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77929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工作潜力发展和工作成就的提高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的是( ) P3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A.素质 B.品德 C.体质 D.行为13.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征的过程被称为( ) P6 A.工作分析 B.绩效管理 C.素质测评 D.工作评价37.标志着胜任力理论和方法向实践过程的转移和渗透的专著是麦克利兰在1976年出版的( ) P30 A.职位胜任力测评指导 B.职位胜任力测评 C.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 D.胜任的经理人:有效

2、绩效模型57.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必须是( ) P53 A.结构化的面试过程 B.非结构化的面试过程 C.开放式的面试过程 D.封闭式的面试过程69.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分为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和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其中,与测评客体本身无关的标准体系是( ) P67 A.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 B.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 C.A与B均是 D.A与B均不是86.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 ) P95 A.广泛进行宣传动员、组织专家评委、编制试题、确定测评日程安排 B.测评指导、实施测评、测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测评具体实施阶段 C.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测评结果、测评结

3、果的报告 测评结果整理分析阶段 D.用于人才的培养选拔、用于中层管理岗位的重新配置、用于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的建立 结果组织运用阶段96.18691904年,心理测验处于( ) P116 A.萌芽时期 B.成熟时期 C.昌盛时期 D.完善发展时期116.心理测验中的投射技术的首要特点是( ) P128A.非结构性 B.开放性C.自由性 D.隐蔽性125.一般能力测验,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 P134 A.想象力测验 B.执行力测验 C.智力测验 D.影响力测验121.在这种投射中,一般要求被测者对投射进行挑选、归类或排列。例如,给被测评者一些玩具,让他自由排列、归类,然后从所作的行为中获取品

4、德测评信息。这种投射技术属于( ) P130 A.联想投射 B.构造投射 C.完成投射 D.选择排列投射146.面试的基础是面对面进行( ) P154A.文字书写 B.工具操作C.动作演示 D.口头信息沟通165.评价中心是通过多种( )测评形式观察被试者特定行为的方法 P176 A.心理测验 B.面试 C.投射技术 D.情景模拟172.小组讨论中典型的形式是无角色小组讨论,它的使用频率为( ) P179A.57% B.58%C.59% D.60%197.先分项测评,最后根据各测评指标的具体测评与选拔结果,报告一个总分数、总等级。其优点是总体上具有可比性,缺点是看不出具体优缺点的报告形式是(

5、) P207A.分项报告 B.综合报告 C.分数报告 D.等级报告.12.我们进行素质测评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对( )素质的测评上。 P5 A.知识 B.品德 C.技能 D.才能1.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对象是( ) P2 A.素质 B.品德 C.体质 D.行为16.人员素质测评是指对( )以上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的素质的测评。 P8 A.15岁 B.16岁 C.17岁 D.18岁25.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活动是指( ) P13 A.选拔性素质测评 B.配置性素质测评 C.开发性素质测评 D.诊断性素质测评35.促使现代胜任力研究运动兴起的一个关键起源因素应该追溯到( ) P29 A.亚伯拉

6、罕.林肯政府 16 B.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 32 19331945 C.伍德罗.威尔逊政府 28 D.西奥多.罗斯福政府 26 1901190839.1973年,麦克里兰发表了里程碑式的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一文,标志着( ) P30A.胜任力模型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胜任力体系的正式确立C.胜任力概念被带入战略层次 D.个人胜任力在人才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58.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设计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两个方面。其中,横向结构是基础,包括( ) A.测评目的、测评内容 B.结构要素、行为环境要素、工作绩效要素 P62 C.测评目标、测评项目 D.测评项目、测评指标68.用许多字词规定各个

7、标度的范围与级别差异,这是测评标度的( ) P66A.数量式标度 B.综合式标度C.定义式标度 D.量词式标度83.公司等组织中实施人员素质测评活动的一般流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P92A 确定目的 制定计划 构建体系 组织测评 分析结果B确定目的 构建计划 组织测评 制定计划 分析结果C确定目的 制定计划 组织测评 分析结果 构建体系D确定目的 构建体系 制定计划 组织测评 分析结果2.个体行为的基础与根本要素是( ) P2 A.素质 B.品德 C.体质 D.行为2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公正性、差异性、准确性与可比性。例如,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

8、说,有利性平等,不是对某些人特别有利而对其他人不理。是( )原则的体现。 A.公正性 B.差异性 P12 C.准确性 D.公平性 A.常模 B.效标 C.价值观 D.态度44.无论是从潜在的个人特征还是从行为解说胜任力胜任力都是以(校标)为参照的。 P3659.所谓标志,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标志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它揭示的内涵来看,有客观形式、主观评价、半客观半主观三种。例如,打字的数量、时间、来回取活的次数、耗氧量等均属于( ) P65 A.客观标志 B.主观标志 C.半客观半主观标志 D.非客观非主观78.制定测评流程要考虑多种因

9、素,结合组织实际合理安排,按照( )的顺序进行,尽量不影响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A.先易后难、先测后评 B.先难后易、先测后评C.先易后难、先评后测 D.先难后易、先评后测104.在这一时期,心理测验的形式由个体扩展为团体、测验的客体由儿童扩展为成人、测验的功用由研究走向社会服务。这一时期是( ) P116 A.萌芽时期 B.成熟时期 C.昌盛时期 D.完善发展时期129.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 )测验 P137 A.结构化测验 B.文字测验 C.品德测验 D.非文字测验142.在创造力测评的三个测验方法中,用于测量发散思维的是( ) P146 A.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B.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系统 C.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D.以上都不正确168.评价中心测评中主试人员观察评定考生的( ) P177A.口头语言 B.体态语言 C.文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