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含答案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8123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含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含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含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含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含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含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含答案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分值:1.02. 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A) 发展社会主义 (B) 改革开放 (C) 发展生产力 (D) 科学发展 分值:1.03. 是国家和集体中的一个成员的利益,它是指个人的一切需求及其满足需求的条件的总和。(A) 个人利益 (B) 国家利益 (C) 集体利益 (D) 人民利益 分值:1.04. 为人

2、民服务,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A) 革命性 (B) 先进性 (C) 历史性 (D) 进步性 分值:1.05.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实施()的根本要求。(A) 教书育人 (B) 以德治国 (C) 教育兴国 (D) 科技创新 分值:1.06. 要把()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办任何事,都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赞成不赞成为标准。(A) 是否能解决人民矛盾 (B) 是否符合党和国家以及集体的利益 (C) 是否符合个人利益 (D) 是否符合人民利益 分值:1.07. 以下有关价值观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人们的价值

3、观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B)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会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C) 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观念 (D) 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社会制度下,人们会有着相同的人生价值观 分值:1.08. 作为民族素质的本质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决定着民族素质建设的性质和方向。(A) 道德品质 (B) 社会舆论 (C) 思想道德素质 (D) 个人修养 分值:1.09.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要树立()的人生观。(A) 为人民服务 (B) 奉献社会 (C) 科学发展 (D) 改革创新 分值:1.010. ()是贯通社

4、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统一原则。(A) 个人主义原则 (B) 集体主义原则 (C) 马克思主义原则 (D) 为人民服务原则 分值:1.011. 建设和谐文化,以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为目标,更应突出强调()。(A) 改革开放 (B) 科技创新 (C) 和谐发展 (D) 重在建设 分值:1.012. 人生价值在于(),只有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任、作贡献,他人和社会才会尊重和满足个人的各种正当需要。(A) 贡献 (B) 付出 (C) 劳动 (D) 收获 分值:1.013. 内心信念是()。(A) 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B) 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5、的各种行为 (C) 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行为 (D) 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分值:1.014. 职业道德修养之所以要强调自觉,是由()的特点决定的。(A) 社会舆论 (B) 文化氛围 (C) 道德 (D) 行业 分值:1.015. ()职业道德境界是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在职业道德中的现实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A) 不尽职型 (B) 大公无私型 (C) 尽职尽责型 (D) 是以职谋私型 分值:1.016.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贯穿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道德规范的灵魂。(A) 为社会服务 (B) 为人民服务 (C)

6、 为国家服务 (D) 为单位服务 分值:1.017. ()的行为准则是区分善与恶、好与坏、正义与非正义的行为准则。(A) 法律规范 (B) 政治规范 (C) 道德理论体系 (D) 道德规范 分值:1.018. 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A) 勤政爱民 (B) 奉献社会 (C) 忠于职守 (D) 一心为公 分值:1.019.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A) 社会和谐 (B) 稳定发展 (C) 发展经济 (D) 繁荣富强 分值:1.020. ()是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的统一。(A) 职业道德技能 (B) 职业道德义务

7、 (C) 职业道德信念 (D) 职业道德素养 分值:1.021.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A) 矛盾性 (B) 革命性 (C) 进步性 (D) 历史性 分值:1.022.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以()为指导的。(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马克思主义 分值:1.023. ()是指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根本看法,主要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以及如何满足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A) 科学发展观 (B) 价值观 (C) 人生观 (D) 世界观 分值:1.024.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是职业道德

8、的基础和基本精神。(A) 诚实守信 (B) 爱岗敬业 (C) 服务群众 (D) 奉献社会 分值:1.025. 信用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需要()作保障。(A) 社会诚信 (B) 职业道德 (C) 法律制度 (D) 社会道德 分值:1.026. 集体主义原则首先要求(),这是一个大前提。(A) 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B) 集体利益包含个人利益 (C) 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D)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分值:1.027. 加强职业道德是市场经济道德()的内在要求。(A) 经济建设 (B) 文化建设 (C) 环境建设 (D) 社会建设 分值:1.028. ()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

9、荣,什么是耻辱”的基本价值观问题。(A) 社会主义价值观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社会主义人生观 (D) 社会主义世界观 分值:1.029. 所谓()教育,就是要教育从业人员勤于事业,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A) 勤业 (B) 敬业 (C) 乐业 (D) 爱业 分值:1.030. 集体主义原则集中体现了()核心的要求。(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 马克思主义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道德 分值:1.0(二) 多选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以人为本,就是()。(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

10、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 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D)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分值:2.02. 民族素质的主要内容包括()。(A) 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心理素质 (D) 人的身体素质 分值:2.03. 只有()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 物质文明 (B) 政治文明 (C) 精神文明 (D) 社会文明 分值:2.04. 以下关于矛盾的说法正确的项是()。(A) 所谓矛盾是指客观事物内部互相对立的方面之间既斗争又同一的关系 (B) 矛盾具有客观性和系

11、统性,一切现实的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C) 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事物都包含多个矛盾,是一个由多个二元素系统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 (D) 在把握客观存在的矛盾时,我们应以一种全面、系统的观点看待矛盾;应善于分析和把握矛盾的结构、层次和条件。 分值:2.05. 我们所要维护的个人正当利益,应该()。(A) 要明确个人正当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B) 要明确个人利益的获得是通过正当的手段 (C) 个人的正当利益不应损害社会整体的利益 (D) 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并不排除在社会整体利益需要的时候,自觉地对个人利益加以节制或者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分值:2.06. 为了最大

12、限度地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必须()。(A)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 (B) 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 (C) 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处理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D) 把群众的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分值:2.07. 以下有关说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主体性和历史性是人生的基本特征 (B) 人生的基本内容决定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生活过程 (C) 人生就是在生理的和社会的众多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D) 矛盾性和社会性是人生的基本特征 分值:2.08.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是()。(A) 摒弃剥削阶级与小生产者的旧职业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