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DOC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79053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绪论部分:1.名词解释:食物:是指一切天然存在可以直接食用或经初级加工可供食用的物质。食品:是指经过加工和处理,作为商品可供流通的食物的总称。食品保藏:广义上,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切措施。狭义上,防止微生物的作用而不会使食品腐败变质的直接措施。食品保鲜:保持食品原有鲜度的措施。食品加工:是指对可食资源的技术处理,以保持和提高可食性和利用价值,开发适合人类需求的各类食品和工业产物的全过程。2.食品作为商品的基本要求卫生安全性-最基本的要素; 营养可消化性-食用(保健)价值的体现;风味-气味与滋味, 影响食欲与消费欲; 质地-硬度/弹性/柔软性/脆性等不同口感特性要求;外观-

2、色泽, 形状, 完整性等; 耐贮藏性-拥有一定的货架(保质)期;方便性-食用, 贮藏与运输等方便性; 价廉-日常消费与消费依赖, 控制原料成本, 减少浪费确保成品率, 充分利用好副产物(废弃物)等.3.食品分类1)按其来源分:植物性食品原料和动物性食品原料。2)按生产方式分为五大类:农产品:谷类、豆类、蔬菜类和水果类等;畜产品:畜肉类及其副产品、禽蛋类、乳类和蜜蜂类产品等;水产品:鱼、虾、贝、藻等;林产品:坚果类、林产食用菌、山野菜等;其他食品:以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叶、花蕾等原料制成的调味料,以及茶、咖啡可可果汁酒等饮料。3)按食品营养特点分类:六大类第一类:鱼、肉、蛋、大豆等,主食的

3、主要原料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第二类:牛奶、乳制品、小鱼、虾、海藻Ca、维生素B等;第三类:黄绿色蔬菜胡萝卜素、维生素c、矿物质等;第四类:其他蔬菜水果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第五类:粮食、薯类等主食类(米、面包、马铃薯、甘薯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等;第六类:油脂类(色拉油、黄油、蛋黄酱等)。第一章 水果蔬菜色香味和营养的成分1.名词解释:酸性食品:谷类、肉类和鱼类食用,氯、硫、磷比例要高得多,增加体内的酸性物质,同时这些食品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氧化后,最终产物CO2进入血液经肺部重新释放出来,也会使体内的酸性物质增多,所以这些食品被称为“酸性食品”。碱性食品:新鲜果品蔬

4、菜在人体中呈碱性反应,所以水果被称为“碱性食品”。2.水果蔬菜的营养特点。1)水分水对水果蔬菜的鲜度、风味有重要影响。含水多的水果蔬莱外观饱满挺拔、色泽鲜亮,口感脆嫩。不同含水量的水果蔬菜其口感、脆硬品质不同。幼嫩的、生长旺盛的器官或组织含水量高,大多数水果蔬菜产品含水量为7590,某些瓜果可达95以上。采后的水果蔬菜,随贮藏条件和时间而发生不同程度失水,造成萎蔫、失重。使鲜度下降,商品价值受到影响;严重时代谢失调,贮藏期缩短。因此,失水常作为保鲜措施的一个这要指标。2)碳水化合物糖类:多存在于后熟水果中,主要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甜度分别为l00、74.3和72.2,含糖量一般为1020。淀

5、粉:主要存在于未熟果实及根茎类蔬菜中,果实在后熟中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使甜度增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物质:与水果蔬菜质地密切相关。幼嫩植物组织的细胞壁中是含水纤维素,食用时口感细嫩;贮藏中组织老化后、纤维素则木质化和角质化,使蔬菜品质下降,不易咀嚼。果实后熟时,纤维素水解和果胶物质的变化影响果实的硬度。因此,生产上常用硬度计判断果实品质和成熟程度。3)有机酸有机酸与果实风味有关。苹果酸、柠檬酸(柑橘类)、酒石酸(葡萄)为主;还有草酸、琥珀酸、-酮戊二酶。游离酸的含量决定酸味。在果实中,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而蔬菜,如叶菜中,常是有机酸盐占优势,且酸含量也少,因此水果大多比蔬菜酸味浓。果实成熟时

6、一般含酸量增加,长期贮藏后由于呼吸作用而减少,使风味变淡,品质下降。4)色素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为淡紫色;在碱性中为蓝色。一般含糖量多时花青素也多,因此红色果实色越深越甜。花青素可抑制有害微生物,因而红色品种的苹果比黄色或绿色品种的抗病力更强,着色好的果实通常较耐贮藏。5)维生素水果蔬菜是人体所需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之一。新鲜果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P。人体所需的90%的维生素C和约40%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均来自果蔬食品。(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眼角发炎;缺乏维生素B,会引起脚气病,口角炎;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牙齿腐

7、烂;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佝偻病等。)6)单宁物质7)酶:水解酶类:果胶酶、淀粉酶、蛋白酶;氧化酶类:多酚氧化酶。参与采后生命活动。8)矿物质,如钙、磷、铁、硫、镁、钾、铜等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另外,多种挥发性芳香物质特有的香味第二章 畜禽的形态结构及营养成分1.名词解释:肉:是指畜禽在屠宰之后,除去皮毛(也有不去皮的)、内脏、头、蹄、尾的胴体,包括皮肤、肌肉、脂肪、骨始、软骨、腱、肌膜、血管、神经、淋巴结和腺体等。净肉:从狭意上讲,原料肉是指胴体中的可食部分,除去骨的胴体,又称其为净肉。2.畜禽肉的有那些主要物理性状 肉的主要物理性状包括颜色、密度、导热系数、保水性、气味和嫩度等。这些性

8、状都与肉的形态结构、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肥度、宰前状态等有关。第三章 水产品的营养成分与特征1.名词解释:水产品:指鱼类、甲壳类、贝类和海藻类等鲜品及其加工制品。2.水产品的易腐特性1)水产品本身的特性水产品中海藻属易保鲜的品种,而鱼贝类特别容易腐败变质。鲜鱼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多的水分,肌肉组织比畜肉柔软、细嫩,为微生物的入侵和繁殖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鱼类体内的酶类在常温下活性较强,易发生自溶,鱼类蛋白质被分解为大量低分子的代谢物和游离氨基酸,而成为细菌的营养物;附着在鱼体表面、鳃及肠道内的腐败菌大量繁殖,并对鱼体进行分解,从而使鱼体迅速腐败变质。2)外界影响渔业生产季节性强,鱼汛期集

9、中,受捕捞方法、捕获后的储藏、运输等外部条件的影响。鱼类捕获后很少来得及剖肚处理,带着易腐败的内脏和鳃运输,细菌易繁殖;鱼类的外皮薄,鳃片易脱落,捕获时很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细菌就会从受伤部位侵入鱼体;同时,鱼体表面的粘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微生物、常温、酶活力上升 提供细菌繁殖营养蛋白质+水(柔软) 小分子物质等 腐败分解因此,捕获后的水产品必须及时给予有效的保鲜措施,才能避免腐败变质的发生。3.水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特征和作用1)水分:70-80%。通过水的作用,能使DNA、蛋白质等生物高分子保持特殊的高级结构。生物体内的水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二者比例为4:1。鱼肉含水量高,

10、而结缔组织含量少,肉质柔软,这是鱼肉比畜肉易变质的原因之一。2)蛋白质:占15-20%。分为肌浆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和肌基质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具有ATP酶活力。在鱼肉保鲜和储藏过程中,如果ATP酶活力发生改变,则鱼类的鲜度也发生变化。故ATP酶活力可以作为检测鲜度的参考指标。 ATP酶在Ca 2+存在下显示出较强的活力。另外,鱼贝类肌基质蛋白含量比畜肉少,而肌原纤维蛋白、肌浆蛋白含量多,这与鱼肉组织明显比畜肉柔软有关。3)脂肪:占1-10%。(见下题)肌肉中脂肪含量:腹肉背肉,颈肉尾肉,表层肉内层肉,暗色肉普通肉。4)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糖类:占0.5-1%。红身鱼白身鱼。糖类以糖原形式储

11、存在肌肉或肝脏中,是能量的来源。鱼类肌肉中糖的含量与致死方式、种类密切相关:活杀、红肉鱼糖含量高;鱼类比贝类含量低。粘多糖: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粘蛋白,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广泛分布于鱼贝类的软骨、皮、壳中。矿物质:占1-1.5%。以化合物和盐溶液的形式存在,主要包括K、Na、Ca、P、Fe、Cu、I等元素。100g鱼肉中:Na:250-500mg,P:100-400mg,Fe:0.4-5mg,Cu:0.04-0.6mg,I:0.01-0.2mg。鱼骨中含有丰富的钙质。鱼贝类体内通常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原因:生活环境中,有害元素浓度高;具有富集这些元素的生理特性。维生素:随鱼的种类、捕获地点、

12、季节、饵料、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变化。VD:金枪鱼、鲣鱼等的肝脏中含量非常丰富,高达250000IU/g油,而在板鳃类、鳕鱼、鲱鱼等鱼肉中含量都很少。VB1、B2、B12:大多存在于红身鱼肉中。VB6:红身和白身鱼肉中都有。5)浸出物成分:占鱼肉干重的2-5%,占软体、节肢动物肌肉干重的6%。包括:游离氨基酸、肽、有机碱、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糖原、有机酸等,主要是一些营养物质、呈味物质、生理活性物质等,对水产品的色、香、味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水产品还可药用:如墨鱼(乌贼)的墨汁为止血良药;骨(海螵蛸)内服可治胃溃疡、胃酸过多和消化不良。综上所述,水产品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是营养平衡性很

13、好的天然食品。鱼体内含有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DHA不仅可预防心血管病,还可增强人的大脑功能。欧美科学家已经预言新鲜鱼和鱼制品将成为21世纪最珍贵的食品。4.水产品脂肪含量的划分及对保鲜和加工的意义。鱼体中脂肪含量随种类、年龄、食饵、季节的不同而异,可分为四大类:特多脂鱼:15%以上,如鲟鱼、八目鳗;多脂鱼:5%-15%,如鲥鱼、带鱼;中脂鱼:1%-5%,如鲳鱼、鲤鱼;少脂鱼:1%以下,如鳕鱼、银鱼。鲨鱼肌肉中脂肪含量很少,但肝脏含脂量却很高,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D,是提取鱼肝油制品的重要原料。鱼类的脂肪成分主要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有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

14、烯酸)。EPA: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对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有显著作用。如爱斯基摩人,全球冠心病发病率最低,可能与常年食鱼有关。DHA:具有增强大脑功能的作用。故多吃鱼可提高智商、增强记忆力,防止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鱼类肌肉中脂肪的含量随营养状态、生理状态、年龄、季节而变化,脂肪积累形式也因鱼种而异:有的主要积累在肌肉中,特别是皮下组织中,如狮鱼、鲐鱼等;有的主要积累在肝脏等内脏器官中,如鲨鱼、鳕鱼、乌贼等。构成生物体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与生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有关,温度越低,不饱和程度越高。与陆上动物相比,鱼类生活在寒冷环境中,所以脂肪不饱和程度高。鱼类脂肪中含有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DH

15、A具有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血栓症的功能。鱼类脂肪中所含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非常容易氧化,储藏过程中如果脂肪酸败,鱼体会出现黄褐斑,并有难闻的气味和油烧味。这不仅导致鱼货质量下降,而且脂肪氧化过程中的分解产物如丙二醛等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如何防止鱼类脂肪的氧化,是水产品储藏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第四章 食品贮藏保鲜中的质量变化 1.名词解释:呼吸作用:是鲜活食品(莱、果)贮藏中最基本的生理变化,它是鲜活食品中有机成分(主要是糖类)在氧化还原酶作用下,逐步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此过程中同时还产生热量,实际上是有机物进行的生物氧化过程。后熟作用:是果实、瓜类和以果实供食用的蔬菜类的一种生物学性质,它是果实、瓜类等鲜活食品脱离母株后成熟过程的继续。僵硬:是畜、禽、鱼死后发生的生化变化,其特点是肌肉失去原有的柔软性和弹性,变得僵硬。自溶:是畜、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