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平时作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60181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平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体-解剖学-平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体-解剖学-平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体-解剖学-平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体-解剖学-平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平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平时作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人体解剖学课程作业 第十九章至第二十章 上肢、下肢一、填空题1.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 桡 侧,上行至锁骨下窝处穿锁胸筋膜汇入 腋静脉或锁骨下 静脉 。2.与下列血管伴行或关系密切的神经:旋肱后动脉伴 腋 神经,肱深血管伴 桡 神经。3.手掌面皮肤由 皮肤 神经和 手掌 神经及其分支分布。掌浅弓由 神经 的掌浅支与 分支 的终支相吻合形成。4.腹股沟浅淋巴结按位置分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 腹股沟韧带平行列 ,下群沿 大隐静脉末端 纵向排列。5.通过肌腔隙的结构为 髂腰肌、股神经 和 股外侧皮神经 。6.坐骨神经起于骶丛,出梨状肌下孔,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进入股

2、后区,下降至腘窝上角处,分为 胫 神经和 腓总 神经二终支。二、名词解释1.腋鞘:又称腋腔,椎前筋膜(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裹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的锁骨下部分所形成的筋膜鞘。2.肌腱袖:又称肩袖,是在肩部的活动肩关节的重要肌肉。 与关节囊愈合,并相互连接形成一接近环形的腱板,围绕肩关节称为肌腱袖。加强肩关节的稳定。3.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3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4.髂胫束:是包绕大腿的深筋膜阔筋膜的外侧增厚部分。5.股管:为股鞘内侧份一个潜在性间隙(股鞘内侧格),长约1-2厘米。其上口为股环,通腹膜外间隙;下口为盲端,正对隐静脉裂孔。腹腔内容物若

3、顶着腹膜通过股环进入股管则形成股疝。6. 股环:股管上口称股环,卵圆形,其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股环是股管上通腹腔的通道,被薄层疏松结缔组织覆盖,称股环隔,上面衬有腹膜。三、简答题1简述四边孔的境界、内容。答:四边孔: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后外侧的四边形间隙。 上界: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 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穿行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2简述肱骨肌管的位置、构成、内容及临床解剖。答:位置:肱骨中份后面自内上斜向外下。构成:肱三头肌内、外侧头、长头与肱

4、骨桡神经。通过结构:桡神经、肱深血管。3.简述前臂前骨筋膜鞘的构成及内容。答:构成:臂部深筋膜及其伸出的臂内,外侧肌间隔与肱骨共同围成 区分:按所在部位分为臂前区骨筋膜鞘和臂后区骨筋膜鞘 内容:臂前区骨筋膜鞘内有臂肌前群及肌间血管神经,臂后区骨筋膜鞘内有臂肌后群(肱三头肌)及其神面的血管神经4.简述穿经梨状肌上、下孔的结构及其位置关系,坐骨小孔的境界、内容。答:答:梨状肌上孔 是梨状肌上缘的缝隙。穿经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动脉。臀上神经分上、下两支分别支配臀中、小肌和阔筋膜张肌后部。臀上动脉分浅、深两支,浅支主要营养臀大肌,深支营养臀中、小肌及髋关节。静脉与动脉伴行。

5、梨状肌下孔 是梨状肌下缘的缝隙。穿经的结构自外侧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臀下动、静脉主要供应臀大肌,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阴部神经绕坐骨棘韧带入坐骨小孔。坐骨神经是全身最大的神经,多数以一主干经梨状肌下孔出腔至臀部。在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下降到股后部。股后皮神经将伴随坐骨神经下行,分布于股后部皮肤。5.简述股鞘的构成及内容。答:股鞘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于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3-4CM。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鞘腔分为三部分: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分窝纳股静脉,内侧部称股管

6、。6.简述小腿前、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内容。答:小腿前骨筋膜鞘由小腿前区深筋膜、小腿前肌间隔、胫、腓骨骨膜及骨间膜围成,内有小腿前群肌、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四、论述题1.试述腋腔的构成、主要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及其分支。答:腋腔内有臂丛的锁骨下部及其分支、腋动脉及其属支、腋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等。(1)腋动脉 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段:第1段 位于第1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前方有皮肤、浅筋膜、胸大肌及其筋膜、锁骨下肌、锁胸筋膜及穿过该筋膜的结构;后方有臂丛内侧束、胸长神经、前锯肌、第1肋间隙等;外侧为臂丛后束和外侧束:内侧有尖淋巴结、腋静脉和胸上血管。此段发出胸上动脉分布于第1、2肋间隙前部,此外

7、,胸肩峰动脉由该段发出穿锁胸筋膜后,分支营养三角肌、肩峰和胸大、小肌。第2段 位于胸小肌后方。前方有皮肤、浅筋膜、胸大肌及其筋膜和胸小肌及其筋膜;后方有臂丛后束和肩胛下肌;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内侧有臂丛内侧束和腋静脉。胸外侧动脉自此段发出后,于腋中线前方行向前下,至胸小肌下缘,分布于前锯肌,在女性有分支入乳房。第3段 位于胸小肌下缘和大圆肌下缘之间。前方有胸大肌、正中神经内侧根和旋肱前血管。其末端位置表浅,无肌被覆。外侧有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内侧有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腋静脉。后方有桡神经、腋神经、旋肱后血管、背阔肌及大圆肌腱等。主要分支有肩胛下动脉和旋肱

8、前、后动脉。(2)腋静脉 位于腋动脉的内侧,两者之间有臂丛内侧束、胸内侧神经、前壁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内侧有臂内侧皮神经,远端有腋淋巴结外侧群,近端有腋淋巴结群。(3)臂丛 位于腋窝内的部分是臂丛的销骨下部,由3个束构成。(4)腋淋巴结 位于腋血管及其分支或属支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按部位分5群:外侧淋巴结、胸肌淋巴结、肩胛下淋巴、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5)腋鞘及腋窝蜂窝组织 腋鞘也称颈腋管,由椎前筋膜向下外延续,包绕臂丛及腋血管而成。蜂窝组织向上随腋鞘至颈根问,向下通至臂前、后区,经三边孔、四边孔分别至肩胛下区和三角肌区,向前行至胸肌间隙,这些区域的感染可相互蔓延。2.试述肘窝的境界、内容

9、。答:境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顶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摸、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底是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内容:肱二头肌腱位于桡侧,其尺侧为肱动脉和两条伴行静脉及桡、尺血管,最尺侧为正中神经。肘深淋巴结位于肱动脉分叉处。肱动脉在约桡骨颈平面分为桡、尺动脉。桡动脉越过肱二头肌腱表面斜向外下,至前臂肱桡肌内侧;尺动脉经旋前圆肌尺头深面至前臂尺侧腕屈肌深方。正中神经越过尺血管前方,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指浅屈肌深面。桡神经位于肘窝外侧的肱肌深面,至前臂桡动脉的外侧;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称为骨间后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于肱二头肌腱外侧穿出深筋膜

10、。3.试述腕管的构成、内容及临床解剖。答:腕管:在腕部的掌侧,由坚强的腕横韧带与腕骨(由钩骨、头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等组成)构成骨一纤维性管道,称为腕管。4.试述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内容。答:股三角femoraltriangle: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从外向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及其分支,还有股管(空隙)等结构。股三角在大腿的前面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股三角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和腹股沟深淋巴结、

11、脂肪组织等。股动脉居中,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5.试述收肌管的位置、境界、内容。答:收肌管位于股部中1/3段内侧,该管为三角形肌间隙,前壁是缝匠肌及其深面的腱膜,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及大收肌.管的上口接股三角尖,下口为内收肌腱裂孔.收肌管的主要内容有股动脉、股静脉、隐神经,股神经股内侧肌肌支和膝降动脉.6.试述腘窝的境界、内容、临床解剖。答:腘窝为膝后区的菱形凹陷,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内上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内下界和外下界为腓肠肌的内、外侧头,顶为腘筋膜,底为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部、腘斜韧带和腘肌及其筋膜。 腘窝内容由浅入深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其外

12、上界有腓总神经,血管周围有腘深淋巴结。 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 头部、颈部、胸部一、填空题1头部借 下颌骨下缘 、下颌角、 乳突尖端 、 上项线 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颈部分界。2. 面肌由 面 神经支配,咀嚼肌由 三叉神经 神经支配,面部感觉由 面 神经管理。3固有颈部可分为 颈前区 、 胸锁乳突肌区 和颈外侧区三部分。舌骨上区分为 单一的颏下 三角和 两侧的下颌下 三角;舌骨下区分为肌三角和 颈动脉 三角。4剑突与肋弓的交角称 剑肋角 ,左侧者常作为 心包穿刺 的进针部位。5. 肺的营养性动脉为 支气管 动脉,功能性动脉为 肺 动脉。6. 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从右向左依次是 头臂干 、 左颈总动脉

13、和 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的左前方主要与胸膜、肺、 左膈 神经、左心包膈血管和 迷走 神经等相邻。二、名词解释1. 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为额顶枕区软组织的第3层,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颡浅筋膜,头皮裂伤,伴有帽状腱膜横向断裂时,因枕额肌的收缩,创口裂开较大。2翼静脉丛:翼丛为位于颞下窝内,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的静脉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翼丛经眼下静脉与颅内海绵窦交通,经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通,故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可经翼丛导致颅内感染。3.颈动脉鞘: 颈动脉鞘上起自颅底,下续纵隔。鞘内有颈内静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迷走神经贯

14、穿全长,颈内动脉位于鞘的上部,颈总动脉居其下部。在鞘的下部,颈总动脉位于后内侧,颈内静脉位于前外侧,迷走神经位于二者之间的后方;在鞘的上部,颈总动脉居前内侧,颈内静脉居后外侧,迷走神经居二者之间的后内方。4颈根部:颈根部是指颈部与胸部之间的接壤区域,由进出胸廓上口的诸结构占据。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第1胸椎体,两侧为第1肋。其中心标志是前斜角肌,该肌起自第36颈椎横突前结节,向下外斜行止于第1肋上面的斜角肌结节;其前内侧有胸膜顶及颈根部的纵行结构,前、后方及外侧有胸、颈与上肢间横行的血管和神经等。5胸骨角: 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的地方有个向前突起的角叫胸骨角,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两侧平对第二肋,

15、第四胸椎的下缘正对胸骨角的水平。6.肺门:肺内侧面(又称纵膈面)贴近纵隔和脊柱,其中央凹陷处称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三、简答题1.简述海绵窦的位置、毗邻,穿经海绵窦的结构。答:海绵窦是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腔隙,内有许多纤维小梁,把窦腔分隔成许多小腔,呈海绵状,故名海绵窦。海绵窦位于蝶鞍两旁, 呈前后狭长的不规则形。海绵窦长约20mm,宽约10mm,在其中部的额状切面上大致呈直角朝向外上方的直角三角形。前端达眶上裂内侧部,后端至颞骨岩部尖端,下外侧距圆孔与卵圆孔内侧缘连线3-4mm处。穿经海绵窦的结构:窦外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窦内侧壁有劲外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工。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