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三全解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601220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三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三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三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三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三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三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三全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讲座三 无机化工流程题的突破方法,(1)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三线:物料进出线、操作流程线、循环操作线。,2涉及问题 (1)原料的预处理。 (2)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溶剂等)。 (3)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热、电化学等)。 (4)绿色化学问题(物质循环利用、废物的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充分利用等)。 (5)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二、解题思路及方法 1解题思路,2解题方法 (1)首尾分析法: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的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

2、流程图中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2)分段分析法: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工业流程题,用分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3)交叉分析法:有些化工生产选用多组原材料,先合成一种或几种中间产品,再用这一中间产品与部分其他原材料生产所需的主流产品,这种题适合用交叉分析法。就是将提供的工业流程示意图结合常见化合物的制取原理划分成几条生产流水线,然后上下交叉分析。,3答题步骤 (1)从题干中获

3、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3)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并获取以下信息: 知道“四个什么”。 反应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反应;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 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4)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4规范解答 (1)文字叙述类的题目要规范解答,防止出现因叙述不严谨导致的失分,如: 如何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如何证明沉淀完全:如向含SO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再加BaCl2溶液,若

4、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时,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能式的回答是不正确的。,(2)认真审题,不要因审题不细致而失分,如: 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填“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 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等。,三、答题的必备知识 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 (1)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

5、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3)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4)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 (5)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2常用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1)调节溶液的pH。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 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

6、液的pH,不可加入NaOH溶液、氨水等。 (2)控制温度。根据需要升温或降温,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3)控制压强。改变速率,影响平衡。 (4)使用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 (5)趁热过滤。防止某些物质降温时析出。 (6)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3明确常用的提纯方法 (1)水溶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2)酸溶法:除去碱性杂质。 (3)碱溶法:除去酸性杂质。 (4)氧化剂或还原剂法:除去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 (5)加热灼烧法:除去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 (6)调节溶液的pH法:如除去酸性含铜溶液中的Fe3

7、等。,4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 (1)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者抽滤等方法。 (2)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CCl4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3)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4)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如KNO3、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等。 (5)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 (6)冷却法:利用气体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氨气与氮气、氢气。,5物质分离、提纯的

8、原则 (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 (3)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恢复原来的组成状态。 6物质分离、提纯注意事项 (1)除杂试剂需过量。 (2)过量试剂需除去。 (3)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4)选择最佳除杂途径。,(1)“除杂”环节中,先加入_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_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2)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_,_。,K2CO3,H2SO4,反应的速率加快,平衡时溶浸时间短,在同一时间K的浸出浓度大,1.75104,回答下列问题: (1

9、)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在常温下该反应速率极慢,下列措施中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填字母) A将原料粉碎 B增加纯碱的用量 C升高温度 (2)步骤需将溶液的pH调至78,并煮沸,其目的是_。 (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AC,(4)利用下面的复分解反应,将红矾钠与KCl固体按12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溶于水后经适当操作可得到K2Cr2O7晶体:Na2Cr2O72KCl=K2Cr2O72NaCl(已知: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很小,对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基本实验步骤为:溶解;_;_;冷却、结晶,再过滤得K2Cr2O7晶体。其中应在_(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进行。,蒸发,过滤,高温,解析:(1)将原料粉碎,即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由于纯碱是固体,固体用量的多少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2)由于题中明确指出铬铁矿中含有少量铝的氧化物,故后续操作必须除去铝,要注意的是本题不能回答除铁,原因是步骤中反应已生成Fe2O3。,(4)由于进行冷却、结晶,故为趁热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