寸配合。 3.端子箱箱体应有

11、升高座,满足下有通风孔、上有排气孔的要求;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应有防护隔板。内部加热器的位置应与电缆保持一定距离,且加热器的接线端子应在加热器下方,避免运行时灼伤加热器电缆。端子箱内应采用不锈钢或热镀锌螺栓。4.断路器机构箱、汇控柜下部基础预留孔大小和位置应合理,以满足电缆布排的工艺要求。5.屏顶小母线应设置防护措施。6.屏、柜内应分别设置接地母线和等电位屏蔽母线,并由厂家制作接地标识。(三)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交流动力电缆在普通支架上敷设不宜超过1层且应布置在上层。2.设在一层的控制室或继电保护小室宜取消防静电地板,采用电缆沟进线。3.在电缆沟十字交叉口、丁字口

12、处增加电缆托架,以防止电缆落地或过度下坠。 4.监控系统、远动装置、电度表计费屏、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等装置的工作电源不应接至屏顶交流小母线,应接至UPS交流电源。双路电源时,要对每路电源是否独立供电进行核对。5.在设备招标文件和工艺设计中,应明确主变压器、油浸电抗器、GIS 和罐式断路器等设备电缆不外露。变压器、油浸电抗器器身敷设的本体电缆、集气管、波纹管、油位计电缆、温度表软管应保证工艺美观。 (四)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构架及设备支柱接地端子底部与设备基础保护帽顶面的距离以宜不小于200mm,便于涂刷接地标识漆,螺栓紧固部位不涂刷。2.设备支柱上部接地端子的位置应便于接地体的安

13、装,接地端子的数量应与设备双接地或单接地的要求一致。3.校核并确定各类设备接地引下线的截面尺寸。4.主要电气设备(主变、避雷器、断路器、PT、CT 等)需采用双接地,应用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每根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要求。5.补偿电抗器的接地、网门和围栏不应形成电磁环路,防止产生涡流。6.设备接地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接地黄绿标识应规范。7.施工图中明确屏柜、屏柜门、低压配电柜及站区照明设备接地或接零的要求。(四)母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1.压接线夹口朝上,应在线夹底部打直径不超过8mm的泄水孔,以防冬季寒冷地区积水结冰冻裂线夹。2.软母线安装时,应精确测量档距,并考虑挂线

14、金具的长度和允许偏差,以确保各相导线的弧度一致3.软母线压接后,应检查线夹的弯曲程度,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得有裂纹。施工单位采取的通病防治措施一、土建工程质量通病的施工措施(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现浇板混凝土采用中粗砂,优化配合比设计,适当减小水灰比。2.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控制在 40%以内,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大于水泥用量的15%。3.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检查入模塌落度,塌落度值按施工规范采用。4.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特别是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不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5.阳

15、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 500mm 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移位。双层双向钢筋,应设置钢筋撑脚,钢筋撑脚纵横间距不大于500mm,交叉分布,并对上下层钢筋作有效固定。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 1/3 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 450mm 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7.现浇板浇筑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8.现浇板浇筑后,在终凝后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夏季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性能。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10.现浇板的板底采用免粉刷措施。11.模板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平整度及光洁度。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已拆除模板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