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的认识概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0248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汽车的认识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汽车的认识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汽车的认识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汽车的认识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汽车的认识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汽车的认识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汽车的认识概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摘 要 .12. 引言 .13正文 . . 2-5对汽车的认识摘 要:对于我国汽车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文章通过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发展规律分析, 对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前瞻分析, 对未来我国 汽车行业发展及国家政策导向提出了思路和建设性观点。引言 : 中国 汽车产业、 汽车市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关键的分水岭时期。 入世的保护 期已经结束, 国外主要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汽车企业全面扩张, 相关行业企业进入 汽车产业, 汽车市场价格大战愈演愈烈, 中国汽车产业、 汽车市场面临着一个发展的最关键 时期, 一场发展的变革正在悄悄的蕴育着。 冷静

2、的看待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的发展问题, 作 出前瞻性的预测,寻找发展的出路,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正文一. 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1. 对中国汽车市场缺乏理性认识,抢市场、抢利润的急功近利思想浓厚。厂商对中国汽 车市场认识有待于深化,短期行为倾向明显。2. 汽车行业研发能力开始引起全方位重视。虽然目前整个汽车行业的研发能力依然比较 低下,但研发能力是制约我国汽车业发展的瓶颈,已经达成了共识。 3. 汽车生产厂家一 哄而起,数量太多, 质量多数较差, 相关企业甚至跨行业企业纷纷介入汽车产业。 由于地方 政府利益驱使、条块分割等因素,产业发展还处在一个 “ 前分割市场阶段 ” ,跨地区、规模 化、高

3、质量发展还难以有效形成。 4. 汽车市场定位与汽车厂商发展战略没有受到充分重 视。 汽车市场发展中产品定位受到充分重视, 但厂商的产品战略定位却被忽视, 企业发展向 何处去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5. 低水平国产化影响汽车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国产化是 一个双刃剑, 一般的理解是, 国产化率低说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慢, 国产化率高说明民族汽 车工业发展较好, 但为了降低成本而国产化的出发点与国际化水准的制造能力的提高带来的 国产化是相差甚远的。 6. 市场竞争激烈,不断降低成本,车市价格回落。微型汽车价格 已趋正常; 中级轿车正在逐步下降到较为合理的水平, 但与国际价格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高 级轿车

4、价格与国际价格相比较仍然偏高,高出 40%-100%个百分点左右。但总体水平正 在逐步回落。 7. 与国外联合开发或者直接引进车整理提供型成为市场主流。国内的汽车 工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 主要以联合开发和引进车型为主要特点, 自主开发还有一个漫长 的过程。开发上的实质性合作还步履艰难,国外厂商不愿意培育潜在竞争对手。 8. 引入 高端轿车车型,满足高消费市场需求。国内汽车市场总体上符合国际产品生命周期规律,一般是落后 1-5 年的车型,延伸到中国市场推广,发展海外产品生命周期。但不否 认发达国家抢市场的行为, 一些同步车型、 高端先进车型也很快引入。 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一 个很独特的市场、很有

5、魅力的市场。 9. 销售竞争迫使代理店的销售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汽车市场销售竞争渐趋激烈, 少数旺销车型需要加价或者排队等车, 多数车型已经可以 满足现车的需要。为了抢占市场,厂商和车商不断降低价格, 改进营销措施,迫使代理店的 管理 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滞销车型甚至难以为继。二. 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发展规律分析1、 汽车产业发展要确定比较优势定位战略,汽车企业发展要确定差别化优势定位战略。 不一定都要发展高端汽车,不一定都要发展全档汽车,也可以在客车、货车、轻型卡车、 SUV 、 MPV 、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发展自己的优势。中国需要农用车巨头、商用车巨头、 家庭轿车巨头、高端轿

6、车巨头、客运车巨头、 工程 用车巨头,在国际市场也是如此。研究自 己的比较优势, 瞄准潜力市场, 以不同的细分方式, 发展各自市场相对错位的个性化的产品 群、 市场优势, 才能组建和发展具有国际性核心能力的行业领袖。 发达国家发展的初期也是 走的这样一条路子。 2、 汽车厂商应该立足正常利润的发展战略。汽车市场发展的初期, 一般会有一个很漫长的市场培育与发展期, 整理提供市场上, 由于 经济 发展中造成了消费需 求的储蓄倾向, 一旦消费开始释放, 就会出现短期车市井喷现象, 加之消费需求的多层次性、 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 汽车消费在今后 5-10 年必然是一个增长期。 但是, 对于企业来讲,

7、捞一把的心态长期来看要吃大亏, 投机心理对于企业来讲是战略性失误, 车市价格随着市场的国际化逐步会步入正常的轨道, 立足正常利润发展, 积蓄实实在在的发展实力才是可持续 性发展的正道。 3、 以国际化眼光和标准看待的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汽车业在国际上发 展的经济规模起点是 100 万辆,否则,很难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小型企业必将淘汰,实施 重组兼并战略, 处理好不同品牌、 不同合资对象、 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打造 3 -6 个特大型的百万辆以上国际企业巨头,中国汽车产业才有希望。 4、 自主研发产品, 实施年度创新, 形成滚动开发优势。 简单的讲提升自己的整车研发能力, 是不解决根本问

8、题 的。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研发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产业高层次配套能力的综合体现, 短期内实现硏发能力的较大提升是不现实的, 关键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必须尽快树 立自主创新意识,建立研究与开发机制,逐步打造研究与开发平台。目标应该是,过 3-8 年, 特大型企业能够具备成型的开发能力, 大型企业能够具备初步的联合开发创新能力, 中 小型企业能够介入创新与开发体系发挥积极的作用,形成我国汽车业的研究与开发核心能 力,根据中国的公路网发展趋势特点、 城市交通 发展特点开发车型, 高度适应国内市场, 可以与国外巨头展开竞争,并且一 定程度上适应海外市场突出国际市场,性,加大国际营销比重,逐步走出去发展

9、, 我们在国 际上才有形象,才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形成我国独树一帜的(如日本车、欧洲车、美国车风 格汽车产品特质与风格。 5、 国内企业价值链上中下游优势配套分布合理科学,形成优 化结构的产业发展群体。 作为一个大国, 汽车产业自成体系独立发展是有其必要的。 一层意 思是, 无论国际 经济 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什么程度, 非战略性的产业内行业可以按照国际分工 与国际相衔接发展, 战略性的行业国内必须实现能力独立、配套发展; 另一层意思是, 汽车 产业价值链上中下游分布要科学、合理,国内与国际分工也要科学合理。 6、 推行汽车业 发展的国内品牌与国际化品牌并举战略,推行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双市场型企业发

10、展模式。 走大国型汽车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道路, 内外并重,内部发展、外部拓展。全面注重品牌发 展战略,必须尽快度过贴牌生产、合资生产的发展时期,积蓄实力,走向自主开发、自主投 资、自主生产、 自有品牌、 系统化营销与服务的成长摸式。 走大国型发展之路就是必须要有 自我, 必须要有独立的产业体系, 必须要有自己发展的市场空间, 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品牌 和推广模式, 必须要有国际市场拓展力度和形象。 必须注意的是, 中国 的发展一定是内外并 举的, 决不可忽视国内市场或者国际市场。 有独立的体系也决不是封闭自己, 而是使自己具 有更好发展的成长环境与核心能力所要求的。 7、 立足国际化竞争,调整与

11、创新产业政策 体系, 合理合法的掌握政府保护的技巧, 不断从根本上改善内部竞争环境。 国内市场发展是 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积蓄实力, 长期来看国际竞争是立足点。 为此, 政府在其中要发 挥积极的调节作用, 政策体系要适应国际化的全面需要, 要为企业保驾护航, 并且国内发展 环境、竞争环境要不断优化。 8、 完善金融信用体系,规范操作规程,使汽车消费信贷健 康有序发展。 目前为止, 汽车消费信贷执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消费信用问题, 但本质上讲 是国家金融信用体系不够健全造成的,不履行信贷合约,缺乏制约是问题的本质,经销商、 银行、 保险 公司为了各自利益,心态各异。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市场秩

12、序会渐趋,所以, 这个问题只有在金融信用体系健全与完善的前提下, 才会从根本上解决。 发达国家信用体系 很健全,这个问题基本上不存在,但是, 在我国这个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不过从汽车 市场发展的前景来看,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9、 渠道建设摸式必须实现双赢。渠道建 设模式问题,对于厂商来说是一个控制性、利益性问题; 对于行业来讲,是一个高效流通平 台问题。无论是对于厂商还是经销商,渠道模式必须是双赢的模式,否则,渠道就会不畅。 所有厂商都建自己的代理店, 不够经济, 一般讲高端品牌、 规模特大的厂商建独立的 4S 店 较为合理,而低端品牌、量小厂商走汽车超市与特约 4S 代理店摸式较为科

13、学。最终将走 向高端有自建 4S 店,规模特大的有自建 4S 店,其它的采用代理店与汽车超市相结合, 发展渠道共享摸式。 4S 店的建设中,代理性质的必须考虑利益共享、发展双赢问题,有的旺销品牌在合作中对代理店利益挤压过头, 使得代理商无法取得合理的利益, 最后渐渐放弃, 走向了负面,反而影响了渠道的发展。一些滞销的品牌, 发展代理店显然有些勉强,以汽车 超市为主要销售业态, 矛盾会小些。 随着市场的发展, 汽车经销商之间的整合也将不可避免, 汽车市场业态将重新整合。 三. 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发展前瞻分析 随着国际经济一 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 中国的汽车产

14、业与汽车市场向何 处去?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1、资本集中方面:目前国内汽车业发展是摊子铺 的大,企业规模小,产量低,效率低,引进合资是主流,缺乏自主权。在国内竞争中,规模 稍大一点的企业还具有某种阶段性优势, 但是在国际竞争中, 这种规模和实力是不堪一击的, 即使是国内竞争,发展的不经济性也会逐步显现。随着国际巨头对中国市场的实质性进入, 国内企业的规模劣势、成本劣势、技术与硏发劣势、品牌劣势、市场控制劣势、 管理 水平劣 势等等就会慢慢成为发展的瓶颈与致命障碍。 盲目上马的小型汽车项目、 品牌形象差的汽车 项目、 相同品牌的重复项目、低水平维持的老化项目、市场定位不准的边缘项目、

15、优势企业 的正面竞争项目等,必然步入整合的路子。整合需要科学地协调各个地方政府的利益,整 合可以有机地扩大规模, 整合可以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整合是汽车行业 发展的国际规律。 汽车业发展的并购整合风暴即将来临, 汽车产业发展的行业集中即将来临。 目前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上升期,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拓展期, 这个时期还可以维持 2-4 年,但是, 2-4 年外资企业完成市场布局,中国汽车市场步入发展正轨后,资本集 中、 寡头竞争不可避免。 一些企业一方面应付目前市场发展变化, 另一方面未雨绸缪从战略 上思考未来市场生存大计,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经营战略方面:汽车行业企

16、业经营 问题, 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未来的企业经营中,必须解决好如下问题:一是产业价值 链比较优势与优势选择问题。 不是所有企业在汽车产业价值链中都具有比较优势, 也不是具 有某些比较优势就整理提供可以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要解决好自身优势、 市场差别化及空间 与潜力、 车型产品组合选择等方面的战略策略一体化问题。 二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协调发展问 题。 目前市场的井喷现象对于任何企业来讲都是诱人的, 作为利益追逐无可厚非, 但是为了 追逐短期利益, 忽视或者放弃了中远期战略计划的稳步推近, 是十分危险的。 立足于长远品 牌化发展, 必须把短期逐利与长期科学发展的关系处理好, 落实在每一个年度的具体经营计 划与策略实施过程中。 三是与国外厂商的竞合问题, 以及合资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