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52200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中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某中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某中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某中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某中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中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中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计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州市三中20092010年度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2010届高三历史备课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保证整个高三阶段的复习紧张有序、有针对性、高效率地复习,根据湖南省2010年高考制度方案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根植于最优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10年高考当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二、复习依据1.内容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10

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新课标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呈以下特点: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新课改省份高考试题要求学生通过新

3、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

4、”等问题的考查。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09年高考广东卷(B)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26题根据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切题。第五,地域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

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复习内容与进度(1)复习内容必修内容:必修政治文明历程必修经济成长历程必修文化发展历程选修内容: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复习进度:时间教学模块教学主要内容课时备注2009年9月1日10月24必修政治文明历程45课时2009年10月252009年12月13日必修经济成长历程40课时2009年12月14日2010年1月31必修文化发展历程。40课时2010年2月1日2010年3月20日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6、40课时2010年3月21日4月二轮复习以专题整合必修、选修模块30课时2010年5月三轮复习回扣课本、梳理知识、实战训练、技巧反思、规范训练24课时 四、复习方法1第一轮复习 (1)时间安排:2009年9月1日2010年3月20日(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3) 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4)方法 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

7、,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第二环节讲(听):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

8、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

9、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2第二轮复习(1)时间安排:2010年3月21日4月(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史学观点等。(3)主要任务专题训练,将同类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在这一轮复习中,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概括问题

10、的能力,以及把握古今中外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回答问题能迅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问题迎刃而解。在这轮复习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类,如:列表格、列举同类问题等。 (4)方法 复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采取四步复习法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

11、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第三、“复习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

12、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

13、重犯。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3第三轮复习(1)时间安排:5月1日6月5日。(2)复习思路:回扣课本、梳理知识、实战训练、技巧反思、规范训练。(3)主要任务是套题训练,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并回归教材,及时查漏补缺。(4)具体方法继续关注“双基”的落实。基础不牢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因素,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是学生获得不了高分的关键因素。因此,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仍是今后一个阶段复习、

14、备考的重点课题。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找出历次考试中存在的普遍的共性问题,在三轮复习中有意识的进一步提醒、纠正。历次考试存在的共性问题:答题不规范,总是存在侥幸心理;审题不仔细,粗心;解答试题马虎。二是找出复习中的知识缺陷,针对这些知识进行强化记忆。三是搜集各地试题及有关研讨会渗透的信息,强化最后复习阶段的针对性。通过各地试题反映的信息,编制练习题加强训练,编制训练题题型要灵活多样,要与教材主干知识紧密联系。回扣课本,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回归课本要“返璞归真”。强化训练结束后,要跳出题海,回归课本。回扣课本不能让学生简单的翻看教科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的目录、章节的标题入手,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

15、握。读书不宜翻开即读,不妨先回忆某一阶段相关章、节甚至子目的标题,因为标题是“纲”,对这些“纲”的综合、归纳,便形成了“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回归刻本是容易的、过难的知识不作要求,基本掌握但容易出错的部分是回归的重点。第二,回扣课本时对教材中具有结论性的句子要引起重视,不但要记牢,还要注意理解。第三,教科书中的相关插图、材料要与教材正文相联系,注意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讲求强化训练的实效性。冲刺阶段强化训练,要尽量营造高考实战氛围,方法点拨、解题指导应贯穿于讲评的始终,要做到:题目要紧扣重点、热点,具有代表性,不要贪多,而应求精;训练要认真组织,尽量模拟高考环境下的限时训练,考后及时批阅、及时讲评。通过训练,切实提高考生的应考能力。引导学生规范答题。一方面要做到书写规范、用语规范,答题要使用学科语言;另一方面要狠抓规范性的落实(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提示化)。为了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