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5课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4442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5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5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5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5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5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5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出品人:刘杨 审核 :关学伟 课型:新授 使用时间:2010年3月9日【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知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及其实质。2、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缺点。3、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过程中,我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重点、难点】三大改造的形式、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知识链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部分新情况:1.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没有能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2.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租出土地的

2、以富农为最多。3.高利贷重新出现。债主全部是中农。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首先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同时还接管了一些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把他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还合理调整工商业,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在全

3、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所得税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了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1966年,国家停止发放定息。【学法指导】联系生活,合作探究,阅读课外资料,理解历史大事,学习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导学过程】一、预习本课,完成下面的知识点,并标记在书上。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的原因:我国农

4、业 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 建设的需要。2、形式:把个体农民、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3、目的:走 的社会主义道路4、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 的深刻变革(导入框)5、起止时间:6、概况: 年,河南 农民首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 , 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1、 起止时间:2、形式:国家逐步发展企业的 ,3、政策: ,这种政策,实现了 ,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 C三大改造的完成1、 时间:2、 意义:实现了 转变为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3、缺点:存在 、

5、、 等缺点二、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可补充1、三大改造指什么?起止时间是?各采取什么形式?2、公私合营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哪些城市首批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 什么是赎买政策?这种政策的意义是什么?X4、 读书25页动脑筋并分析回答问题5、 书26页自由阅读卡,回答:我国哪个著名企业的哪位著名企业家主动申请公私合营?政府按什么政策对他的资本发给定息?6、 比较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何不同之处?(提示:可以从所有制形式及意义等方面比较) 【课堂小结】1949 年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达标检

6、测】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建立生产合作社b、实行公私合营c、完全没收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由资本家自已决定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a、自愿互利 b、全部没收 c、赎买 d、劳资两利5

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 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6、“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新课 标 第一网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7、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a、 他

8、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厂长b、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d、 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8、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 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9、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标志是a、 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 b、新中国的成立c、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已经由

9、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b、 c、 d、1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12、阅读下列材料: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办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从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中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请回答:(1)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所用的和平方法分别是什么?(2)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布置作业】记忆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