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四-现代文阅读(5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12页,含解析)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1135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四-现代文阅读(5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12页,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四-现代文阅读(5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12页,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四-现代文阅读(5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12页,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四-现代文阅读(5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12页,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四-现代文阅读(5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12页,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四-现代文阅读(5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12页,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四-现代文阅读(5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12页,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中考二轮复习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白杨礼赞节选,回答小题(共14分)白杨礼赞(节选)茅盾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

2、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

3、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1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4分)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答: 2阅读第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4分)描写白杨树自然特征的词语有:笔直 挺立 表现白杨树拟人特征的词语有: 努力 力争上游3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2分)答: 4阅读第四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2分)伟丈夫的特点是:伟岸,正直,朴质,

4、严肃,温和, 与挺拔抗战军民的特点是:朴质,严肃, 5放声诵读第段后,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2分)答: 丰富的安静(12分)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时,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一

5、片浩渺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我的日子真是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岁月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

6、,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

7、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主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6阅读本文后,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丰富的安静”?(3分)7下面句子里加点的词可以删去吗?说说理由。(2分)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8试分析第段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4分)9当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容易被表面的热闹和繁华遮蔽双眼。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3分)逃离门口

8、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着几根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树枝,枝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而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

9、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

10、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活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和明月为伴,和清风

11、为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象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纵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过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这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生活不在别处,他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0仔细阅读并分

12、析理解文章,完成填空。(2分) “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中“锋芒般锐利”指在逃离生活过程中 、 的感受。11根据文意,回答问题。(4分) (1)“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句子含义: (2)文中写到的树,我为什么会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它使我明白了: 12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文章引用王维的诗竹里馆,意在说明只有勇敢、洒脱、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真正逃离生活,求得内心静美。B“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正视生活,承受生活的艰难困苦,沉醉于生活,才能使生活变得丰美。C作者规劝道:“与其逃离,

13、不如归来。”这“归来”是指经过生活的磨砺,最终回到生活的原来位置。D作者认为,生活的寂寞源于内心的寂寞,只有沉醉生活,才不会感到生活的寂寞。 13文章写对生活的态度,而头尾都写到一棵树的风姿,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答: 14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3分)例句: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仿句: 1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相对于无可选择的校园生活,绮丽的大千世界是美丽无比的,因而逃离的快感使同吃同住的姐妹分离也不感到伤感。B总感觉别人的生活自由、快乐、充满着诱惑,因而自己总是脚步匆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