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物理试卷(四)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3076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物理试卷(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物理试卷(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物理试卷(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年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物理试卷(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物理试卷(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物理试卷(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_ _ 装订线2015届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四)物理试卷命题:淮北市西园中学考生注意: 1.本卷共四大题21小题,满分90分; 2. 本卷试题中,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 填空题(每空2分,共26 分)1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解释下列问题:(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 。(2)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 。2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时,我市交警会在考场周围控制车辆通行、歌厅娱乐等活动,这是在 (选填“声

2、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X k B 1 . c o m3. 甲、乙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同学记录为5.01cm,乙同学记录为5.0cm,若两同学的测量和记录均正确,则两人记录的结果不同是因为 。4淮北市西园中学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当你漫步在校园的路上,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第7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物质是晶体,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 U甲U乙=53,则当开关S断开,甲、乙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是I甲I乙= 。 7请根据图中信息

3、完成光路图。8如图所示,小磁针在纸面能自由转动。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将沿_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 (选填“增强”或“不变”或“减弱”)。9. 一辆大货车,以54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长200 m的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14s,则货车长为 m10小丽用质量为400g的空瓶装水,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800g,则由此可知该种液体的密度为 /m3。二、选择题(下列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每题3分,计21分;未填入表格中不得分) 题号111213141516

4、17 答案第11题图11.“十一”假期,小敏随爸妈由合肥到武汉外出旅行,两地相距360km,早上09:00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30min,13:00到达武汉,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A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0 km/hB列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C列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列车为参照物D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2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老师授课

5、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带振动的快w W w .x K b 1.c o MB地面课堂上的同学听到王亚平老师的声音频率高于20000赫兹C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D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13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手使劲捏玻璃瓶,细玻璃管内的水面就会上升,通过观察管内探究水的沸腾用磁感线表示条形磁铁的磁场探究声音由振动产生第13题图水柱高度的变化,就能判断玻璃瓶受压后发生了微小形变。这种把微小量放大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在物理学里称为“微小量放大法”或“转换法”。图乙各实验中应用了与此相同实验方法的是( )14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

6、际的是 (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要想使照片中的树木变大,应该远离树木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15下列有关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w W w .x K b 1.c o MA使用试电笔检测火线、零线时,手指不能接触试电笔的笔尾金属体B. 某种电能表铭牌上标有10(20)A字样,表示该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是20A C在开灯的瞬间灯泡最容易被烧坏,这是因为灯泡两端的电压太高D某电路中的两个灯泡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则两灯泡一定是串联的16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U形磁体中间,如图所示,小明惊讶

7、地发现灯丝在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B灯丝晃动是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C灯丝晃动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灯丝晃动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第16题图LAR第17题图17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不考虑灯泡内阻的变化),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减小 B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增大C灯泡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减小 D灯泡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增大三、实验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2分)18(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

8、,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采用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并确定其位置 ;(2)选用两支等长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 选填“靠近玻璃板”“不变”或“远离玻璃板” )移动。(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19小慧为了测量待测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

9、将待测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待测液体A的体积为 cm3;(2)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6g; (3)将量筒中的待测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将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无论怎样增减砝码,横梁均不平衡,最后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该 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w W w .x K b 1.c o M (4)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计算待测液体A的密度为 kg/m3。 (5)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液体密度_(选填“偏大”、或“不变”或“偏小”)第19题图甲012345g丙100g 20g mL 50 40 10 30 20 甲 乙 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

10、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在1 W 左右。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物电路的连接,连线时导线不能交叉。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电 压U/V1.52.02.53.03.84.0电 流I/A0.200.220.250.280.34电功率P/W0.30.440.6250.841.36灯泡发光情况很暗 暗 正常发光 很亮(

11、4)如果在实验中电压表的大量程损坏,若要顺利完成实验你下一步的操作是 。新-课 - 标- 第-一-网四、计算题(第19题7分,第20题7分,第21题7分,共21分)21电动机是一种使用广泛地动力机械。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它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有一部分能量在线圈中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1)如果某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电动机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请推导此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U-IR)/U。第17题图(2)如果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3V电压的电路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6A,若把它接入3V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2A

12、。如在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此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多大?(提示:电动机在电路中转子不转动时为纯电阻用电器)22. 小明家过去烧水做饭烧蜂窝煤,现在用煤气灶。小明在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中每天煤气灶烧水的效率。小明测得初温为20、体积为5L水的温度升高了50,消耗了50g煤气。求:(1)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2)假设煤气完全燃烧,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多少?23.实验室有一种小量程的电流表叫毫安表,在进行某些测量时,其电阻不可忽略。在电路中,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个定值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可以从表盘上读出。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毫安表的电阻,电源的内阻忽略不计。R1=150,R2=50,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毫安表的读数为8mA,当S1、S2均闭合时,毫安表的读数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