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柯茂林-(2)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411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30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咨询心理学柯茂林-(2)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咨询心理学柯茂林-(2)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咨询心理学柯茂林-(2)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咨询心理学柯茂林-(2)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咨询心理学柯茂林-(2)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咨询心理学柯茂林-(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咨询心理学柯茂林-(2)(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心理学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 测验编制及施测部分一、编制操作测验有四条原则。 1、明确所要测量的目标,并将其操作化; 2、尽量选择真实性程度较高的项目; 3、指导语要简明扼要; 4、制订评分标准,确定计分方法。二、对被试的指导语一般由以下内容组成:1如何选择反应形式(划“”、口答、书写等);2如何记录这些反应(答卷纸、录音、录像等);3时间限制(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不受时限限制,最高作为测验中,时限需要考虑);4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操作(是否允许猜测等);5例题;6有时告知被试测验目的。三、测验分数的综合分析。(一)应根据心理测验的特点进行分析。 应该永远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

2、确定的点。如在韦氏智力测验中,通常是用测得的IQ值加减 5 (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判断IQ值的波动范围。(二)不能把分数绝对化,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1为了能对测验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必须将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考虑在内。 2测验情境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为了对测验分数做出确切的解释,只有常模资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资料。在解释测验分数时,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匹配的情境中获得的资料。(四)对于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用相同的标准分数作等值的基础,此种方法叫线性等值。四、反应定势。反应定势亦称反应风格,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

3、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几种常见的反应定势: 一)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二)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在编制是非题时,“是”“否”题大致相等或答“否”题略多,是控制肯定定势的有效方法。三)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正确答案的位置在整个测验中出现在各位置的概率相等,就可以控制这种位置定势。四)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在编制测验时,只要我们尽量使选项的长度一致,就不难避免这类问题。五)猜测的反应定势。五、测验的目标分析。测验的目标(目标分析)分三种情况:(一)工作分析。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是确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为可以使要预测的活动达到成功

4、; 第二是建立衡量被试是否成功的标准。 (二)对特定概念下定义。(三)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六、编制及施测部分其他要点。在测量成就、智力和能力倾向等变量时,只有被试动机强烈,才可能尽力回答,取得好成绩;适度的焦虑会使人的兴奋性提高,注意力增强,提高反应速度,从而提高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 应试技巧:“测验油子”-能觉察出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的细小差别,懂得合理分配测验时间,而且常常是各种题型都见过。为使评分尽可能客观,有三点要求:1及时而清楚地记录反应情况;2要有一张标准答案或正确反应的表格,即记分键;3将被试的反应和记分键比较,对反应进行分类。一般地说,测验的用途可分:显示性测

5、验和预测性测验。测验题目的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一)已出版的标准测验;(二)理论和专家的经验;(三)临床观察和记录。测验题目分为两大类:提供型和选择型题目。测验题目两种常见的排列方式: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2009年5月卷一考题:106、测题常见的排列方式有(AC)。(A)并列直进式 (B)公共汽车式(C)混合螺旋式(D)专列式2008年5月卷一考题:106、测验题目常见的排列方式有( AC )。(A)并列直进式 (B)专列式(C)混合螺旋式 (D)公共汽车式第二部分 心理测量学简论一、测量三个主要元素。测量三个主要的元素:(1)事物;(2)数字;(3)法则。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

6、一属性的量,具有区分性,序列性或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由于心理现象不能直接测量,我们要测量的实际是心理现象的外显行为心理测量往往是对少数经过慎重选择的行为标本进行观察,来间接推知受测者的心理特征。2009年5月卷一考题:91、测量所用数字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即具有(ABCD)(A)区分性(B)等级性(C)等距性(D)可加性2008年11月卷一考题:108测量的主要元素包括( ABC )。(A)事物 (B)数字 (C)法则 (D)描述二、测量的要素。测量的要素包括参照点和单位。参照点包括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单位应:1 有确定的定义,不能有不同理解;2 有相等的价值,相邻单位间差距相等。心理测量多

7、采用人为标定的零点. 心理测量的单位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三、四种测量量表。斯蒂文斯(SSStevens)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命名量表只能对事物进行分类,具有区分性。顺序量表能把事物分等,具有等级性。大小关系,数值之间不能加减运算,如比赛排名。等距量表能把事物作等距的分等,具有等距性。不但有大小关系,可相互加减,但因没有绝对的零点,所以不能乘除,如摄氏温度。 等比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所得数值可做加减乘除。如体重,身高。心理测量一般在顺序量表中进行,原因在于:1 人的智力,性格,兴趣,态度等,绝对零点难以确定; 2 心理测量

8、中,相等单位很难获得。2009年11月卷一考题:55、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 C )。(A)相等单位(B)绝对零点(C)等级(D)可以做四则运算2009年5月卷一考题:118、等距量表中的数值可以进行(AB)运算。(A)加(B)减(C)乘(D)除2008年5月卷一考题:53、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 B )。(A)相等单位 (B)等级(C)绝对零点 (D)等比四、心理测验的性质。1、间接性:通过外显行为来推论心理特质。2、相对性:对人的行为作比较没有绝对标准 ,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3、客观性:测验的标准化。2008年11月卷一考题:107心理测验具有( BCD )。(A)外显性 (B)间

9、接性 (C)相对性 (D)客观性五、测验的分类。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2.按测验方式分类:个别测验(个别测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心理测验形式);团体测验。3按测验材料分类:文字测验(纸笔测验);操作测验。4.按测验的严谨程度分类:客观测验;投射测验。5.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目前,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大致有这样三类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心理评定测验。2009年11月卷一考题:91、按测验的功能,可将测验分为( ABC )。(A)智力测验(B)特殊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投射测验2009年11月卷一考题:118、按测验材料的性质

10、,可将测验分为( AD )。(A)文字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C)智力测验(D)操作测验2008年11月卷一考题:106按测验的方式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CD )。(A)操作测验 (B)文字测验 (C)个别测验 (D)团体测验六、测验观。正确的测验观包括:1 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2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错误的测验观包括:1 测验万能论; 2 测验无用论; 3 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七、心理测量学的历史。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1提出人的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2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

11、测量差异的方法,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3也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4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他的学生皮尔逊创立积差相关法)。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中。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量,并认为心理测验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法国心理学家比内1905年与助手西蒙编制了第一个智力测验-比内西蒙智力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极力主张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辨别和发现智力落后的儿童。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文章中介绍了一个包括30个项目的量表。科学的心理测验则是工业革命成功后的19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的。2

12、0世纪以后,心理测验的几个发展:操作测验的发展,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人格测验的发展。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我国心理测验大约源于1914年前后.近些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测验本土化。2009年11月卷一考题:75、编制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的学者是( B )。(A)高尔登(B)比内(C)卡特尔(D)奥蒂斯第三部分 测验的常模一、常模的选择。常模的选择包括:1 确定一般总体;2 确定目标总体;3 确定样本。常模团体: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常模团体的条件包括:1群体构成的明确界

13、定;2对群体具有代表性;3样本量大小要适当;4具有新近性。无论是测验编制者还是使用者,主要关心的是常模团体的成员。2010年5月卷一考题:56、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叫做(B)。(A)团体 (B)常模团体 (C)样本 (D)受测人群2008年11月卷一考题:55取样是指从( C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A)总体 (B)群体 (C)目标人群 (D)样本二、样本的选择。选择样本从四个方面考虑:大小适当,实用,经济,减小误差。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人,则需要100%的样本。总体数目大,相应的样本要大,一般最低不少于30或100人。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

14、000人为宜。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2008年5月卷一考题:54、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不小于( D )。(A)100或500 (B)800或1000(C)20或25 (D)30或100三、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按照随机表顺序选择样本。2、系统抽样。总体数目为N,若要选择1/K的被试作为样本,则选择每K个人来构成样本。第一个第K个人从哪里数起是随机的。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也无等级结构存在。3、分组抽样。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且群体有多样性,可将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随机抽样。4、分层抽样。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分成若干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包括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抽样。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是分层抽样方法.2010年5月卷一考题:92、抽样的方法一般包括(ABCD)。(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 (C)分组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