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4473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明县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素质教育终结性检测八年级生物试题东明县小井中学 王科军编写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填写在本大题后面的答案栏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要观察到完整的胚的组成,应该 A只需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 B剥去种皮,并分开合着的两片子叶 C用刀片把菜豆种子从中央横向切开 D浸软种皮后,剥去种皮就可直接观察到种子的胚2种植白菜、青菜等叶类蔬菜,应适时适当多施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钙的无机盐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马铃薯块茎切成许多小块,种到地里,过几天后发现这些马铃薯茎块都发芽了,

2、并逐渐长成一棵植株,又过了较长一段时间,他们获得许多马铃薯。 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是 A营养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种子生殖4某同学家种的南瓜,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刚开放的花就被害虫吃掉了花柱,甚至子房的一部分,这些花将来的发育情况可能是 A正常发育成南瓜 B发育成缺损的南瓜 C凋落,不能发育成南瓜 D发育成无籽南瓜5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在开花时节,如果阴雨连绵,玉米、水稻等作物的子粒会出现空瘪, 影响粮食产量,其主要的原因是 A光照不足,缺少营养 B下雨影响传粉 C下雨影响开花 D阴雨天气病虫害多6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7下图表示无性生殖的几种方式,其中

3、属于嫁接的是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这句诗描述鸟的哪种繁殖行为? A求偶 B筑巢 c产卵 D孵卵9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有可能不含该病基因的细胞是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10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描述动物变态发育的是 A阉过的母鸡被移植公鸡的睾丸后,就变得像公鸡 B蝗虫的幼虫经过几次蜕皮后就变为成虫 C生下的小花猫经过生长就变成大花猫 D鲫鱼的卵在水中发育变成小鲫鱼11下列不属于三代以内血缘关系的是 A张玉与其表哥之间 B张玉与其堂兄妹之间 C张玉的后母和其前夫所生子女与张玉之间 D张玉的后母和张玉的父亲所生子女与张玉之间12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叙述错

4、误的是 A一个卵细胞只能和一个精予结合成受精卵 B双胞胎可以由一个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发育而成 C双胞胎可以由两个卵细胞分别受精,同时发育而成 D卵细胞可以先与一个精子发生受精作用,再与另一个精子发生受精作用13赵丹的父母惯用左手,赵丹也是如此,这是因为 A赵丹的父母将惯用左手的性状传给了他 B赵丹和他的父母朝夕相处 C赵丹父母将控制惯用左手性状的基因传给了他 D赵丹的父母既传给了他惯用左手的性状又传给了他控制该性状的基因14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世界是普遍存在的,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A家燕和野鸡的羽毛明显不同 B一棵苹果树上所结的苹果,在大小、形态、颜色上有差异 C青蛙的发育过程中,成体与

5、幼体有显著的差异 D蝇的体色夏季为绿色,秋季为褐色15下列几种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蛹”阶段的是 A蝗虫 B蟋蟀 C家蚕 D蝼蛄 16下列关于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鸟卵外面有卵壳,卵壳里面紧贴卵壳膜,它们起保护作用 B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由卵黄和卵白供给 D一般来说,鸟卵的体积越大,孵化期越短;反之,则孵化期越长17人体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输卵管、子宫 B阴道、子宫 C阴道、输卵管 D都在子宫内18下列均为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双眼皮与色盲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卷发与黑发有 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 A B

6、 C D19下列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A小明用眼不当导致近视眼 B豌豆粒有绿色的,有黄色的 C某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儿子 D宠物狗有长毛的,有短毛的20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答案栏题号l 2 3 4 5 6 7 8 9 10 1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1。(4分)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7、:培养皿编号种子的数量(个)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A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和纱布 20 B 3 无水 20 C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一10 D 3 水淹没种子 20(1)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 (填培养皿编号)两组做对照实验。(3)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4)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 应从 方面寻找原因。2(9分)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

8、成下列问题: (1)上述词里描述了几种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和 。 (2)“金蝉脱壳”后的蝉处于发育的 阶段。 (3)蝉、青蛙、喜鹊发育的起点都是 ,其中青蛙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其幼体 与成蛙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 。 (4)喜鹊一般把巢筑在高大的树权或建筑物上,在巢内完成孵卵和育雏行为。因此,喜鹊的幼雏属于 ,而家鸡的幼雏出壳后不久,便能随亲鸟觅食,属于 。3(6分)右图是一种动物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1) ,4 。 (2)一对4上有很多对 ,每一对 分别控制着生物的某一个 。 (3)如果【4上的小单位

9、发生变化会造成生物体的变异,这种变异是 的变异。4(5分)下图为某种植物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这种花的 过程。由开花到结果实,还要经历的另一个生理过程是 。 (2)假设该植物控制花色的基因组成为Aa(A为红色,a为白色)请你判断图中结构内的花粉所携带的基因是 ;该花经过发育后所形成的种子长成的植株,再开出花的颜色可能是 。 (3)若该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16条,那么图中结构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5(6分)阅读分析 人类基因组研究大事记 1990年lo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9年9月,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

10、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l,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 000万个碱基对。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之后第六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1999年12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完整地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排序的测定。 2000年4月底,中国科学家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 2000年5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预计从原定的2003年6月提前至2001年6月。 2000年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基本完成了

11、人体第21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2000年6月26 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2001年2月12日,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首次公布。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参与国家有哪些? (2)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时间是 。 (3)我国加入的时间是 。 (4)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中,中国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向人们展示了哪些广阔的应用前景(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深远意义)?东明县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素质教育终结性检测八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填写在本大题后面的答案栏内,每小题1分,共

12、20分) 1B 2A 3A 4C 5B 6C 7C 8B 9C 10B 1 1C 12D 13C 14B 15C 16D 17A 18D 19A 20D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 1(4分) (1)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吗(或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 (2)A和C (3)每组种子的数量太少 (籼种子自身(或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2(9分) (1)鸟类昆虫两栖动物 (2)成虫 (3)受精卵蝌蚪变态发育 (4)晚成雏早成雏 3(6分) (1)细胞膜染色体 (2)基因 基因 性状 (3)可遗传 4(5分) (1)传粉 受精 (2)A或a 红色或白色 (3)8 5(6分) 新课标第一网 (1)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曰本 (2)2000年6月26日 (3)1999年9月 (4)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中,中国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