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a)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544874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a)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a)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a)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a)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a)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a)(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A)姓名:_ 学号:_ 班级:_一、选择题(2612分)1、选出加点字有误的一项( ) A、器皿mn 矫jio首 贻笑y 篆zhun章 B、德馨xn 鸿儒r 甚蕃fn 陶后鲜xin有闻 C、矜持gun 欲不胜簪zn 决眦z 戍sh边 D、及郡jn下 诣y太守 俨yn然 垂髫tio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选出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看了英雄的事迹,我心潮澎湃,经久不息。B、我和你的意见完全相同,真可以说是大相径庭。C、广州三年一大

2、变,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D、跑道上,运动员正手忙脚乱地冲向终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警战士奋斗在赈灾第一前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5、选出加点字形全错的一项是( )A、案犊劳形 不缦不枝 杯盘狼籍B、豁然开朗 粒粒可数 鳏寡孤独C、张慌失措 无人问津 因势像形D、苟且偷生 唯吾德馨 沧海一黍 6、在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b、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乙;a、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 b、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A、甲a乙b B、甲a乙a C、甲b乙a D、甲b乙b 二、默写(18分,每小空1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2、土地平旷, ,有美池桑竹之属。3、斯是陋室, 。 ,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 。4、予独爱 , , 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望岳中,体现诗人敢

4、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的诗句: , 。6、故不独亲其亲, 。7、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男有分,女有归。8、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 , 。9、黄鹤一去不复返, 。10、白头搔更短,_。三、语言运用:选择一题,完成对联 ( 2分 ) 1、 上联:吉羊辞旧岁 下联:_ 2、 上联:鲜花灿如锦 下联:_四、名著阅读(3分)“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的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这里描写的人物是 。这段文字选自 (填

5、作者)写的 (填书名)。五、解释加点词语:(4分)1、处处志之: 2、造化钟神秀 3、欣然规往:4、渔人甚异之: 5、未果,寻病终 6、其两膝相比者:7、尝贻余核舟一: 8、盗窃乱贼而不作 六、阅读 文一(17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_。土地平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

6、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解释下列加点字词。(7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古义:今义: 绝境:古义:今义: (2)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语: 足:(3)便要还家要:(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使用了修辞手法。 并:、翻译下面的句子(共4分,每小题2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回答问题:(6分)(1) 由本文内容你会联想到哪个成语?作者为何要设想出这样一个地方?(2分)(2) 桃花源美在何处?(要有依据)(2)(3)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什么?(1分)(4)“

7、此中人”皆叹惋什么?(1分) 文二(17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词语。(6分)(1)斯是陋室 斯: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 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 之: 何陋之有 之: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7分)(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1分)(2)为何说陋室不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陋室之美?(3分)(3)文首“龙、仙”比喻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分)(4) 作者为什么要提到诸葛亮和扬雄?

8、(2分)3、本文作者是 。他通过_(写作手法),表达了自己 的节操和 的情趣。(4分)文三(12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 , , 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2分)蕃:( ) 濯:(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作者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请用具体语句说明(4分)4、文章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菊花、牡丹,其用意是什么?(2分)七

9、、诗歌欣赏:(5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诗人望见了什么样的春景?作用是什么?(2分)2、 你能从诗中读出哪些情感?(2分)3、4、 选择你喜欢的一联试作欣赏(1分)八、 作文(二选一)(60分)1、以某种植物如“梅”“竹”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叙事,可描写,可抒情,可以议论,更好能托物言志。要求:题目自拟,600字以上。2、改写石壕吏。把它改写成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的刻画,内容要充实。附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10、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答卷(A)姓名:_ 学号:_ 班级:_一、选择题(2612分)题号123456总分答案二、默写(18分,每小空1分)1、 , 。 2、 3、 。 , 。4、 , , , 。5、 , 。 6、_。7、 。 8、 , 。9、 。 10、_。三、语言运用:选择一题,完成对联 ( 2分 ) 1、 上联:吉羊辞旧岁 下联:_ 2、 上联:鲜花灿如锦 下联:_四、名著阅读(3分)这里描写的人物是 。这段文字选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