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10排版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1757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10排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10排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10排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10排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10排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10排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10排版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规划二: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03年2007年)宁波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二三年八月导 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实行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跃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企业信息化是发挥宁波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品牌多元化、产业集群化、市场国际化”的迫切要求,是宁波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选择。

2、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思想要求,制定体现宁波经济特色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规划从分析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宁波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面对市场竞争,必须采用能够实现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的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规划根据宁波经济特色,从需求和技术相结合的角度概括了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强调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

3、策支持智能化、创新过程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构建面向全市企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为了实现上述规划目标,需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政策作引导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增加信息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全面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而达到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目 录第一章背景和依据51.1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现状分析51.2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71.3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第二章指导思想和目标102.1 指导思想102.

4、2 基本原则102.3 企业信息化建设阶段划分112.4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13第三章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153.1 主要任务153.2 重点工程153.2.1 集群经济企业信息化服务工程153.2.2 电子商务工程173.2.3 农业服务工程173.2.4 服务类企业信息化工程183.2.5 物流企业信息化服务工程183.2.6 重点行业企业信息化工程193.2.7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程203.2.8 工业企业信息化工程20第四章对策和措施21附件:缩略语表24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03年2007年)一、 背景和依据1.1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各国都在力图通过加快信

5、息化以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可以运用其掌握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资本信息、人才信息等,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信息,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的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下面这些变化,即: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市场演变为“动态多变”的全球市场;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导致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比例增大,市场分割越来越精细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独占性技术与知识构成了产品的主要价值;企业的兼并、重组更加激烈,跨国公司的垄断性更加明显;环保意识、绿色制造

6、呼声日趋高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各国深刻认识到强大的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根本,纷纷推行国家制造业发展计划,大力加强信息时代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政府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的管理机制。目前,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产品开发与设计自动化方面:(1)CAD/CAE/CAPP(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等技术产品已经比较成熟,正从孤立的单元产品向可集成的工具集方向发展;(2)具有技术独占性的产品的

7、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3)并行工程成为研制新产品的重要手段;(4)注重开发支持产品快速创新设计和制造优化管理的集成化产品协同设计制造系统以及面向大批量定制的集成设计系统等等。2、在制造自动化方面:CAM(计算机辅助制造),NC、DNC(机械加工数控化)已经普及,FMC(柔性制造单元),FMS(柔性制造系统)正被广泛地使用;数控系统及底层设备的智能化、网络化、敏捷化,成为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3、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支持方面:在经历了70年代的MRP(物料需求计划),80年代的MRP(制造资源计划)之后,发展到现在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当前发达国家MRP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其普及率高达7

8、0-80%。财富500强中,已有80%的企业实施了MRP/ERP。ERP应用则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并且正向敏捷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及行业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电子商务时代的ERP,即ERP。4、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与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电子商务应用呈现普及趋势。通过CRM提供的对销售、营销和客户服务三部分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的功能,企业可以在网上发布产品信息并销售产品,与客户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如电话、传真、网络、Email等)并对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和自动化处理,还可以对汇聚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产生客户智能,为企业的战略、战术决策提供支

9、持。1.2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2002年下半年,有关部门对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进行了“宁波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状况及需求调查”。在对随机选出的150家企业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目前我市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普遍开展,并有部分企业正由基础信息化管理阶段向全面信息化管理阶段过渡。调查反映出以下五个特点:1、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大多数规模以上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如:57.3%的企业已进入部分信息化管理阶段,13.4%的企业已开始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已使用MRP、ERP、电子商务等管理软件)。从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数据中发现, 18%的企业正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与

10、建设,46.1%的企业正在定制信息化规划方案。2、宁波地区大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开始了CAD系统的应用。数据表明:有76的企业已开始了CAD系统的应用,其中56的企业正在应用AutoCAD系统。“九五”期间,宁波作为全国首批CAD应用工程重点示范省市,共创建了13家国家级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38家CAD重点应用工程示范企业,53家市级应用工程示范企业。3、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引导,我市企业已经认识到开展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好处,有28.2%的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应用,还有54.9%的企业正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规划。4、国产管理软件能基本满足企业的要求,绝大多数企业选择和国内管理软件厂商合作实施企业

11、信息化。根据宁波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有82.7%的企业选购国内知名品牌的管理软件,只有13.3的企业选购国外知名品牌的管理软件,9.3%的企业选择自行开发管理软件。5、我市除制造业企业以外的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准备规划、规划或着手实施阶段。1.3 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工业领域起步较早。“九五”期间,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1、部分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紧迫感,特别是对企业信息化带来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准备不足。数据表明

12、,只有13的企业进行了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已实施MRP、ERP、电子商务等管理软件),但同时也有29的企业从未进行过信息化管理,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一规划并加以引导。2、对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缺乏总体规划。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处于离散状态,软件繁杂、体系混乱,彼此信息无法交换与共享,从而形成若干信息孤岛。62.7%的企业主要以口头或电话方式传递,70.7%的企业主要以书面文件方式为主,只有44的企业同时选择了网络或电子邮件的方式,34.7%的企业选择了共享数据库的方式。3、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相当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及时,直接影响信息化应用的效果。部分已开展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信

13、息化管理程度较低,信息化实施的广度与深度远远不够。4、已开展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程度较低,大多数企业只实施了财务信息化管理。如:有74.7%的企业实施了财务信息化管理,只有12%的企业实施了人力资源系统,12%的企业实施了ERP系统,6.7%的企业实施了OA系统,13.3%的企业实施了MIS 系统,4.4%的企业实施了MRP/MRP系统5、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经营者的观念相对落后。发达国家大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要占到总资产的8-10%,而我市绝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少而又少;企业内部信息化人才匮乏,尤其是缺少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据调查,仅有

14、16%的企业认为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另外,认为需要接受信息化服务中心前期服务的占45.3%,需要接受市经委组织的咨询方案论证的占28%,需要接受信息化监理单位工程监理的占14.7%,需要接受信息化服务中介机构前期服务的占12%。6、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各级政府对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大意义认识尚显不足,指导尚不到位,且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也不够健全。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2.1 指导思想宁波市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 “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15、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企业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方针,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2基本原则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制定规划时应注重总体设计,强调系统的集成性和开放性,保留合理的扩展空间,分步实施,循序渐进。2、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既要紧跟国际信息化潮流,又要注重本国国情,从企业实际出发,从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确定有限目标,坚持量力而

16、行,不做表面文章,不盲目求新求高,重视应用,讲求实效。3、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推进企业信息化要坚持点面结合,既要重视整体上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及各项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又要注重典型经验的培育和总结,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实现以点带面,推进宁波市区域集群经济的发展。4、体制创新,技术先进通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并促进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造和管理的创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方针推进我市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鼓励其使用先进技术、创新的管理模式,推动其向更高层次的企业信息化阶段发展;通过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方针,使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一片片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2.3 企业信息化建设阶段划分为了便于企业信息化工作目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