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齐心协力--狠抓落实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89564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齐心协力--狠抓落实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齐心协力--狠抓落实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齐心协力--狠抓落实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齐心协力--狠抓落实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齐心协力--狠抓落实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齐心协力--狠抓落实(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统筹 科学规划 齐心协力 狠抓落实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 ”和“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893年,承载了117年的办学历史和文明,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学校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有112个本科专业,29

2、6个硕士点,208个博士点,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2010人,硕士研究生11659人,博士研究生6904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583人,有外国留学生1560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汉大学专业覆盖面广,毕业生人数众多,学生构成比较复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任务量大、社会关注度高。长期以来,学校各级领导从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战

3、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重点部署,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学校就业工作队伍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入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团结协作,锐意革新,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我校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就业质量稳步提高。现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一三四四工程”,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 武汉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学校建设全国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断明确就业工作的目标,优化就业工作环境,理清就业工作思路。学校

4、大力推进“一三四四工程”即“一把手工程”、“三全思想”、“四个到位”和“四化建设”。武汉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建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有专门的就业工作队伍。早在2004年,学校即提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三全”思想:即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部分,让毕业生就业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使全社会都来关注武汉大学的毕业生。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学校将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为重要工作之一,一方面大力推进以创造、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切实做到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和场地“四到位”,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良好

5、的条件保障。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大力加强“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帮助每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满意就业。 二、不断深化招生与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一)深化招生机制改革,使学生从“入口”起,奠定了与社会需要接轨的良好基础 学校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招生改革为龙头,加强招生计划的科学编制和学科专业结构合理调整,努力使毕业生“适销对路”,是我校近年来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1)学校在机构设置、工作体制上使招生工作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机结合。根据不同

6、省市或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人才需求形势和特点等,科学合理地制订招生事业计划和来源计划,彻底打破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式的招生计划制订模式,“以销定产”。 (2)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强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对现有招生专业进行优化组合。根据人才市场的要求,运用我校可以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优势,进一步加大新兴学科、交叉科学和应用型专业的设置,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3)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积极推行招生模式改革。在总结、完善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试验班的基础上,推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如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按生物科学类招生等,有利于学生就业。

7、(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武汉大学在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招生制度和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适销对路”毕业生。 (1)积极开展“三创”教育。武汉大学将“三创教育”作为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正式写入武汉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2)根据就业情况树立“通识”与“专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知识、能力和素

8、质的协调发展与提高。根据培养“三创”型复合人才的要求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发展趋势,学校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在相关专业中进一步实行打通培养;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压缩必修课学时,扩大学生选修课比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启动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和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重组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差距。 (3)推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扎实、后劲足,向来是武汉大学毕业生的特点,这与武汉大学一贯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积极推进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等密切相关

9、。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如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采取的举措有:实行分级教学;增加提高类英语课程的开设,扩大学生选课的范围;采用3D(discussion、dialog &debate)教学法;创建“英语虚拟教室”;建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研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等。 (4)采取“双语教学”、“名师上课堂”等多种措施,适应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人才的需要。学校鼓励教师采用双语教学和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学校承担引进外文原版教材的费用,对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采用教学改革立项的方式给予经费资助。为了引导学生放宽眼界,瞄准前沿,我校采取了“名师上课堂

10、”的措施,一大批名师,包括两院院士、知名学者都走上讲台,给本科生讲授专业课或基础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学探索的精神,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5)实行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创新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增加学生的择业面和择业机会。为了使毕业生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我校积极改革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与手段,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引入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引导毕业生科学就业、合理就业、满意就业 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不断增强。武汉大学以学生为本,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建立了

11、有武汉大学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一)将学生就业指导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及学生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在人员、经费等方面配备较好,形成了完备的工作体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很多方面与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比如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等,还有各学院的副书记和辅导员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者又是学生就业工作的负责人。我校利用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状况及就业方面的个性要求了如指掌的优势。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通过考核和评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就业指导

12、和服务的积极性和作用。 (二)采用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提高就业能力 2005年我校在对在校学生、用人单位、兄弟院校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设了覆盖全校各年级和专业的就业指导课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并且实现了“五有”,即有计划、有学时、有学分、有教师、有教材。学校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职业测评、网络学堂等方式开展日常的就业指导工作,组织专门的就业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免费对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测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全面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与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在校园就业信息网上为毕业生开设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利用职业导航、课程学习与

13、评价、答疑咨询等模块,为毕业生全程职前教育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相应的专业服务,帮助学生认清形势,调整就业期望。与此同时,学校还广泛开展就业形势教育,通过网络传播、校友现身说法等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科学择业。 (三)树立正确导向,更新就业观念,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武汉大学近年来积极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湖北省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在“湖北省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上武汉大学积极与地方教育部门联系,在学生签约过程中统一组织,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到资教点看望资教生,并在生活上面给予关心。同时,在毕业生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4、和职业观教育,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贯穿于就业指导的各个环节,让毕业生意识到国家迫切需要他们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去就业,让毕业生了解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去就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积极与地市州县等基层政府人才机构建立联系,搭建相互了解的平台。为了让毕业生全面了解基层和中小企业,近年来,学校先后与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浙江萧山市人才中心、江苏吴江市人才中心、东莞市人才市场、江苏昆山市人事局、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中小企业集中的政府人才机构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他们组织辖区的中小企业组团来校招聘。学校大力表彰到西部偏远地区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从2001年至今共有651名学生受

15、到表彰,这些毕业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精心培育繁荣、和谐的校园就业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一)完善以校园中型供需见面会和校园专场招聘会为主体,其他招聘形式并存的,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就业市场 早在2005年,武汉大学与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成立武汉大学生就业市场武汉大学分市场,以学生为本,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我校注重保持、拓展自身优势,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措施,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注重与来我校招聘毕业生的新、老用人单位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武汉大学已逐步成为用人单位在湖北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招聘基地。归纳起来主要有: (1)进一

16、步建立和完善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办好校园中型供需见面会。据统计,我校每年举办的中型校园供需见面会在20场左右,每年约有近1000家用人单位来校参会。另外为了给我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我校打破由学校单一举办校园供需见面会的惯例,与校园招聘运作较为成熟的民营中介机构合作,邀请他们来校组织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由于这些中介机构引入的单位质量较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反映良好。 (2)主动和全国各级政府人才机构、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更加稳固的联系。我校每年邀请苏州高新区、中关村人才、湖北省电力公司、全国电力人才等区域和行业的招聘活动近10场,参会用人单位达数百家。学校还积极搭建与学生愿意就业的全国国家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