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生物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603396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1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生物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生物试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 13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09:00-11:3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 O 16; N 14; S 32; Fe 56 ; Ba 137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成骨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种骨形态发生蛋白,该蛋白质在骨骼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只存在于部分组织细胞中B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的表达依赖于逆转录酶C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线粒体供能D肝细胞和骨细

2、胞是骨形态发生蛋白作用的靶细胞2科学家研究发现,叶绿体中色素接受了太阳光的能量后,激发了一系列的电子传递过程,同时将水光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其产物是H和氧B水的光解速率与色素含量、光照强度等有关C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叶绿体色素吸收的光能D水光解产生的H和氧,可在细胞中直接参与有氧呼吸3遗传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基因的认识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下列对科学家的研究或成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B摩尔根的研究表明基因的物质载体是染色体C科学家普遍认为基因是决定蛋白质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遗传物质单位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

3、双螺旋结构模型4一个A型血友病(用B和b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患者家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病有隔代遗传倾向,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该致病基因在亲代与子代间的传递只能由母亲传给其儿子C该家族-1、-2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D-1的父母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几率是3/45数学方法在生态学研究中广泛应用,而每个数学模型的应用都具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块稻田中选取稗草较多的地方取样,所取样本的平均数可估算稻田中稗草的种群密度B标志重捕法利用了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概率不同的特点C利用灯光诱捕昆虫的方法,根据多年数据可绘制出某种群数量动态模型D采用标

4、志重捕法,可准确统计某海洋鱼类的种群密度并制定捕捞计划6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依次为淋巴、组织液和细胞内液 B葡萄糖、氨基酸、水、脂肪酸都可由肠进入 C蛋白质、糖原、激素都可通过和进入 D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中的K+大量进入29(10分)很多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有葡萄糖的合成,还有淀粉和蔗糖生成。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暗反应、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Pi代表无机磷酸,三碳糖磷酸进一步转化形成葡萄糖)。请回答下列问题:(1)磷酸转运器位于 , 其功能是 。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Pi参与合成的物质包括 等。(2)在碳同化过程中,二氧化碳与五

5、碳化合物结合的反应属于 过程,该反应的产物接受 (填数字标号)被还原。(3)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则进入叶绿体的_数量减少,会使 大量积累在叶绿体膜附近,最终导致光反应中合成_数量下降,碳同化循环减速。此时过多的三碳糖磷酸,一方面可用于 ,以维持暗反应的进行,另一方面可用于 ,以维持光反应的进行。 30.(9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甘肃天水市“花牛”苹果自1965年出口香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回答下列有关“花牛”苹果果园生态系统的问题:某“花牛”苹果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A引起的。A招来了B和C,B把卵产入A体内,孵出的B的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A的其他个体,

6、C特别喜食A,也捕食B。在体内有B幼虫的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C发现而被捕食。B和C的种间关系是_。土壤中的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具有_功能.C捕食疯狂摇摆的A,对A种群的生存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理由是_。体内有B幼虫的A摇摆身体为C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这表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_(1分),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1.(10分,每空1分)下图为动物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下图中过程1和2推断,该动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_(主动运输/胞吞),该过程的完成说明生物膜具有_的结构特点。完成此过程依赖于病毒外侧有一层与宿主细胞的

7、细胞膜非常相似的结构,据图所知该结构最可能直接来自于宿主细胞的_,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图中过程4和6表明病毒的核酸分子进出宿主细胞的细胞核需要通过_层磷脂分子层。(2)完成图中这些生理过程所需的ATP来自于宿主细胞的_和线粒体。(3)图中过程7所需的原料是_,产物的种类和功能具有多样性,如图所示,参与过程8的物质最可能出现在病毒的_部位。(4)病毒感染后,一般情况下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例如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细胞中核糖体产生此物质分泌到体液中的过程还依次需要_这两种细胞器的参与。细胞中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以及细胞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称为_。32(每空2分,

8、共10分)某种小鼠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其尾长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另一对基因控制的。(1)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小鼠,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繁殖后,子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有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2)若不考虑毛色性状的遗传,在研究中发现,一对长尾的小鼠生出了一定数量的短尾小鼠。为了研究短尾小鼠的产生是因为“它的双亲都是短尾基因的携带者”还是由于“在亲本繁殖过程中发生了显性突变”,请你来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结果预测:如果_,则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如果_,则短尾小鼠

9、的出现是由于在亲本繁殖过程中发生了显性突变造成的。33物理选修33(15分)(1)已知油酸的摩尔质量为,密度为。把体积为V1的油酸倒入适量的酒精中,稀释成体积为V2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出V0油酸酒精溶液共有N滴。取一滴溶液滴入水中,最终在水中形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为 。(2)如图所示,大气压强恒为p0,用横截面积为S的可动水平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于悬挂在天花板上的汽缸中,活塞的质量为。当环境的热力学温度为T0时,活塞与汽缸底部的高度差为h0。由于环境温度缓慢降低,活塞缓慢向上移动,降至某一值时,活塞向上移动了0.25h0。已知密封气体的内能U与

10、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为U=kT(k为正常数),汽缸导热良好,与活塞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此过程中:(1)活塞缓慢向上移动距离0.25h0时气体的温度;(2)密封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36花椒毒素(I)为植物毒素,较常见于花椒、八角等调味料中,属呋喃香豆素类天然化合物,不溶解于水中,也不易溶解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可用多酚A为原料制备,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的反应类型为_。(2)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的“条件a”为_。(3)为加成反应,F的名称为 (4)的化学方程式为_。(5)芳香化合物J是D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J的结构共有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J的

11、结构简式为_(只写一种即可)。苯环上只有3个取代基;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1 mol J可中和3 mol NaOH。(6)参照题图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_。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动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和应用均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图为动物细胞工程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将成块的组织中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的方法是_。在培养过程中,要向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_,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还需要向培养液中加入_等一些天然成分,以保证细胞所需的营养。(2)1980年,科学家首次通过

12、显微注射法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小鼠。目前,主要通过_等途径获取基因工程需要的目的基因。(3)与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会随着_而逐渐受到限制,因此,到目前为止,用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动物,实际是通过上图中所示的_技术实现的。采用上图中的_技术,可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_(选择“单核”或“多核”)的杂交细胞。化学参考答案7C【解析】A空气吹出法中氯气置换出来的溴,Br2被水蒸气吹出与SO2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S的化合价从4升高到6,作还原剂,A项正确;B在侯氏制碱法中,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利用的就是NaHCO3的溶解度比

13、NaCl等物质的溶解度小,使之析出,B项正确;C合成氨的反应为N23H22NH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采用高温并不利于反应正向移动,不能提高氢气平衡转化率,采用高温是为了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氢气平衡转化率,C项错误;D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环氧乙烷,2CH2=CH2O22,原子利用率100% ,符合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性,D项正确;8B9.选D10B【解析】丁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则丁为NO,单质Z与化合物甲反应生成NO,则单质Z为O2,化合物甲为NH3,乙为H2O,能与H2O反应生成氧气的单质为F2,丙为HF,故元素X、Y、Z、W分别为H、N、O、F。据此解答。【详解】A. 根据以上分析,H、N、O、F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F2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