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0648159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理(10年上海卷文综)13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答案:A(10年上海卷地理) (六)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答案:B1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2、 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 B C D答案:C 16.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秦腔 窑洞 评剧 吊脚楼A. B C D.答案:A(10年海南卷地理)22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 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10分)【答案】22答案要点: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3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4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屋内温度。(3分)(10年北京卷文综第5题

3、)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A和B和C和D和【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密度,以及我国区域独立人口分布特征,难度适中。【解题思路】所谓人口密度就是指单位面积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我国新疆因地势内陆,气候干燥,人口相对较少,而我国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地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股A正确。(10年四川卷文综第5-7题)图3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5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 风蚀谷 B. 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4、6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7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答案:5.D 6.A 7.B解析:5.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为台湾,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跃,地震频繁,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属于地震造成的断层谷。6.根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可以判断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因为西侧河流较长,东侧河流短促。7.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台湾河流众多,

5、但是比较短促,不便于发展内河航运;海岸线曲折。利于建港口;处于迎风坡降水多,光照差,不利于晒盐。(10年四川卷文综第1-2题)图l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l2题。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2.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 是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答案:1.C 2.D解析:根据四川的能源生产结构判断天然气比重在四省中突出,同时拥有煤炭和水电判断为四

6、川,原油比重占主导地位判断为黑龙江,煤炭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判断为甘肃,原煤占比重最大为河北。1.原煤、原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A错,只有水电是清洁能源,比重很小B错,原煤、原油、天然气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对,煤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会增加酸雨的危害D错2.根据判断结论为四川,综合比较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是正确的。(10年安徽卷文综第25-26题)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显示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2526题。25“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错断

7、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26.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答案】25.C26.A【解析】25.此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貌。渭河平原为断裂陷落的地堑。26.此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们为了要开垦荒地,增加耕地,大量破坏了植被,使得古长安“陆海”不复存在(10年广东卷文综第3题)3.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A. 冰雪融水增加 B. 冻土面积扩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发增加【答案】A

8、解析:色林错湖面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上高山冰雪融水增加而导致水位上升。故选A. 冰雪融水增加(10年广东卷文综第5,6题)读“2006年我国水费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5.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数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大,故选C。 6.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小,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

9、的比重明显偏大,故选B。(10年福建卷文综第7题)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1所示。完成78题。7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住于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7.C解析:7.此题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提到的旱地,可以判断该三角洲位于黄河。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C图符合。(10年重庆卷文综第36题)第二部分(综合题)36.(36分)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表3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16分)并指出在此气候条

10、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2分)(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10分)(3)根据表3,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8分)表3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地区6岁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人口比周()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中药材播种面积(万公顷)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产量(万吨)甲省10.9224.983.681.37全国19.9746.4396.07112.89【答案】(1)主要气候特征: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东部高原地形,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小;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

11、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2)原材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民族传统方药丰富;靠近国际国内市场;优惠的政策。(3)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解析】(1)考查区域地理特征。根据图中经纬线和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出该省为云南。云南南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大部分为亚热带,纬度位置较低,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雨热同期;东部属于云贵高原,西部属于横断山区。(2)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影响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原材料、土地、劳动力、市场、政策

12、等。(10年安徽卷文综第34题)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

13、,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解析】(1)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入海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不断沉积形成陆地。所以该区域陆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向东北方向扩展;由于泥沙不断在增加

14、,所以延伸速度越来越快。(2)考查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容易受到暴雨、洪涝等灾害的影响。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考查黄土高原国土整治。针对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生产结构等。(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37题)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