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精)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78314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精)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精)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精)(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一、“成本会计”课程考试说明1命题依据2考试形式3试题题型及结构1命题依据 “成本会计”课程采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本会计主教材及成本会计学习指导书辅导教材。2考试形式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的形式,时间为2小时。中央电大统考3试题题型及结构(1)单项选择题(20%) 单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多项选择题(10%) 多项选择题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简答题(20%) 简答题3题,共20分。(4)计算分析题(50%) 计算题45小题,各题分值不等,共50分。二、成本会计各章内容重点辅导第一章 总 论w w 重点掌握 1. 成本及成本会

2、计的概念 2. 成本会计的对象及职能w w 一般掌握 1. 成本会计的任务 2.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1、“理论成本”: C + V 其中 C :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 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 除C +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3、成本会计的概念 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 广义的成本会计: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二、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1、成本会计的对象: 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 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2、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在经济管

3、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基本职能:成本核算。 派生职能: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w w 重点掌握 1. 成本核算的要求 2.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w w 一般掌握 1.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一、成本核算的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的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4、(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的工作.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 退和盘点制度。 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1、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三大类,即: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以下若干要素费用: 材料费用、燃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工资费用、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其他生产费用。2、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5、 成本项目: 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而划分的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等。3、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方的法分类 直接(计入费用:可分清哪种产品耗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重点掌握 1. 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2. 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3. 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4. 折旧费分配的核算 5. 外购动力费分配的核算 6 .低值易耗品摊销核算一般掌握1. 材料的分类2工资总额的概念及具体内容3工资的计算4外

6、购动力费支出的核算5折旧的计算6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1. 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材料单价例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公斤。求甲、乙产品各自分摊的材料费用。 解:甲产

7、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672 4=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528 4=2112(元)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率 =(1200 4) (560+440)=4.8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560 4.8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8、440 4.8 =2112(元) 例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4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00件,乙产品2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解:甲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10012012000(元)乙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0010020000(元)原材料费用分配率64000 (12000+20000)=2甲产品分配的原材料费用212000 =24000(元)乙产品分配的原材料费用220000=40000(元)2、外购动力费分配的核算例3:某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电费24000元。9

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度。(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2)编制该月份支付、分配外购电力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例3解:(1)分配电力费用电费分配率=24950 (35000+8900+6000)=0.5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

10、费=50000.52500(元)辅助生产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照明用电费=60000.53000(元)(2)分配A、B两种产品动力费 分配率=15000 (36000+24000)=0.25 A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360000.259000(元) B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240000.256000(元)(3) 编制月份支付外购电力费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帐款 24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4)编制9月份分配电力费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6000 辅助生

11、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3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水电费) 2500 辅助车间(水电费) 950 管理费用水电费 3000 贷:应付帐款 24950 3、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例4: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本月基本生产车间领用生产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6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4,另有一批生产工具在该月报废,残料入库作价30元。解:(1)领用生产工具, 借:制造费用 600 贷:低值易耗品 600 (2)结转成本差异, 借:制造费用 24 (6004)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24 (3)报废生产工具,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例5: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

12、销法。本月生产车间领用专业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36000元,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为超支2,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两年内分月平均摊销。 解:(1)领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 36000 贷:低值易耗品 36000(2) 月末分摊成本差异 , 借:长期待摊费用 720 (360002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720(3)分月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 1530 (3600072024 贷:长期待摊费用 1530第四章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w w 重点掌握 1. 待摊费用的核算 2. 预提费用的核算w w 一般掌握 1. 待摊费用的概念及其摊销原则 2. 预提费用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五章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重点掌握 1.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