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81534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 目录一、规划范围与期限二、现状概况三、现状问题分析四、规划依据五、规划指导思想六、规划原则七、规划设计附表: 1、加油站、加气站现状与规划对照表2、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现状统计表3、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统计表附图: 1、现状图2、总平面布局规划图3、规划定位图一、规划范围与期限本次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的规划范围具体为:南起南二路、北至潍坊路、东起沙青东路、西至郝纯路,向北还包括胜北社区的用地范围。规划期限与总体规划一致,即2010年。二、现状概况在市域范围内,现状加油站、加气站总量已达260余处,趋于饱和状态。加油站、加气站大多沿

2、辛河路、东王路、潍高路等几条道路设置。在中心城建成区范围内,现状加油站共有44处,其中西城34处,东城10处(注:东、西城以东青高速路为界划分)。现状加气站共有2处,都位于西城。现状加油站、加气站大部分依托过境路和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如:西四路、北二路、南二路、东二路等),且布点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和规范,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三、现状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成品油、气需求的大幅增长,加油站、加气站的建设进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对汽车需求的迅猛增长,直接导致加油、加气市场的不断扩大。加油、加气站点的建设对满足工农业生产和

3、人民生活的需要、推动全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各种成分的加油、加气站共同存在,油田所属、石油公司所属、以及社会加油、加气站等,共同构成了现状的布局特点。1、 现状加油站、加气站,未经统一规划,一部分位于规划道路绿线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景观。部分加油站位于过境路或主次干道的交叉路口,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例如:17号、21号、44号等)。2、现状加油站、加气站布局混乱,间距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规模差别大、总体数量少,某些地段出现“扎堆”现象,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半径,不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例如: 9、10、11、12、13号以及40、41、42、43、44号等)。3、现

4、状加油站与加气站的数量悬殊,加油站40余处,而加气站仅2处,随着人们社会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发展,以气代油的趋势迅猛发展,用气量将加大,现状的2处加气站势必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4、现有油田所属加油站,绝大多数为油田二级单位内部加油站,随着油田改制的深入,加油站必将由对内改为对外,并由原附属主业单位而成为独立的实体单位,参与市场竞争。5、现状部分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档次低,设施落后,日常管理还不够完善(例如:3、4、5、9、14、15、23、29、38、39号等)。缺乏管理和控制,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现象比较突出。综合上述情况,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无论是设置数量还是规模,还达不到规定标准和要求,急

5、需规划建设、改造完善。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3、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4、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5、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7、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8、东营市中心城总体规划9、东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等。五、规划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家有关成品油市场整顿及规范的要求为指导,按照加油、加气站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

6、适应的总体要求,通过编制和实施规划,加强对加油、加气站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逐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科学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加油、加气销售服务网络体系。加油、加气站规划总量控制指标应保证平均单站加油、加气量不低于目前平均水平,并逐年有所提高。六、规划原则为了改善中心城加油、加气站的现状状况、提高加油、加气站的使用效率和更加合理有效的进行规划布局,保证和提高加油、加气站的安全适用性,方便群众生活,在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中心城加油、加气站进行统一规划。1、“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中应充分

7、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设置,保证合理的间距和服务半径,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2、科学论证、合理定位: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街道景观,完善城市的整体形象。3、充分考虑经济增长速度、城市建设发展规模等因素,统筹安排、兼顾现实,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着力优化完善网络,正确处理发展和规范的关系,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4、加油站、加气站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并应设在城市交通干道或交通便利的次干道上,以及城市的外环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尽量靠近主要服务对象设置。严格控制占压人行道及绿化带

8、的现象,以及避免在道路交叉口处设置。5、在现状建成区内设置时,要充分结合现状,方便实施,不影响城市景观及不妨碍道路畅通的要求。七、规划设计在对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现状情况踏勘、以及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针对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本次规划方案,现介绍如下:根据国家汽车用加油、加气站技术规范规定的二级加油、加气站每天可加油、加气200400车次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确定二级加油、加气站以每天可加油、加气300车次计算,中心城现有车辆总数为4万余辆,预计到2010年中心城拥有车辆总数为6万余辆,按每辆车行驶里程为150公里/天,那么每辆车大约每3-4天加一次油、气,经计算得

9、中心城到2010年所需加油、加气站总数约为50-65处。另外根据国家政策导向以及环保节能方面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以气代油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又因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气源充足,故预计到2010年,中心城有1/4的车辆为燃气车(约15000辆),那么计算得中心城到2010年所需加气站总数约为13处左右。综上所述,在中心城现状加油站、加气站的基础上,规划将现状的2、11、12、14、17、21、26、30、35、36、38、44号等12处搬迁拆除,共保留现状加油站、加气站31处。另外又新建了36处,共规划了70处(注:58处加油站、7处加气站、5处合建站)。主要布置在南二路(9处)、北一路(3

10、处)、北二路(8处)、东二路(4处)、西二路(6处)、西四路(6处)等路段,并将东、西城的中心区,设为禁止布置区域。位置现状(个)规划(个)加油站加气站油气合建站加油站加气站油气合建站东城10001941西城34113934小计44115875合计4570 城市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的设计实践与探讨来源/作者:互联网/不详 2005-04-08 【加入收藏】1概述 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重要污染源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减少尾气排放污染也已成为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19四年4月,由科技部等部门新组建的国家清洁汽车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式启动了“空气净化工程一清洁汽车行动

11、”,力争在35年内使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空气净化工程”首先将在占汽车总运行里程约4050的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行业内大力推广清洁燃料如液化石油气(LPG)等代用燃料汽车。深圳市在清洁燃料(LPG)汽车方面的推广工作起步较早,但目前的发展进度却落后于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燃气汽车加气站的建设缓慢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城市里进行加气站建设要受到城市总体规划、安全间距以及加气是否方便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已建成的市区内可用来新建一个燃气加气站的空地很少。因此改造一些有条件的加油站使之兼备加油、加气功能,不失为解决目前深圳市燃气汽车加气能力不足的有效途径。我们对深圳市十几座加油站进行了改

12、扩建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着重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2加气站设计规范或标准的比较 由于涉及LPG加气站建设的国家级行业标准尚未颁布实施,目前有一些行业标准及某些省市制定了地方标准用以指导工作实践,对此我们进行了比较(见表1,2)。 表1列举了目前相关的一些设计规范,表2仅就加气站内一些设施的安全间距进行了比较,由表2可看出,国家行业标准送审稿、DB44991999和SY009398列举的安全间距比较全面,GB5002893因并非针对燃气加气站而制定的,故对加气站的约束不及前面三个规范具有操作性;SZJG 21998在安全间距方面比较保守,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重点以表1所列2、3为

13、参考规范,以DB4499-1999为设计依据规范。3加气站的选址与平面布置 油气加注站的选址首先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单项规划的要求。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具体实施,并非任何一个加油站都可改建为油气站。事实上,已建加油站由于隶属关系、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改造的条件参差不齐,加之当初的设计未考虑扩展LPG加气功能、使改建的总平面布置不十分理想,一些站仅能增加一个LPG储罐而另一些站则不得不借用加油站红线以外的空地如城市绿地等,在我们对深圳油公司皇岗加油站进行的改扩加建设计中就借用了相临的福田公园的一块面积约为300平方米的绿地,用来设置液化石油气地下储罐及卸车装置。在总平面布置上应尽量将油、气储罐分区布

14、置,便于运输车辆的分流,方便操作与安全管理。由于采用的是埋地式阀井,罐区的管线、阀门等设在阀井内及埋在地下。建成后既不会对绿地有大的影响,又解决了原有油站因面积小而无法改建为双燃料加注站的矛盾仅 (见图1)。4加气站的工艺流程特点 使用压缩机还是泵卸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简化流程,减少占地,成为油站改建设计的主要矛盾。如何合理地简化流程是改建加气站的关键。已有的加气站设计规范要求采用压缩机来卸车,但我们认为在进行加油站改造时如采用压缩机卸车,压缩机安装位置与储罐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对于一些面积较小的加油站来说几乎没有地方来安排。因此可考虑采用大流量的烃泵安装在罐区附近用以卸车。当需对卸车泵检修

15、时可利用槽车与储罐的自然高差卸车。对于有条件的站则可采用压缩机来卸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海市在运作的六个加气站内均未安装卸车泵或压缩机,而是采用了在上海煤制气集团的运输槽车上安装车载卸车泵,由该集团专用槽车统一给各加气站送气。该方案进一步简化了站内的流程,减少了占地及泄漏点,使加气站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还节约了一大笔投资,在运行中加强管理可充份保证安全供气,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 将储罐人孔及阀门安装在地下阀室的形式其感观效果要比露出地面的做法更容易被加气站的经营和使用单位所接受。因为加油(气)站的直观形象会影响其市场竞争能力。针对我们设计的加油站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地下阀井工艺管线流程,将加气潜液泵以及汇集到储罐的阀门和部分管道安装在地下式阀井及管沟内,并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探头,报警浓度为石油气爆炸浓度下限的20;井面及罐池盖板上严禁行车;储罐液位计设高低液位报警并与紧急切断阀联动;阀井要求做防水及阴极保护的电绝缘处理;平时采用自然风驱动的涡轮风机通风,加强井内气体的对流,减小石油气聚集的可能性以确保阀井的安全。 油气加注站是对社会服务的场所,客流量较大,人员复杂。因此,事故状态下的紧急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储罐区与加气岛应共设一套紧急切断系统,并要求气动控制卸压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