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1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0653938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1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1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1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1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1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1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1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部分(湖北 湖南 福建 安徽 江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 B、2 C、3.2 D、4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

2、形的图是(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

3、(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r B、1.5r C、2r 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 、v3 、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v1 B、

4、v2 C、v3 D、v4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力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力在此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侧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A、n=1,13.22 eV E13.32 eVB、n=2,13.22 eV E13.32 eVC、n=1,12.75 eV E13.06 eVD、n=2,12.75 eV E13.06 Ev20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

5、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4V B、8V C、12V D、24V21如图所示,LOOL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两个角LOO和OOL均为450。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OO的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l/v为单位)( )非选择题 共10小题,共174分22(17分)实验题:(1)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 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

6、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 钮或 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 钮置于 位置,然后调节 钮。(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0,0x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出有一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周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xa的区域中

7、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1答案解析14:B 解析:由题意可以得到g=1.6g;由黄金代换GM=gR2可以得到解得R=2R15:A 解析:由振动图像得到原点处的质点在y正半轴向下运动,由于向负x轴传播,所以只有A选项正确.16:AC 解析: 由于两种状态下压强相等,所以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里气体分子对活塞的总冲量肯定相等;由于b状态的温度比a状态的温度要高,所以分子的平均动量增大,因为总冲量保持不变,所以b状态单位时间内冲到活塞的分子数肯

8、定比a状态要少.17:C 解析:如图所示,光线射到A或B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而后由几何关系得到第二次到达界面的时候垂直打出.O点为ABC的重心,设EC=x,则由几何关系得到: .解得光斑半径x=2r18:C 解析 ,选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分别得到对于A图: 对于B图: 对于C图: 对于D图: 综合四个选项得到最大19:AD 解析: 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n=2到n=4,由于是电子轰击,所以电子的能量必须满足13.6-0.85E13.6-0.54,故D选项正确;第二种可能是n=5到n=6,电子能量必须满足13.6-0.38E13.6-0.28,故A选项正确20:B 解析:运用一个

9、结论: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一族平行线上等距离的两点的电势差相等,所以Uab=Ucd,所以c点电势为8v;:D解析:由初始位置可得,切割的有效长度在逐渐变大,且为逆时针,所以BD中选一个,由于BD两项中第2秒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在第3秒内,线框已经有部分出上面磁场,切割的有效长度在减少,且为顺时针方向,所以只有D选项是正确的.22(1)竖直位移或 衰减或衰减调节 y增益 扫描范围 1k挡位 扫描微调 (2)P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N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假设为 t,则有 小球2碰撞前静止,即OP

10、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的质量有关23. 解:(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vt/2=13.5将v=9代入得到:t=3s,再有 v=at解得:a=3m/s2(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则:s=at2/2 代入数据得到 s=13.5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24.解:设:小球m的摆线长度为l小球m在下落过程中与M相碰之前满足机械能守恒: m和M碰撞过程满足: 联立 得: 说明小球被反弹,而后小球又以反弹速度和小球M发生碰撞,满足: 解得: 整理得: 所以: 而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速度满足: 联立 代入数据解得,当n=2时,当n=3时, 所以,最多碰撞3次25 解:对于y轴上的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1所示:带电粒子的轨迹和x=a相切,此时r=a,y轴上的最高点为y=2r=2a ;对于 x轴上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2所示:左边界的极限情况还是和x=a相切,此刻,带电粒子在右边的轨迹是个圆,由几何知识得到在x轴上的坐标为x=2a;速度最大的粒子是如图2中的实线,又两段圆弧组成,圆心分别是c和c 由对称性得到 c在 x轴上,设在左右两部分磁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和t2,满足 解得 由数学关系得到: 代入数据得到: 所以在x 轴上的范围是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