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38622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稿)国家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办公室二七年目 次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35 准备工作86 资料补充调查97 农用地理论产能核算108 农用地可实现产能核算129 农用地实际产能核算1510 区域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评价1611 县级成果1712 省级成果1813 成果验收2014 成果更新2215 成果归档与应用22附录A(规范性附录) 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调查表23附录B(规范性附录) 农用地产能核算过程表25附录C(规范性附录) 农用地产能核算结果表27附录D(规范性附录) 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编写参考提纲30附录E

2、(规范性附录) 农用地产能核算数据库表格格式33农 用 地 产 能 核 算 技 术 规 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的目的、任务、对象、原则、内容、程序、方法、成果要求、成果检查验收、成果更新和应用以及档案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县级行政区内现有农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不适用于自然保护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林地、草地及其他农用地。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3、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农用地本标准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及其他农用地。3.2 农用地等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等别。3.3 基准作物是标准粮换算的基准,指全国比较普遍的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按照不同区域生长季节的不同,进一步区分的春小麦、冬小麦、

4、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早稻和晚稻等7种粮食作物。3.4 指定作物指行政区所属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中所涉及的作物。见农用地分等规程附录B。3.5 标准粮产量标准粮产量是农用地分等确定的以国家指定的基准作物产量为基准,其他指定作物的产量用标准粮换算系数换算得到的产量。3.6 标准粮换算系数以国家指定的基准作物为基础,基准作物单位面积实际产量与当地各种指定作物单位面积实际产量的比值。3.7 因素指标区对区域内决定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各种因素和因素组合,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划分的区域,是区别于其它指标区的最小单元。因素指标区见农用地分等规程附录B,表B.1全国标准耕作制度分区表。3.8 标准耕作制

5、度在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由于各地养地方式难以统一,因此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标准耕作制度见农用地分等规程附录B,表B.2全国部分省(市)标准耕作制度速查表。3.9 光温生产潜力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充分保证,水分、CO2供应充足,其它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理想作物群体在当地光、热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3.10 气候生产潜力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充分保证,其它环境因素均处于最适状态时,在当地实际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条件下,农作物

6、群体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即在光温生产潜力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降水的限制作用后,农作物的理论产量。3.11 农用地产能农用地产能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下所形成的农用地生产能力,分为农用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3个层次。农用地产能核算的最终结果为农用地不同等别层次产能的标准粮单产和总产。3.11.1 农用地理论产能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充分保证,光、热、水、土等环境因素均处于最优状态,技术因素所决定的农作物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3.11.2 农用地可实现产能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基本保证,光、热、水、土等环境因素均处于正常状态、技术条件可以满足,由政策、投入等因素决定的正常

7、年景下农作物能够获得的最高产量。3.11.3 农用地实际产能农用地实际产能是指目前已经实现的产能,即某年农作物已经达到的平均产量。3.12 区域产能区域产能是指各级行政区(省、市、县、乡)或跨行政区(流域、地区、经济区、自然区等)内农用地产能。3.13 标准样地在一定的栽培管理技术条件下,区域内农作物产量水平最高的若干农用地分等单元。一般情况下,标准样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最好,它们在本区域内所处位置的气候、地形、土壤、灌溉与排水等条件的综合特征最优。3.14 农用地利用强度农用地利用强度包括理论利用强度和可实现利用强度。理论利用强度反映农业科技利用的水平,数值上等于可实现单产与理论单产的比值。可实

8、现利用强度反映目前农用地可实现生产能力的发挥程度,数值上等于实际单产与可实现单产的比值。3.15 农用地利用潜力农用地利用潜力包括理论利用潜力和可实现利用潜力。理论利用潜力反映农用地远景生产潜力,数值上等于理论单产与可实现单产的差值。可实现利用潜力反映农用地近景生产潜力,数值上等于可实现单产与实际单产的差值。4 总则4.1 目的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科学评价我国不同区域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分析评价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为农用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科学编制土地规划、开展土地整理、耕地保护和动态监测、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提供技术支撑。4.2 任务4.2.1 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上,

9、通过开展农用地产能核算,摸清我国不同区域农用地产能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4.2.2 通过区域间农用地产能的对比分析,反映区域性产能的分布状况,为战略性、区域性土地资源宏观调控提供依据。4.2.3 进行不同层次产能比较分析,反映因农用地自然质量状况、利用水平差异等造成的农用地在产能上表现出的差异。通过对农用地理论产能与可实现产能的比较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科技利用潜力。通过对农用地可实现产能与实际产能的比较分析,可以正确评价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集约节约用地、制定增产措施等提供技术支撑。4.3 工作对象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工作对象是县级行政区域内现有农

10、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不包括自然保护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4.4 原则4.4.1 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的原则农用地分等划分了不同尺度的土地质量相对差异,构建了全国农用地系统内部相对差异的梯级体系;农用地产能核算则要把每个梯级的绝对值水平精确地核算出来,因此,农用地产能核算要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以保证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现实性和可比性。4.4.2 综合分析原则农用地产能是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用地产能核算要综合分析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产能的影响与作用。4.4.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农用地产能核算应以定量分析为主,对现阶

11、段难以定量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必要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结果可用于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的调整和确定工作中,以提高成果的精度。4.4.4区域差异性原则农用地产能是土地质量和利用水平的客观体现,质量越好的土地,产能越高,反之亦然。农用地分等工作分别对农用地的自然质量、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客观地反映了农用地质量的区域差异,因此产能核算要充分体现出农用地产能的自然差异、利用差异及其区域差异。4.5 工作内容产能核算工作包括下列内容:a) 工作准备,编写任务书;b) 农用地分等资料整理;c) 收集资料与外业补充调查;d) 农用地分等单元产能测算;e) 区域农用地产能测算; f) 区域农用地利用强度

12、和潜力评价;g) 编写成果报告;h) 成果验收;i) 成果归档、更新与应用。 4.6 技术工作组织技术工作组织包括三个层次:a) 国土资源部负责统一编制全国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并进行全国成果汇总等;b)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各县(市)农用地产能核算,并进行省级成果汇总等; c) 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基础数据、图件等资料的收集与外业补充调查等。4.7 技术方法与步骤4.7.1 技术方法全国统一采用基于农用地分等的方法,即在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补充调查所需资料,核算农用地不同层次和不同区域的产能。4.7.2 工作步骤a)农用地分等资料整理;b)收集资料与外业补充调查

13、;c)农用地产能核算数据库建立;d)理论产能核算;e)可实现产能核算;f)实际产能核算;g)核算结果评价与检验;h)区域土地利用强度与潜力评价;i)成果整理与验收。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流程见图1。省实际单产省实际总产县(市)实际单产县(市)实际总产乡(镇)实际总产乡(镇)实际单产农业统计年鉴或统计报表核算指定作物标准粮实际单产乡(镇)农作物单产统计村可实现总产村可实现单产省等别可实现单产省可实现单产省等别可实现总产省可实现总产县(市)可实现单产乡(镇)可实现单产县(市)可实现总产乡(镇)可实现总产核算分等单元可实现总产建立样本产量与相应利用等指数数学模型抽样分等单元利用等指数整理抽样分等单元作物

14、产量调查把所有分等单元的利用等指数代入关系式核算分等单元可实现单产专家咨询调查审定品种区试产量调查村理论总产村理论单产省等别理论单产省理论单产省等别理论总产省理论总产县(市)理论单产乡(镇)理论单产县(市)理论总产乡(镇)理论总产核算分等单元理论总产建立样本产量与相应自然质量等指数数学模型作物理论样本产量调查分等单元自然质量等指数整理把所有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代入关系式核算分等单元理论单产 农用地分等资料整理收集资料与外业补充调查农用地产能核算数据库建立可实现样本产量调查指定作物实际产量调查分等单元自然质量等指数整理分等单元利用等指数整理理论样本产量调查分等单元自然质量等指数与理论样本调查产量抽样分等单元利用等指数与可实现样本调查产量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模型评价与选择理论产能核算可实现产能核算实际产能核算产能核算结果评价与检验区域土地利用强度与潜力评价成果编绘成果验收文字成果图件成果数据表格成果数据库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