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633744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城市环境管理 2014.11.16,环境问题是城市问题的主题和核心。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阶段,主要是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环境污染的问题日渐显露;随着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达和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生活在不受污染的自然环境中。在各国城市,环境管理已经或将要成为城市政府的最重要职能。,城市环境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城市环境管理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例如,1973年美国环保局邀请城市管理协会为其做地方环境质量调查。 1974年日本制定了国土利用计划法和全国的国土利用规划,并把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之中。 我国也是在20世纪7

2、0年代开始从城市污染源调查和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入手进行城市环境管理,到1979年成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以管促治。管治结合”的方针,使城市环境管理走上综合防治的轨道。 自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人们对城市环境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管理也逐渐由单纯的环境污染控制转向综合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城市,第一节 城市环境的涵义与特征 (一)城市环境 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的人工环境。 城市的自然环境又称城市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包括矿产资源)、地貌(地

3、形)、土地与土壤、水文、气候与大气、生物(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 城市的人工环境是指由人工建造的或由人类活动形成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各种人工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市场设施(包括商店、酒店、广告和营业性娱乐设施等)、生活设施(住房及相关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和基础设施(公共场所和建筑物、道路和交通设施、供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供气设施、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福利性娱乐设施等)。,(二) 城市环境的内涵 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的城市环境在内涵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人口的聚集改变自然环境 2、经济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是人

4、类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工业发展产生的污染物导致环境恶化。 3、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三)城市环境的相关概念 1、环境容量:指在人类健康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是考察污染是否发生的重要标志。 2、环境污染:指自然环境要素中,混入对人体有害、破坏自然生态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并达到一定的程度、超出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的现象。或者说,环境污染是由于有害物质或非物质形式的积累超过了环境容量的结果。3、环境质量:指自然环境构成的诸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之一,或环境整体受到污染的程度。 4、环境保护:指采取各种方法保护环境,使之适合于人

5、类的生存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实现。它包括两部分的工作,一是防止污染的发生和过度积累;二是对已经受到污染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以恢复或重建城市环境。,二、城市环境的特征 (1)复合性城市环境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一人工复合环境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高度融合是城市环境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自然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础,但人工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主体。 (2)人为性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的环境 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人不但创造了城市的人工环境,而且剧烈地改变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因此“以人为本”是城市环境的根本宗旨。,(3)开放性城市环境是一个高度开放性的环境系统 每一个城市都在不断地与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进行着

6、大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输入原材料、能源,输出产品和废弃物。因此,城市环境的状况,不仅仅是自身原有基础的演化,而且深受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的影响。 (4)更高的脆弱性 城市环境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城市的环境问题种类繁多,而且日益严重。自然调节能力弱,主要靠人工活动进行调节。各影响因素的连锁反应。,三、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污染的严峻现实,城市环境污染,一般特指由于人们的行为的因素使城市环境系统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不良变化,扰乱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分解污染、自我净化的能力,使城市环境不断劣化的状态和过程。 具体地说,由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和

7、土壤的污染,超出了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环境的机能,达到了致害程度;生物界的生态系统遭到扰乱和破坏,切无法再生或无法取代的资源被滥采滥用;由于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地面沉降和景观破坏等造成的对环境和人类的损害,都称为城市环境污染。,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密集的场所,也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城市环境往往处于高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 城市的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按受污染的领域范围可分为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地污染,声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按污染物质可分为气体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波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按污染的性质和作用方式可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

8、污染和生活污染。由这些环境污染所引发的各种问题称为环境问题。,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 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入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含硫化合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 悬浮颗粒物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建筑扬尘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直径小于100微米以下的所有颗粒称悬浮颗粒物。 城市大气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和机动车对煤和石油的大量消耗,其中直接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特别是由汽车和工业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化氢,经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生成一种毒性很大的浅蓝色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细颗粒物又称细

9、粒、细颗粒、PM2.5。 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

10、盐(Na+)等。,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 自然源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植物花粉、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人为源 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 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2、水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和各种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即排入周围环境,就会造成对环境、特别是城市水环境的污染。这些污

11、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不仅破坏水域生态系统,造成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或绝迹,而且直接威胁着人们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城市的水环境包括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地表水环境首当其冲受到污染,污水的长期下渗使地下水环境也遭到污染。另外,大气降水的污染也不可忽视,一方面有时降水(如酸雨)本身即已是污水;另一方面降水会把空中和地表的污物冲刷到水体中。因此,降水实际上就把大气污染和地面污染的一部分转移到水环境中。,3、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认为无用而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主要包括工矿业固体废物、建筑废物、生活垃圾、水底和管道污泥以及废水处理渣等,城市处理固体废物的主要办法是

12、露天堆放。 在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工矿业废物和建筑废物产生集中,成分单纯,还比较易于处理;而城市生活垃圾由于其发生源极其分散,成分也非常复杂,处理就相当困难。许多城市对生活垃圾采取简单的填埋,虽然能解决一时的困难,但对生态环境存在很大的潜在威胁。因此,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城市环境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也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4、噪声污染 广义上说,噪声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因此噪声既具有绝对的意义,也具有相对的意义。噪声已成为污染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其发生源来讲,城市的噪声污染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业噪声、商业和娱乐场所噪声、家庭生活噪声等。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噪声处于中等污染

13、程度。据年国家环保部门统计,在受监测的49个城市道路中,声级超过70分贝的占监测总长度的54.9。,5、电磁波污染 近些年,随着各种现代化的无线通讯、广播、电视、监测、遥控等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电磁波的污染已经引起许多人士的关注。但是由于电磁波无形、无声、无味,其存在不易被人察觉,其危害也不能直接显现,因此电磁波污染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电磁污染的危害是极大的。 此外,近些年来,城市光污染也在呈增加趋势。目前,各大城市实行“让城市亮起来”工程,闪烁的霓红灯在美化城市形象的同时,也给日益增多的夜间工作、娱乐的居民带来了无形的伤害。,6、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城市近郊区环境的污染上。土壤

14、的污染源包括滥施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废渣,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据1997年统计,全国有1 000万公顷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全部耕地的10.5%。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尤其是特大城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地区,土壤污染问题不断加重,污染了的城郊土地在为城市生产和提供蔬菜、瓜果、牛奶等副食品时,食物安全性没有了保障,反过来危及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四、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低,不考虑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任意排放污染物。其结果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环境

15、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排污的内在冲动,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公共环境极易出现无人照管的“公地悲剧”。政府可以通过向企业和居民征收排污费和环卫费,用以治理污染;或是由政府出面协调,将污染的外部性予以内部化。但在现实中,仅靠政府来治理污染显然是不够的,将公共环境交由企业或个人处理还有诸多问题,排污费的收取标准和使用机制还不完备,环卫公司政企分开的市场化改革推进困难,尤其是一些纯粹公益性的污染治理项目仍需依赖并不充足的公共财政。,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中国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仍十分低下,真正符合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2

16、5%左右。处理垃圾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令管理者更为头痛的是,环卫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全国每年投入的资金近400亿,这笔巨大的投资相当于全国每年开采黄金的总产量的价值。在这笔资金中,垃圾处理队伍(其中包括近10%的退休人员)的工资费用占了约70%,其余才是购置设备的费用。这对于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污染处理来说远远不够。 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科技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够“包治百病”。治污之重不在于“治”,而在于“防”。“治”是治标,“防”才是治本。这个“防”靠的正是城市公众(企业、居民)自觉自愿地维护公共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但我们看到的是,诸多陈规陋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仍然影响着城市的公共环境。,引发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1、人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膨胀 2、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 3、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没有尊重 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 4、欠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工业结构单一、产能效率低的现实 5、环境保护相关法制建设及监管滞后 6、经费投入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