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0382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莎莎车车县县综综合合福福利利中中心心建建设设项项目目 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代项目建议书)(代项目建议书) 新新 疆疆 新新 咨咨 工工 程程 咨咨 询询 有有 限限 公公 司司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上海援建 项 目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1.1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1.1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 1.1.21.1.2 建设地址建设地址 莎车县城南新区 1.1.31.1.3 项目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41.1.4 项目主管单位:项目主管单位: 莎车县人民政府 1.1.51.1.5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莎车县民政局

2、1.1.61.1.6 事业法人事业法人 陈小波 1.1.71.1.7 建设年限建设年限 2011 年 1.1.81.1.8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由儿童福利院、养老助残中心、 双拥优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及配套设施组成,主要承担对生活 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残障人士以及其他需要救济人员实行救助 和负责供养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和孤儿的 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1.1.91.1.9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一、建筑总面积 20000,其中: 1、养老助残中心、双拥优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 12000,设置供养床位达到孤寡老人 500 床

3、位、残障 500 床位。其 中: 综合楼框架结构 3 层,具备老年活动中心、双拥优抚中心功能, 内设有双拥优抚接待大厅和接待窗口、食堂、医务室、护理康复、 棋牌室、阅览室、影视放映厅、心理咨询室、体育娱乐室。 宿舍楼框架结构 2 层:设 1000 个床位、公用洗漱室和洗衣房。 2、儿童福利院建筑面积 8000,设置供养床位达到 900 张, 框架结构六层。设有宿舍、食堂、医务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 影视放映厅等。 3、配套设施包括门卫、围墙、院内绿化、室外活动场地、院内 道路和停车场等。其中:门卫室 65 平方米,院内绿化 15000、室 外活动场地、停车场、院内道路 18100。 1.1.

4、101.1.10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40000(约 60 亩),其中:建筑占地 面积 6900;绿化面积 15000;室外活动场、道路占地面积 18100。 1.1.111.1.11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 估算固定资产总投资 6000 万元。其中: (1)按费用构成划分:工程费用 5372.60 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 的 89.54%;工程建设其他费 292.40 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 4.87%;预备费 335.00 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 5.58%。 (2)按分项构成划分:建筑工程费 6372.60 万元,占固定资产投 资的 89.54%;其它费用 6

5、27.40 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 10.46%。 1.1.111.1.11 资金筹措方案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6000 万元,全部申请上海对口援建项目资金。 1.21.2 莎车县民政局基本情况莎车县民政局基本情况 莎车县民政局是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之一,系国家行政机关, 正科级单位;位于莎车县新城路 8 号院。内设机构老龄办、地名办、 社会事务股、救灾救济股、优抚安置股、局办公室、城乡低保管理 中心、综合福利中心、社会福利院、殡葬管理所。 现有人员 29 人,其中行政人员 13 人,工勤人员 2 人,参照人 员 4 人(地名、老龄),事业人员 9 人(城乡低保中心),工勤岗 位 1 人。

6、 莎车县民政局是县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行使对社会事务行政 的管理,承担着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部 分任务。其作用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社会管理和 建设中发挥调解、稳定、助动作用,具有政治性、协调性、社会性、 群众性、多元性的特点。 民政工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但最直接 的服务对象还是三类群体:一是受灾群众、贫困人口、流浪乞讨人 员等困难群体;二是老年人、残疾人、“三孤人员”等特殊群体; 三是军烈属、在乡老红军、复员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 干部等重点优抚群体。 主要业务包括: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社区建设、优待抚恤和烈 士褒扬、军队离退休干部

7、接收安置、双拥工作、救灾救济、城乡医 疗救助、五保供养、社会福利事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行政 区划、地名管理、边界争议调处、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管理、婚姻登 记管理、殡葬改革管理”三孤人员”收养管理、福利彩票管理发行、 老龄问题研究、在华难民接收安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1.31.3 莎车县社会福利院基本情况莎车县社会福利院基本情况 莎车县社会福利院隶属于莎车县民政局管理,属全额拨款事业 单位,现有干部职工 17 人,其中领导干部 2 名、护理员 8 名、工人 7 名。目前在院供养五保老人 93 位,其中男性 53 人,女性 40 人。莎 车县社会福利院的主要职能是:根据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

8、办法 、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的规定,负责对无法定赡养人的鳏、寡、 孤、独老人实施社会赡养,把党和政府对鳏寡孤独群体的关怀和温 暖传递到他们的心中,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目前莎车县“三无”老人共 532 人,由政府供养终生,其中一 部分集中供养在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一部分实行分散供养。社会福 利院主要任务是收养市区“三无”老人、孤残”三孤人员”、弃婴, 实行养、治、教并举的工作方针,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 护社会稳定。 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属于上海援建项目,其主要使用 功能包括老年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救灾物资储备库及设施配套设 备等。 1.41.4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2010 年 3 月

9、29 日至 30 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 召开。按照会议确定的“结对支援”方案,19 个省市分别结对援助 新疆 12 个地(州)市的 82 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12 个师。 会议要求按中央的决策部署,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 位对口支援新疆的有效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支援的优先位置,着 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着力支持新 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力争经过 5 年努力,在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 效;经过 10 年努力,确保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针对南 疆和田、喀什、克州等三地州经济社会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指出 “要从这些地区的实际

10、出发,研究并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加 快这些地区发展步伐,帮助广大农牧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论述为喀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 向,也是莎车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上海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四县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南疆三 地州之一的喀什,是维吾尔族文化发祥地,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 在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全局中地位突出。在上海对口支援四县中, 莎车县、泽普县和叶城县相对集中于喀什地区的南部,巴楚县位于 喀什地区的东北部。四县区域面积 5.96 万平方公里,占喀什地区 36%,下辖 16 个镇、57 个乡、21 个农林牧场。2009 年,四县区域 内人口

11、 166.59 万人,占喀什地区 41%。在四县中,莎车县距喀什市 198 公里,泽普县距喀什市 226 公里,叶城县距喀什市 260 公里, 巴楚县距喀什市 276 公里。四县距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 1300-1700 公里。2009 年,四县生产总值总和为 125.57 亿元,占喀 什地区 38.5%;人均生产总值为 7658 元,三次产业结构平均为 44.43:24.7:30.8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和为 5.44 亿元,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256 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 3626.5 元。目 前,四县都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四县中,56乡镇是扶 贫开发重点乡镇,54

12、行政村是扶贫开发重点村。四县尚有贫困人 口 56.78 万人,占四县总人口的 34.4%,占喀什地区贫困人口的 60%,占新疆贫困人口的 1/3,其中莎车县贫困人口最多,占全地区 的 1/2。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发生和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等多方 面的原因,莎车县民政局供养事业的现状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十 分突出。莎车县于 1999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 2009 年末全县财政总收入 1.45 亿元,财政自给率不足 10%。由于历 史原因,莎车县目前尚有城乡无户籍人口 8.15 万人,其中居住城市 人口 3.31 万人,这部分人员居无定所,长期依靠租住他人房屋安歇, 依靠打

13、临工维持生计,居住农村人口 4.84 万人,由于无户籍,没有 土地承包权,主要靠给邻里帮工维持基本生活,多年来,这部分人 员由于生活十分困难,尤其是年老体弱人员主要依靠县民政部门的 临时救助。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恤孤慈幼、扶老助残的优良传统。新中 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 海内外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社会福利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 力。不断改进工作,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提高对生活无着的流浪、 乞讨人员、残障人士、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 人和孤儿的服务水平。莎车县民生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以党的 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14、学发展观和 “六种责任”,以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为目标,用好用足中央、 自治区下拨的各类专项保障资金,稳步推进以城乡社会救助,救灾 救济、优待抚恤、社会福利等各项工作,民政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为促进莎车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目前莎车县“三无”老人共 532 人,由政府供养终生,其中一 部分集中供养在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一部分实行分散供养。全县城 市“三无”人员的生活供养标准由最低的为 238 元/人月,最高的 为 238/人月。县党委和市人民政府把“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 人、残疾人供养问题放在心上,健全养育制度,完善福利设施,推 进特殊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广大三孤人员

15、、流浪、乞讨人员、残 障人士 、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奉献爱心,使他们和其他正常人一 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生活。为此莎车县委、县政府 提出综合福利中心的建设,将提供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 的生活保护场所,是切实保障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的具体举措,必将有力地推动社会福利供养事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 惠型转变,开创莎车县社会福利事业的新局面。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福利机构作为“十一五” 时期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该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自治区“关爱工程”,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高莎车县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水平的需要, 切实保障城乡广大“三孤人员”、流

16、浪、乞讨人员、残障人士的基 本生活权益,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特殊困难保障群体,为特 殊困难人群创造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 的促进作用。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莎 车,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1.51.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项目的建 设是县政府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完善,民生基础设施更加配套,孤儿、孤老、孤残的养育、护 理、康复水平全面提升,社会福利事业在均衡利益、调处矛盾,共 建和谐、传播文明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拟建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主要承担着全县社会“三孤 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的集中供养、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救 助保护工作同时具备社会救助等方面的需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党和 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目标,为加强 “三孤人员”救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方向。广泛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