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计费系统市场状况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58192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信计费系统市场状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电信计费系统市场状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电信计费系统市场状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电信计费系统市场状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电信计费系统市场状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信计费系统市场状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计费系统市场状况分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重声明本报告的著作权归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赛迪顾问”)所有。本报告是赛迪顾问的研究与统计成果,其性质是供客户内部参考的业务资料,其数据和结论仅代表本公司的观点。本报告有偿提供给购买本报告的客户使用,并仅限于该客户内部使用。购买本报告的客户如果希望公开引用本报告的数据和观点,在事先向赛迪顾问提出书面要求后,必须经过赛迪顾问的审核、确认,并得到赛迪顾问的书面授权。未经赛迪顾问的审核、确认及书面授权,购买本报告的客户不得以任何方式在任何媒体上(包括互联网)公开引用本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得以任何方式将本报告的内容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否则引起的一切法律后果由该客户自行承担,同时赛迪顾问亦认

2、为其行为侵犯了赛迪顾问的著作权,赛迪顾问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目 录研究定义6前言7一、电信运营计费系统市场现状8(一) 电信运营计费系统市场分析81、电信计费系统发展历程82、电信运营用户及市场规模93、电信计费系统市场规模及预测114、国内外计费系统差异13(二)电信计费系统发展遇到的问题141、多业务计费平台逻辑分离142、预/后付费计费系统物理割离153、用户充值平台不统一154、用户欠费风险开始显现16(三)电信计费系统市场影响因素分析171、驱动力182、阻碍与挑战22二、电信运营商的需求趋势24(一)全业务融合计费271、业务融合趋势272、计费系统融合趋势

3、28(二)实时计费与信用控制301、3G对实时计费与信用控制的要求302、计费系统对三个实时的需求31(三)预、后付费融合321、预付费用户的增长趋势322、用户对预、后付费融合的诉求322、计费系统的融合步骤33三、电信计费系统发展趋势35(一)全业务包容性35(二)系统的灵活性36(三)响应能力实时性36迎合趋势的OCS解决方案37跨国厂商占据先机38应用案例39图 目 录图1 20032007年中国移动用户数量及增长10图2 20032007年中国电信业务规模及增长11图320042012年中国电信运营商投资规模12图420082012年中国电信运营商计费系统建设投资规模预测12图5 多

4、业务计费平台逻辑分离14图6 预/后付费计费系统物理割离15图7 用户充值平台不统一16图8 降低欠费风险的措施17图920042007年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变化情况20图1020082012年中国TD-SCDMA的组网建设投资规模预测22图11 电信运营商对现有计费系统满意度25图12 电信运营商对下一代计费系统特征需求26图13 电信运营商对计费系统升级步骤意愿27图14在线计费系统(OCS)工作流程示意图29图153G支撑系统功能及与网络平台关系示意图30图16融合计费系统演进路线34表 目 录表1 2003-2007年中国电话用户到达数和新增数10表2 国内外计费系统比较1

5、3表3 电信运营商计费系统需求趋势24研究定义电信计费系统是电信运营商对个人和集团用户使用其各种业务进行费用管理的软硬件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为通信业务计费、原始数据采集、预处理、批价、帐务处理、销帐等步骤。作为电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信计费系统市场一直以来都是赛迪顾问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此次赛迪顾问在年度市场数据的分析研究基础上,从市场发展、用户需求特征和技术演进等角度对3G时代计费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发表报告3G时代融合计费发展之道。赛迪顾问将这一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内相关领域人士,并就其中一些观点进行探讨。前言计费系统是电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之一。对电信运营商而言,它与盈利密切相关,它所管

6、理的信息是电信运营商部署战略和策略的重要支持。面对客户,它是营销利器也是客户服务的基石。计费已经成为整个电信运营行业商业策略的一部分,它的力量是可以告诉运营商哪里可以创造收入,并且,如果运营商有一个可以从宏观上控制所有服务的平台,他们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哪些客户和哪些业务是运营商收入的来源,而哪些是潜在的危险业务或危险客户。3G时代的脚步日益临近的今天,在电信运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产业环境下,现有的电信运营计费系统能够适应这样的竞争吗?面对3G时代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的趋势,计费系统将向何方发展?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视、位置服务、移动支付等增值业务的渗透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3G的强大带宽资源将

7、有力支持更多电信增值业务,数字内容产业已经取代话音,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能否把握这一机遇不仅仅取决于业务开发能力。电信计费系统作为支撑网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从用户使用电信业务开始,到用户最终完成缴费的全过程。新一代融合计费系统应该能够支持灵活的资费策略和业务捆绑、支持融合计费(多业务融合、预付/后付融合)、支持预付和后付实时切换、支持统一支付、统一帐单、支持高风险业务信用控制、灵活扩展、快速支持新业务、高可靠性、良好的并发性能。融合计费系统能有效支撑融合业务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同时提供了吸引客户的有效手段、提高电信运营商的支持系统的品牌竞争力。 现阶段的电信市场竞争在很大

8、程度上体现为新业务和管理模式上的竞争。网络的不断融合、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都需要新一代计费系统的支持,融合计费系统的建设对电信运营商具有重大意义。一、电信运营计费系统市场现状(一) 电信运营计费系统市场分析1、电信运营计费系统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信领域技术飞速发展,发生了从纵横制交换机到程控交换机、从模拟网到数据网、从专用数据网到互联网、从POTS到模拟移动通讯、从模拟移动通信到数字移动通信(GSM、CDMA等)、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智能网的出现等等一系列技术变革。伴随着这些技术变革,通信网络计费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人工交换机时期,市话计费采用包月制,长途

9、按距离和通话时长采用人工计费方式完成;在半自动、全自动纵横制时期,曾经采用单次计费、复式脉冲计费方式;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程控交换机的普遍使用阶段,则采用了复式分钟式计费和长途详细话单计费;智能网的出现,将计费功能从通信设备本身分离由单独的设备来完成;数据通信和互联网时代,则以时长、流量(字节数)为依据来计费;3G移动通信中多媒体数据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则将进一步引入QoS等各种计费要素。总之,随着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费将朝着更加自动、实时、灵活、透明的方向发展。电信运营商选择计费系统的标准过程当中,越来越注重从业务发展的角度带来的附加价值,也就是能够为业务的营销、用户的发展带来什么

10、附加值。这些附加价值体现在电信运营计费系统的运作上,最终体现到客户的体验上。例如计费系统运维人员如何更方便的提取拍照客户,如何能更便捷的为目前业务和套餐不匹配的目标客户进行业务理财等功能,如何能为预付费和后付费用户提供统一的优惠活动,如何能够规避不良信用用户的恶意欠费风险等等。在电信计费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实时控制和计费一直以来都是电信运营商追求的目标。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实现的程度和方式存在着一些差异。中国电信运营计费系统发展大体经过以下两个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智能网平台提供预付费业务。智能网实际上是一个业务提供平台,并不应该将其看作一个计费系统,但是由于智能网定义了预付费业务,所以智能网

11、也被认为是一种在线计费的实现方法。智能网的标准主要是针对传统话音业务的需求发展起来的,所以其应用主要集中在话音业务域,虽然新的智能网规范也希望将其它业务域纳入其范畴之内,尤其是在移动网络中,但是进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智能网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实时控制,而且具有比较完善的国际标准,在传统话音领域发展得非常好。预付费业务也成为运营商比较认可的一种业务形式,尤其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但是,由于智能网将预付费作为一种业务而不是一种业务支撑手段来定义,所以其业务模式的灵活性受到极大的限制,难以满足当今激烈市场竞争的要求。同时由于智能网主要应用在话音业务域,所以其对融合计费的支持能力也不容乐观。而且其投资较高

12、也成为运营商比较头痛的问题。第二阶段,通过业务支撑系统实现准实时计费和控制。这种方式实际上是由于智能网方式本身的不足,运营商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方式来解决热点需求和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它是通过业务支撑系统采集话单后,实时批价、计账和开停机控制来提供业务。其优点是可以建立统一的客户模型,对客户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可以支持非常灵活的业务模式,在统一的离线计费模式下,融合计费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但是由于不具备实时控制机制,存在用户透支的可能性,容易产生欠费问题,导致收入流失。2、电信运营用户及市场规模近年来移动用户增幅减缓,用户已经趋于饱和,受话音资费持续下降、移动通信单向收费全面实施以及通信手段更趋多

13、样化等因素的影响,话音低值化趋势愈发明显,使运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急需开拓出新的业务领域来提高盈利能力,而未来“3G商用”、“全业务电信运营商”等趋势都为新业务的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这成为推动电信运营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2007年,全国电话用户新增8389.1万户,总数突破9亿户,达到9127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60.0%,移动电话用户与固定电话用户的差距拉大到18183.8万户。表1 2003-2007年中国电话用户到达数和新增数单位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7年到达数万户53270.0 64658.1 7438

14、5.1 82884.4 91273.4 2007年新增数万户11247.3 11388.1 9727.0 8499.3 8389.1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52007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新增8622.8万户,达到54728.6万户。2007年是移动电话用户增长最多的一年,比2006年增加了8634.1万户,平均每月仍增加718.7万户,中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1.6部/百人。庞大而又快速增长的移动电话用户群促进了电信业的飞速发展。图1 20032007年中国移动用户数量及增长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5从电信运营方面来说,中国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覆盖,实现

15、全国范围内基本的电信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各类增值业务也在业务种类和渗透率上全面增长。目前中国运行着世界上最大的电信网络,运营商已经完成了大量资金、技术力量以及经验的积累。遵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已经开放了部分电信行业市场,在3G即将到来后新的竞争环境,中国各大运营商也已经进入了加速转型阶段。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在努力实现由传统电信业务提供商向多媒体信息提供商的转型。从业务结构来看,虽然话音业务是目前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移动用户对于2G时代的彩信、彩铃、移动互联网等各种数据业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势头十分明显。近年来,电信增值业务所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不断增加,2007年这一比例已经突破20%。这对于以数据业务为突出特点的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而言,显然在市场培育方面将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从业务收入来看,2007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完成7280.1亿元,增长速度为12.3%。图2 20032007年中国电信业务规模及增长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