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与死的思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51040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生与死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生与死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生与死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生与死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生与死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生与死的思考-心情日记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这是一个古今中外都难以参破的问题。很多人在日落时分才明白其中的含义,也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破解其中的秘密。我十九岁岁的生活经验不足以支撑我对生与死的深度诠释。但我知道生与死是朵两生花,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人们热衷于“生”却唾弃于“死”。即使如此,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与死。死亡固然难以直视,然而正视死亡的存在,了解生命的短暂与有限,能成为我们用更真诚透彻的方式去体会生活的起始。西塞罗曾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而真正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必定是看透生死的人。唯有看透了生死,才不畏生命短暂,不畏死亡。我第一次直面死亡,感叹生命脆弱是在

2、初二。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生命很长,长到我们可以慢慢思考如何过好一生。在此之后,我发现生命很短,短到可能随时消失。那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周末了,我一如既往地在家写作业,班长的一个电话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丽珍,袁雨权没了。”班长的声音颤抖着。我拿着电话呆住了,一时反应不过来,“什么?”“袁雨权死了。”电话那边的班长已经泣不成声了。我整个人都傻了,不知所措.,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跟班长结束通话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大胖子袁雨权憨憨的笑容,我明明记得周五大扫除时,他还活生生地站在教室门旁吊儿郎当,我还训斥他不拖地。怎么一个晚上,人就没了?内心不可抑制地痛,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始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太突然了

3、,让人难以接受。下午,我、几个同学和班主任一起去袁雨权家吊唁他。狭窄的小巷里站满了人,低低的哭声一阵一阵地让人心慌,让人心痛。他们的眼红通通的,周围的气氛很压抑。当我们走入正堂时,我有点站不住,入目是铺天盖地的白,灵堂正中停放的是袁雨权还未入棺的尸体,一张大大的白布将他盖得严严实实。我想再看他一眼,但我怕,是对死亡的恐惧,对无法挽留的无措。周围的人都控制不住地哭了起来,班长伏在我肩头哭得双肩颤抖。我第一次这么近地靠近死亡,第一次感悟到人在死亡面前何其渺小。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是生是死,又岂是我们所能预料的?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刹那间见终古,人的灵魂终究经不住那一抔黄土的诱惑。其实死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以为自己死了。大部分人害怕死亡,是因为有遗憾,有未完成的事,有舍不得、放不下的东西。一个人若无遗憾,也就无畏死了。死后并没有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不过是归于尘土,逝于自然。人不带一物而来,去时便也是如此,无论一生多么辉煌,最终还是要敛一世繁华,了无牵挂地走。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结束,有生有死,便构成了完整的一生。生与死是宇宙最简单的存在,也是自然周而复始、循环不变的规律,任何人都摆脱不了这种规律和存在。其实,我们更多地不是探求生与死的关系,而是要探索如何生。与其寒冷寂寞地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死。这正如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