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督系统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4722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督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后督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后督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后督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后督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督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督系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档案管理及稽核系统总体建设任务包括: 通过扫描方式,实现纸质会计凭证影像的采集。采用OCR技术,自动识别记账凭证要素并辅以人工确认的方式,建立传票影像和流水的精确索引或粗索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监督质量和效率。 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实现会计凭证、流水账、明细账、总账、登记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的无纸化存储及其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强大、灵活的查询功能。对已经建立精确索引的传票影像,提供按流水交易要素进行精确查询,并可进行关联查询。没有建立精确索引的传票影像,提供预约查询,并在查询完成后自动建立精确索引。 通过科学手段,达到事后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全面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商业银行各项业务

2、的重点监督、抽样监督,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通过统计和分析,实现监督自动化,最大限度提高监督的效率和降低人为差错。在勾对、监督的过程中,系统自动分捡重点业务,监督监督点及发现的差错信息,通过网络自动发送到各相关部门,进行差错的查询、查复处理等管理,建立多方位网络信息系统,为商业银行管理现代化提供网络化支持。 通过流水导入等方式,建立事后风险预警系统。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自动通过对各种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提取符合风险预警规则的业务信息,由监督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和跟踪。 风险预警的内容包括:柜员管理监控、储蓄业务重点监控、对公业务重点监控、银行卡业务监控、自助业务及通存通兑业务监控、住房公积

3、金及住房维修资金业务监控、内部账户使用监控、特殊业务监控、重要空白凭证及有价单证使用监控、反洗钱监控等。(可选) 促进商业银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银监会的监管要求和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原则。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证其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强化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内控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在出现业务创新、机构重组及新设等重大变化时,促进商业银行及时有效地评价和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业务处理流程1. 说明:2. 系统批量导入的业务数据不仅限于核心业务系统产生的相关数据,也可支持信贷管理系统、国际结算系统等系统所产生的数据。3. 实时数据和次日批量业务数据的获取

4、,可以支持文本、直联数据仓库的多种方式的导入。4. 数据导入的方式一般采用定时自动触发完成。5. 系统不对网点批量扫描录入的时间、次数作限制,可以由网点根据本机构具体的业务量、扫描仪设备、人员配备等情况自行确定。6. 系统的扫描录入模块支持市场上绝大部分品牌、型号的扫描仪设备。7. 扫描批次以柜员为单位。每个柜员的凭证可以以一个批次或多个批次进行扫描。8. 系统自动对扫描后的影像信息进行OCR识别,并利用识别后的票据要素自动进行流水勾对。9. 对于在识别录入过程中未能正确识别和勾对的业务,系统自动提交给人工补录工作站,进行人工干预。10. 对于需要进行人工补录的业务或需要进行重点监督的业务,系

5、统显示凭证影像,并提示操作员输入凭证要素。系统根据票据要素自动进行流水勾对。11. 系统根据预先设置的重点监督模型与风险预警模型,进行重点监督与风险预警。12. 当待监督网点的所有柜员的业务监督完成之后,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网点日终处理,设置网点完成标志,生成前台柜员业务量和差错统计信息,对差错进行发布等。13. 系统自动根据存储策略按照不同的存储设备的要求对凭证影像和数据进行存储。14. 前台网点柜员或机构需要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差错进行查询和回复处理。系统模块介绍:整体系统软件架构 系统的软件架构为四层结构:影像平台、基础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应用展现层。 影像平台: 影像平台分为影像组件和内容管

6、理两大部分,内容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支持业界主流的商业关系数据库(ORACLE、DB2、SYBASE、INFORMIX、SQLServer等)、非商业关系数据库(MYSQL);本系统数据库采用行里已有数据库。 存储设备系统支持磁盘阵列、CD/DVD光盘库、MO光盘库、磁带库、NAS、SAN、Centera等多种存储平台。 利用影像平台的组件实现会计凭证的采集处理。影像采集软件可以调用柯达、富士通、松下、中晶品牌的扫描仪设备。 基础服务层: 完成应用处理层与数据存储层之间的联系,包括数据服务、文件服务、WEB服务等;WEB服务遵循J2EE标准,支持WebLogic,WebSphere,TOMCAT、

7、JBOSS等中间件灵活部署。 应用服务层: 实现动态配置系统各类模型和后台业务处理,包括任务分发和流程控制、业务数据侦听及提取、数据归档及存储管理、重点监督/再监督、风险预警、影像传输/识别、系统管理等。 支持重点业务监督和风险预警的可扩展性。 应用展现层: 包括数据采集、业务处理、数据展现。数据采集完成对各业务凭证的扫描和流水等相关数据的导入;业务处理利用图像处理、OCR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完成影像处理/压缩、人工补录、流水勾兑、重点监督/再监督、预警信息处理、差错管理等具体业务的前台处理;信息展现是为用户提供各种查询和统计功能,主要的展现内容包括影像信息、监督信息、预警信息、差错信息、报表信息

8、等。系统物理结构系统逻辑上划分三个中心:l 数据中心l 数据中心集中存储业务数据和影像数据;部署存储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影像文件服务器、预警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集中存储系统配置信息和业务数据;存储设备提供对影像文件的存储管理,影像文件服务器提供影像数据的存储管理,预警服务器提供预警数据的处理,应用服务器部署系统应用服务。在业务处理完成后将所有数据通过接口归档到商业银行的档案管理系统集中存储管理。l 监督中心l 建立集中的监督中心,集中完成辖内凭证影像的处理和监督。监督中心的工作是完成所有的凭证监督,监督中心部署的设备主要以方便业务监督与预警监控工作为目的,包括人工处理、差错管理、预

9、警处理、重点监督等工作站;管理方面配置了专门的系统管理和模型配置工作站来方便系统管理员的管理工作。l 网点l 网点一般负责设置查询工作站及差错回复工作站,另外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县域支行)可设立影像采集点负责完成本网点凭证影像的采集;采集的影像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督中心。注:扫描中心或影像采集点与监督中心的网络带宽应满足在监督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凭证影像数据的传输。系统的业务处理模式系统的业务处理模式采用集中加分散模式。即通过设置适当数量的集中采集点和多个分散采集点进行纸质会计档案的扫描和质检;对于业务流水与会计凭证关键要素的自动勾对、补录及重点业务监控、重点账户(交易)风险预警等工作,日终由集中采

10、集点(或集中采集点与分散采集点一同)将会计档案电子影像和精确索引传送至分行或指定的存储点进行集中存储。 采集点是指通过扫描仪扫描的方式,实现会计档案影像采集的机构,可设置于网点、支行、分行。 稽核点是指采用OCR技术自动识别方式,实现账务核算系统业务流水与会计凭证要素自动勾对的机构,可设置于支行、分行。 存储点是指将会计档案影像信息及账务数据集中存储于海量存储设备并进行管理的机构,设置于分行。 查询点是指经过授权查询、打印会计档案电子影像的机构和部门,可设置于营业网点、支行分行。软件最终实现目标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合的监督模式,市区支行集中传票扫描采集数据,县域支行自行对传票扫描,将扫描数据传到

11、后监督中心。 通过缩微扫描,实现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的电子化采集、存储、查询,实现无纸化管理,对外提供统一的查询服务,从而达到业务数据共享、统一管理。同时考虑到业务的发展,预留其他业务接口。 对核心账务的流水账、明细账、总账和登记薄导入事后监督系统,作为日常监督的基础数据,实现前后台流水勾对、账务监督。 系统自动分捡重点业务,参数化设置监控点及时发现差错信息,各相关部门通过网络进行差错的查询、查复处理和监控管理,建立多方位网络信息系统,为银行管理现代化提供网络化支持。 通过有针对性的风险预警模型进行前台操作风险预警。 实现对差错情况、监督业务量、监督员工作情况等方面具有数据的综合整理,具有统计、查询和打印功能。 对凭证的采集、OCR自动处理、人工确认、差错处理、系统管理、存储归档、查询等功能进行整合,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一体化、自动化、规范化流程。紧密结合业务流程的需求,减少纸质凭证的流转,实现作业过程的合理分配。 前台增加新业务品种和票据种类,通过参数化配置即可实现业务监督和电子档案管理,不用修改任何应用程序;增加新的重点监督规则,通过配置即可实现,做到业务扩展零维护。请看下集! 系统详细功能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