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0197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实验室生物安全一、HIV的生物危害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HIV相关检测的生物安全级别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HIV分离培养、浓缩、中和试验、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应用活病毒的研究工作,应在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中进行。HIV核酸提取和检测均应在符合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HIV病毒株应保存在符合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要求的艾滋病实

2、验室;HIV阳性样品,包括全血、血清、血桨和其他组织(液)、核酸提取物应保存在符合BSL-2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二、生物安全保证措施1.建立安全制度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主要是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内容包括应急处理、登记和报告、调查和处理。信息安全及保密制度:与HIV/AIDS检测相关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送检单、检测记录、样品登记、报告单及工作人员年度检测结果等,不得对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培训和管理实验室应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强化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意识,所有的血液、未固定的组织和组织液样品,均应视为有潜在的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

3、所有管理和检测人员都应接受省级以上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主持的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复训,并接受管理人员的监督。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清楚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通过考核等方式确认他们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必须对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进入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和监督应有客观详实的记录。实验室主任应详细了解所有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背景、特长、性格特点等。要根据人员特点、工作种类、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合理安排工作区域,要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安全检查。2.个人保健和防护2.1遇有手部皮肤有开放性伤口及其他不适于工作的情况

4、,应暂停工作。2.2皮肤的微小伤口、擦伤等,应用防水敷料严密覆盖。2.3应为每一名在艾滋病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口罩、帽子和覆盖足背的工作鞋。2.4应将清洁的防护服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置于实验室清洁区内的专用处存放。2.5实验室应设置应急冲洗眼睛装置。2.6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HIV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应接种乙肝疫苗。应每年对工作人员采血检测HIV抗体,血清应长期保留。2.7进实验室工作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2.8实验操作时应穿合适防护服(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

5、、戴手套和口罩、穿实验室专用的工作鞋。如接触物的传染性大、应戴双层手套;含有HIV的液体(样品或病毒培养液)有可能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穿防水(如塑料)围裙。工作完毕,先脱去手套,再脱去防护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穿过的污染的防护服应及时放入污物袋中,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2.9操作过程中,如发现防护服被污染应立即更换,如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不能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不要将手套清洗或消毒后再次使用,因为使用表面活性剂清洗可使手套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消毒剂可以引起手套的破损。2.10禁止使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的所有液体。3.试剂

6、及样品的管理应严格按要求妥善保存血清及其它体液样品,应按有关规定设立专门储存阳性血清、质控品的血清库和/或毒种库,应上锁并指定专人管理。对存放试剂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区域应进行监控,冷藏柜、冰箱、培养箱和存放生物试剂、化学危险品、放射性物质的容器,置于工作人员视线之外的地点时应上锁。4.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完毕应对工作台面消毒,推荐用0.10.2%的次氯酸溶液消毒;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min以上;操作过程中如有样品、检测试剂外溅,应及时消毒。如有大量高浓度的传染性液体溅出,在清洁之前应先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净。5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抽取静脉血液(或以其它方式收集血液样品)时要

7、注意安全,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戴手套,谨慎操作,防止血液污染双手。应小心防止被针头和其它利器刺伤。如用滤纸采样,应按常规将手指或耳垂局部消毒。刺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它物体表面造成污染。采血后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离心样品时要使用密闭的罐和密封头,防止离心时液体溢出或在超/高速离心时形成气溶胶。6样品的带入、带出和操作不得将非实验室物品带入实验室。包装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实验室的安全柜内打开,不能在收发地点或仓库等地点打开,同时,打开包裹的人员应接受过处理感染源方面的训练并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实验室应具有处理感染源的设备并准备好可消毒的容器。打开样品容器时要小心,防止内容

8、物泼溅。要核对样品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进行消毒,同时要按照程序报告有关负责人。要检查样品的状况,记录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如污染过重或者认为不能接受,则应将样品用安全方式废弃,同时将情况通知送样人。常规处理血液、体液样品可在工作台上进行,如样品有可能溅出,则应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将样品转送到其他实验室时,应防止对工作人员、患者或环境造成污染。护送样品的人应清楚接收地点和接收人,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应及时确认样品已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被转入安全位置并得到妥善处理。被污染或可能

9、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用于国际空运的样品要按照国际空运协会(IATA)的规则进行包装和标记,并提交相应的资料。7使用利器注意事项7.1应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玻璃器皿等利器,以防刺伤。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刺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7.2应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针,自毁性针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和刺伤的危险性。7.3应将用过的锐器直接放入耐穿、防渗漏的利器盒,用过的针头应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7.4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利器。污染物处理7.5艾滋

10、病实验室产生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品、培养物和其它物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应置于专用的密封防漏容器中,安全运至消毒室,经高压消毒后再进行处理或废弃。8.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方法高压蒸汽消毒,121,保持1520min;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保持23h。化学消毒方法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含有效氯20005000mg/L)75%乙醇2%戊二醛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物品常用的消毒方法废弃物缸:5000mg/L次氯酸钠。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5%乙醇。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钠。污染的台面和器具:2000mg/L次氯酸钠,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

11、。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生物安全柜9.生物安全柜处理危险性微生物时所用的箱型空气净化安全装置。I类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时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状态时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但不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类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工作时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状态下遵守操作规程时既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又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12、CLASSII级生物安全柜CLASSII级生物安全柜根据结构以及气流分配不同主要是外排气流不同分为:A型:(30%排在室内)B型:B1(70%接管道外排);B2(100%接管道外排);B3(30%接管道外排)CLASSIIA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位置操作人员。10.意外事故处理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针对事故的类型立即进行紧急处理,主要包括: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0%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部位。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

13、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污染物泼溅:小范围污染物泼溅,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和清洗。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发生空气污染时,可采用低温蒸汽甲醛气体对空气进行消毒,但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的常规空气消毒。如果发生重大泼溅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防止污染扩散;控制污染扩散,锁门并禁止人员进入;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等,查清情况,确定消毒处理的程序;必要时可进行生物安全柜和/或实验室的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使用这种方法生物安全柜和/或实验室必须密闭,人员必须离开。具体操作可按

14、说明书执行。溢漏处可用经消毒剂浸泡的吸水物质覆盖;消毒剂作用1015分钟后,移走吸水性物质,用消毒剂冲洗,用水清洗.11.意外及事故的登记、报告和检测对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登记,对职业暴露事故应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对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报告和检测步骤1:确定暴露级别步骤2:确定HIV传染源头严重程度哪些情况暴露不会导致HIV感染由于职业暴露而导致的HIV感染的概率是很小的,并不是每一次职业暴露都会导致HIV感染的发生,许多情况下可以不必过度紧张担心,如:(1)经证实接触的可疑血液或体液为HIV阴性;(2)完整无损皮肤或无新鲜流血的陈旧性伤口等接触HIV阳性血液、感染性体液;(3)完整无破损皮肤或无新鲜流血的陈旧性伤口等接触HIV阳性血液、感染性体液且及时冲洗消毒后;(4)完整粘膜或皮肤粘膜结合部短时接触少量、低滴度(如HIV血浆浓度低于1500拷贝/毫升)HIV阳性血液或感染性体液;感染风险应将职业暴露补救防护药品放在医务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