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区域经济规划(2)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60220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区域经济规划(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d区域经济规划(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d区域经济规划(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d区域经济规划(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d区域经济规划(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区域经济规划(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区域经济规划(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区域经济规划的客观基础,2.1 政府在区域经济规划制定中的主体地位,2.1.1 政府主体地位的形成 政府拥有区域资源的所有权 由土地、矿产等组成的自然资源,管理者是国家。但除了少数特大型矿山由国家直接开发外,这些资源的管理者和开发者,是各级地方政府。,政府拥有对地区国有企业的所有权 我国国有企业的形成,或者是原来由国家投资兴建,随着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转隶给地方政府,或者是地方政府利用自己的资金或贷款兴建。无论是哪种来源,地方政府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政府是地区经济调控的主体。 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自身的经济活动和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来影响经济的运行,成为运行的主体,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其他

2、经济成份经济运行的调控,促进市场发育和经济增长。,2.1.2 政府应用区域经济规划的领域,宏观经济发展领域 地区经济发展,从宏观领域来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地区自然资源开发领域 通过开发自然资源,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的,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在这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开发资源的顺序,应当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这是区域经济规划要完成的工作。,地区经济运行领域 为完善地区的经济运行的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所谓市场机制,一方面是完善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是畅通的流通渠道。规划所能够做到的,是有

3、序地获取各类生产要素。,2。2 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政治和法律基础,2.2.1 政府干预区域发展的理论 在区域经济学当中,中心地理论、新古典区域经济理论、增长极理论、输出基本理论和中心-边缘理论都阐述了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包括干预目标、干预领域和干预手段。1 1陈秀山、张可云著:区域经济理论第392-39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政府干预的理由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前进,经济在不断发展,人类本身和文化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任其自由发展,结果可能对人类有利,也可能不利,甚至是灾难。例如,人类对环境的无休止的破坏、对其他生物的无休止的猎杀反过来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萨斯、禽流感

4、等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所以,需要有一个政府来组织、安排人类的发展过程,处理好人类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区域经济规划是政府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具体的行动。,2。2。2 政府干预区域经济规划的法律依据,区域经济规划的法律基础,首先是“征用权”的使用。1所谓“征用权”是政府为了公共目的所具有的征用财产的权利。例如道路建设对建设范围内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征用,城市改造对旧房屋的搬迁等,都是使用这个权利的例子。当政府征用财产时,必须对所征用的财产部分进行价值补偿。其次是政府对单位和私人财产实施公共管理的权利,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规划来规范各类财产的使用范围和途径。例如,个人房屋的修建必须经过

5、规划部门的批准,对违反功能分区的投资项目坚决禁止等。 1 美约翰.利维现代城市规划第6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3 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经济和科技基础,2。3。1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有时我们必须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来观察,才可能发现增长的长期趋势。由于经济本身所具有的波动性,增长也常常呈现出波动的态势。,(1)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 (2)资本和土地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 (3)资源配置的改善 (4)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产业的聚集,产业聚集的前提是资本和劳动力的聚集。 (5)新技术的应用。,2。3。2 区

6、域经济发展的机制,(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3)先行地区增长的带动机制。 (4)区域创新的引领机制。,2。3。3 影响区域经济规划的主要因素,人口和劳动力。 从区域经济规划的角度来分析人口和劳动力因素的影响,由于区域经济规划不仅涉及到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而是涉及到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或部门,这些部门或企业对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都提出不同的要求。我们在区域经济规划中,应当把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上升到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高度来认识。,资金。 资金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增长是资金投入的函数。资金问题与规划地区的投资项目有很大关系。这包括两个方面

7、的问题:吸引资金和投资分配。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其资金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可分为内部积累资金和外部投入资金。目前,第一类资金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第二类资金则又分为两部分:国家投入的资金和外商、其他地区的投入资金,前者逐年减少,后者逐年增加。招商引资是许多地区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但招商引资不是盲目的,应当从区域经济规划的要求出发。,市场。 市场因素对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是规划发展的产业部门最终能否真正发展起来的重要依据。市场的需求量和产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大小。而需求量的变化,对生产产品的数量和品种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是地区产业发展的宏观前提。,运输。 在古典的

8、农业区位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中,距离因素是产业区位选择的最大因素,传统工业运量大,单位重量的价值低,降低运费是降低产品成本的关键,因此运输因素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2。3。4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规划作用,首先,区域的技术开发能力。包括地区科技人员的数量、专业构成和研究与开发资金的投入。 其次,区域的适用技术选择。 最后,技术的地域转移规律。,2.4 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资源环境基础,2.4.1影响区域经济规划的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由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构成。自然条件包括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土壤条件等,生态环境则包括土地和水环境、植被环境、生物多样性环境等。,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经

9、济、技术条件下,产业的地区组合和企业规模,都受到地区资源禀赋的制约。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完全一致。农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土地的情况,矿业则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 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源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因此出现多种情况。,2。4。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是全人类面临的长期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为此,必须对我国资源的

10、现状有较深刻的了解。,(1)土地资源。我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有人居住土地总面积的7.2%,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而位居世界第三。其中耕地面积为9491万公顷,次于俄罗斯、美国和印度而名列第四;草地面积近4亿公顷,位居世界第二;林地和有林地面积为3.92亿公顷,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而居世界第五。,(2)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余条,总长度达42万公里。每年的河川径流总量平均为27115.15亿立方米,占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5.6%,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尼而居世界第六。,(3)森林资源。我国

11、在森林资源种类、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上都属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木本植物7000余种,其中乔木有2800余种植物类之丰富,仅次于巴西和马来亚而居世界第三。,(4)气候资源。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势复杂,因而气候资源也独具特色。由于我国背靠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加之纬度南北跨度为50度,经度东西跨度为62度,因此气候资源丰富多样。,(5)矿产资源。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床类型多,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数量较丰富、品种较齐全的国家之一。按45种主要矿产储量计算的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达1.8万亿(1990年)美元,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占世界潜在价值总量的14.6%,位居世界第三,资源价值密度为114.46万美元/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六,人均资源价值1.19万美元/人。,(6)景观资源。 景观资源包括: 自然风光资源 人文风景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