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概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582147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化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化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化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通化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化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化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概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化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简 报 第6期 (总第301期)通化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3月16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刊市文化新闻出版局部署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工作3月12日,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召开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省、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全市2008年文化市场工作经验和做法,部署我市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工作,会上下发了通化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行动方案。7个县(市、区)的分管局长、文管办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以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为工作主线,以遏制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清除网上违

2、法有害信息为重要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清理和净化网络、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坚决遏制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一是优化网络经营环境。加强网络基础管理,配合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活动,及时清除低俗媚俗、格调低下的网上信息垃圾和相关网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结构,着力推动现有网吧经营连锁化、规模化,严格控制网吧总量,停止审批新网吧。规范经营秩序,改善经营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在网吧传播,依法坚决打击利用网吧制作、下载、复制、发布、传播

3、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行为。从严整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的黑网吧。二是开展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开展“扫黄打非”统一行动,全面查处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庸俗、鬼怪灵异、封建迷信及伪科学等有损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口袋本”图书、卡通画册和音像制品、游戏软件等不良出版物,扫除各种污染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的精神文化垃圾。加强对出版物零售、租赁摊点和网吧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印刷活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坚决禁止在中小学校周边严控的范围内开办网吧及各种娱乐场所。严厉打击教唆胁迫、引诱指使未成年人从事各种不良文化活动进行牟利的不法行为,营造有

4、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三是坚决查缴各类侵权盗版制品和非法报刊。重点查缴盗版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教材教辅读物、畅销书和常销书。坚决取缔假冒伪造国内刊名刊号或无刊号出版的报刊,特别是非法夹带、邮寄入境的境外有害报刊和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的报刊以及“一号多刊”形式非法出版的非法报刊。四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发放传单、执法人员现场宣讲等方式,对网吧、娱乐场所、出版印刷、图书音像经营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营单位进行逐个宣传,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努力形成文化经营场所业主自觉、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五是健全日常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日常监管、集中

5、检查、行业自律、信息反馈等工作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找漏洞,分析原因,着眼治根,完善制度,使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常态化、经常化。加强与工商、公安、信息产业等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分工协作、齐抓共管。联通通化市分公司开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专项检查按照全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要求,联通通化市分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对自营网站、合作网站和接入网站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联通通化市分公司从树立企业形象,净化社会环境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网络活动。成立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检查小组,对客户使用的全部网站业务、虚拟主机业务

6、、主机托管业务、主机租用业务、所用服务器等120个网站进行专项检查,所检查接入信息内容,没有违法和不良信息,没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坚持打击互联网低俗之风工作常态化。重点对所接入的主机托管和虚拟主机客户,核对信息源入网责任书的签订情况和网站ICP/IP备案情况,对没有备案和备案不合格进行及时备案,强化信息接入责任意识。设立专职信息安全管理员,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加强自营网站的内部管理工作,着重从网络接入、用户资质排查、提前预警等源头方面建立严格的审核监督制度,坚决杜绝各类不良信息的出现,确保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工作落到实处。责任编辑:邵华李文鹏抄送:省文明办、市文明委成员、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检委办公室、市直有关单位、各新闻单位通简临字001号 (共印100份)(联系电话:0435-3919626 电子邮箱:)-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