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14422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 要: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左右,不仅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困难问题也日趋严重;矛盾的是,企业在人才市场上也不断出现招聘难的问题,就业难与招聘难无疑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两难问题的核心源于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异常增强以及心理素质的减弱,且进一步凸显出深层次的个人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分析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

2、无前例的749万左右,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这又是一个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与此同时,企业在人才市场上也不断出现招聘难的问题,就业难与招聘难无疑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毕业生就业压力凸显出深层次的个人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稳定。 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使得学生要不断提高自我求职择业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根据调查,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就业压力引发的心理障碍一直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压力。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结合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中所发现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出发,总结出大学生就业

3、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三个: 1 自我认知的偏差 大学时期是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期,这段时期的关键任务是学会客观的评价自我、理智的分析自我、真实的感受自我,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才能发展与完善自我的个性。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却有大部分人处于人生目标模糊、学习生活迷茫失落、没有计划、没有规划的状态,这一切应是源于对自己认识的不够,不知道“我”要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甚至不知道“我”是谁,普遍存在眼高手低、自视甚高的情况,不能客观理智的评价自我。 自我认知是个体通过对自己的自我感觉、自我觉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而形成的。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是学生自我认知

4、形成的主要方面。首先,大学生有限的社会经验、生活阅历、单一的成长背景等等都限制了他们对自我充分、客观的了解;其次,当代中国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缺乏对社会生活与职业环境的关注与了解;以本人所在的大学为例(湖南工业大学),抽样调查显示,34%的学生对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了解较少,高达68%的学生对本专业的主要行业不了解。由此,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的过程中对自我和外部环境都存在认识不完全、不准确的问题,这种模糊的认识最终会导致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自我认识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 2 情绪心理的困扰(悲观、不满、焦虑) 从大学步入社会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而高校扩招、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一

5、个个的“最难就业季”等等问题,让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到了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这种压力使得他们时刻处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焦虑、抑郁、愤怒、高度紧张等情绪反应,而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理性的疏导,就会发展过度从而破坏个体的心理平衡,损害认知功能,使个体无法对环境或者事物做成正确的评价与反应,甚至能引起生理、心理的疾病乃至出现生命危险。 3 不适当的行为模式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个人认知与情绪方面,更体现在个体不适当的行为模式上。首先,高校是企业人才储备“基地”,对于企业来说应届毕业生相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人才更忠诚、更容易对企业产生同一感、更易于培养企业专才,所以校园招聘是

6、“先就业,再择业”的最佳时期。而多数的大学生没有准确的了解就业形势,认为暂时回避毕业季不仅能减缓高压的心理应激,还能有利的应对就业高峰期。虽然回避可以暂缓心理应激,但这是一种消极的反应方式,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使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错过了最合适的就业时期。其次,一些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客观的判断与主观的思考,盲目的从众。比如出国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等。盲目从众所作出的决定往往不适合自己,这种决定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巨大,客观上也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竞争的不平衡。第三,大学生就业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诚信”,随意的毁约最终原因也是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客观的比较、攀比的结果。看到别人找到比自己好的工作就心理不平衡,

7、不考虑这些“好”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只会盲目的攀比,最后不仅自己心理失衡而且也会错过自己的就业机会。最后,面对社会上的压力和竞争,有些学生过于被动的依赖他人,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多,但是主要的几个方面还是相对突出,这些心理问题的良好疏导与处理,不仅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生涯规划意识调查与分析;马莲,迟涛 ;科技经济市场 - 2010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李季,吕春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3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谢启文 ;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2011 4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的编制;闻明晶,刘蕾;现代企业教育 - 2014 5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刘春雷 ;吉林大学 - 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