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成教状况与策略小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605028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成教状况与策略小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成教状况与策略小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成教状况与策略小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成教状况与策略小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成教状况与策略小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成教状况与策略小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成教状况与策略小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题 目:农村成教状况与策略小议教学点: 婺源县电大工作站 专 业: 农村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 吴仲生 学 号: 农村成人教育状况与措施摘要: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城镇化的推进,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是我过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加强农村农民文化教育与农村文化管理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实践。本文从婺源县农村农民文化现状的实际出发,对农村成人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作出的积极实践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关键词:婺源县;农村;农民教育;最近,根据“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教学要求,

2、我到婺源县清华镇、秋口镇、江湾镇等地进行了农村农民文化教育调查,现状很不理想,现状如下:一、当前,各地许多农村政府领导过分重视政绩,而教育发展需要长时间努力而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导致经费难以投资到农村成人教育中。二、农村农民文化教育缺乏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城乡之间生活条件差距较大,所以难以形成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同时由于一些教师对农村生产与生活实际情况不了解,而使教育内容脱离农民的实际需求。三、农村农民文化教育的“质”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农民教育的“质”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主要体现为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离方面。由于多数农民教育教师缺乏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与调查,并且在实践方面也缺乏经验,所以在讲课的

3、过程中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而使用技巧的讲解则较少,而这种教育方法脱离了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中缺乏实用性。四、由于农民教育具有收费较低并且组织较难的特点,一些学校受利益驱动,比较重视学历教育,而对务农人员需要的农业知识以及务工人员需要的专业技能则较少组织,导致农民无法得到农村成人教育带来的实质性好处。为了解决当前农民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此,我谈谈个人想法:一、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能够实现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能够通过对各种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的运用来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在农药、化肥的使用中也相对合理,而不具备较高文化程度的农

4、民则难以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的研发,而农民在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农业科技将难以达到较高的转化率,所以农村教育程度与其贫困程度是呈反比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农业生产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同时随着现代化农村的发展,农村经济机构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村农业与农村工业综合经济发展,农村已经不是农业的代名词,所以对农业生产教育以及技术的需求只是农民对农村成人教育需求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利用农村成人教育来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农民增收,不仅要通过农业知识、农业技术来培养新型农民,同时要将农村工业发展作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而在此需求

5、下,对各行各业的专门性技术、管理、工商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二、任何教育事业和改革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之下进行的,且遵循一定的发展逻辑,利益逻辑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农民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在既有的体制环境和发展逻辑之中,展望农民教育发展未来,需要进行农民教育的创新。长期以来,农民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和方法,这是多年来农民教育过程中实践基础上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农民教育在新的形势下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和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要求,农民教育模式和方法也需要改革和创新。三、农民教育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制度环境的创新和各种影响要素的综合治理,所以,必须在宪政体制下推进农

6、民教育体制改革和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确保农民教育改革顺利推进。任何制度的确立,都需要配套的法律保护与支撑,农民教育改革也是如此。农民受教育权只有在宪政民主制度下才能确立并得到切实的保护,受教育权不可能仅仅凭借知识界呼吁就可以得到保障,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政府立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对国家权力而言,教育法律的效力体现也必须以宪政体制为前提的制度环境,只有宪法和宪政体制才能构成针对权力的戒条,才能为教育法内的自由提供条件。所以只靠教育法、法规的完善和发展,只靠教育法很难保障农民的受教育权利。所以在推进农民教育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快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否则,即使是给了农民受教育权,他们的权利也未必能够得到尊重。这不仅仅是一个受教育权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治理架构的完善。参考文献:1, 中国职业教育杂志2, 农村教育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