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讲-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浙教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8965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讲-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讲-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讲-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讲-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讲-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讲-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讲-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浙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观粒子模型授课日期年月日 时 间A / B / C / D / E / F段主 题微观粒子模型教学内容重点:1、知道物质的不同构成:分子、原子和离子 2、知道物质构成与性质的关系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难点:1、认识微粒的数量级的大小2、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 3、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1. 要清楚知道符号与模型的作用2. 要能区分出符号和模型的实例3. 要了解物质构成的微粒有分子和原子以及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4. 了解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知识梳理】知识要点1符号和模型1. 模型的含义、意义和作用(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

2、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种方法叫模型法。(2)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3)它的类型有: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2. 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1)含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2)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

3、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3)常见的符号有:交通标志、消防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元件符号等。 3. 对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的观察。(1)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变。(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典型例题】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 ) 精析:符号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事物。模型可以是复制品或一张图,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答案:B【变式练习】 1、如下图:(1)水在三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的分子? ;故水的三态变化属于 (物理或化学)变化。(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 发生了改变。

4、精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同状态的水其构成物质的微粒水分子是不变的,但水分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固态水(冰)其分子间隔最小,液态水其分子间隔居中,气态水(水蒸气)其分子间隔最大。答案:(1)没有;没有;物理 (2)水分子的间隔2、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时,为了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所构建的速度模型是:v=s/t则符号v、s、t所表示的事物分别是什么?精析:这道题从知识角度来看,符号和模型的知识都有考查,并且符号和模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此题中所构建的速度模型属于抽象模型,是用来描述事物的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其含义是: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运动的路程的多少。即,速度=路程/时间。答案:表达式中符号v表示“速

5、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知识要点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看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3)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为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既可以构成水分子,也可以构成过氧化

6、氢分子。)(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 2、原子:(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2)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原子排列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由碳原子构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分子原子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联系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它们都可以构成物质。注意分子比构成分子本身的原子大,但不

7、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3、物质的构成: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碳、硅、稀有气体)。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4、化学反应实质: 5、粒子的大小与质量分子、原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粒子的质量和体积也不相同。原子的半径一般在1010 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约在10261027kg数量级。【典型例题】下图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示意图:(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根据图示你得出的结论有(1)从物质构成角度讲, ;(2)从物质变化角度看: 。精析:解本题关键是理解两点:(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和化学变

8、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及分解出来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硅、碳。 答案:(1)从物质构成角度讲,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金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2)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了金属汞;每两个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由大量的氧分子构成了氧气。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没有变化。【变式练习】下图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从水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规律或结论。(1) ;(2)

9、 ;(3) ;(4) 。精析:用球代表“原子”,球与球连起来代表“分子”的模型这种科学模拟方法,可以使大家更形象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解答这种类型题的基本要求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模型变化,在由表及里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归纳出其所反应的规律或结论,要注意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时要到位,说到点子上。由上图可知变化前是水分子,变化后就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两个水分子所分解出来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两个氢原子组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氧分子,反应前两个水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反应后所得到的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两个氢分子中有

10、四个氢原子,原子总数前后不变,并且原子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另外还发现在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再分解成其他微粒。答案:通过以上的观察我们不难归纳出以下规律或结论:(1)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没有改变;(3)两个氧(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氧(氢)分子;(4)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 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 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 氧气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具有不同的性质精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并不意味着自然界中所有分子的体积和质量

11、一定会比原子大;海绵能吸水,说明海绵物质间存在大量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不同物质由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在种类、数目上的不同而导致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会使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或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质结构的不同会使物质有不同的性质。答案:D 3、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分子中没有相同的原子B. 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因为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C. 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D. 在水、氧气、二氧化碳三种不同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可视为同类物质。精析:物质种类不同,组成这些物质的分

12、子结构必不同。物质种类一般由分子决定。水、氧气、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分别是由水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答案:C 4、在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一种新碳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 (1)碳纳米管可用下列哪个图形表示( )(2)其他三个模型分别代表什么物质?(3)通过这四个模型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4)既然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为何性质却差异很大?例如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很柔软?精析:此题能比较明显地看出呈管状结构的只有D项。解此题时大家不仅要知道其结构,而且还要了解它们分别是什么物质。其中A是金刚石(正四面体结构);B是石墨(层状结构);C是足球烯(C60)

13、。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不过碳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结构不同。另外还要求掌握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同的,正是由于结构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相差很大。答案:(1)D(2)A是金刚石(正四面体结构);B是石墨(层状结构);C是足球烯(C60)(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同的(4)因为性质由结构决定,结构不同,性质也就不同。5、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精析:判断是不是发生化学变化,从宏观上看就是有无新的物质产生,从微观上看就是分子是否发生改变。通过观看图示,的氧分子和氢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只是A分子与B分子相互简单的混合,没有

14、新的分子产生;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相互结合生产了新的分子。答案:C6、如图,取少量固体碘用湿润的馒头试验,馒头变蓝色;将固态碘放在烧杯里,并在石棉网上加热,固态碘受热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再将湿润的馒头放入碘蒸气中,馒头变蓝色;另取一小粒碘,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溶解成碘溶液,再用馒头试验,也变蓝色。已知碘能使淀粉变蓝,又知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请问:这一实验能说明什么?精析:解此题要明确两点:(1)碘能使淀粉变蓝这是碘的一种化学性质,面粉中含有大量的淀粉(2)从固态碘到气态碘,这中间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是一种物理变化,故碘这种物质没变。而碘又是由分子构成的,故碘分子也没变。同理,碘溶解于水也是一种物理变化,碘分子也没发生分裂。那么,是谁在保持着固体碘、碘蒸气、碘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