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综合治理“小金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471293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综合治理“小金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如何综合治理“小金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如何综合治理“小金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如何综合治理“小金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如何综合治理“小金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综合治理“小金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综合治理“小金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风险锁定资金链,综合治理“小金库” 计财部一、选题理由企业在追逐价值最大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无法回避经济领域的欺诈及管理的缺陷也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尤其是“小金库”,这一经济领域内的毒瘤,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一种足以警示企业的决策管理层高度关注的腐败黑洞。2005年,国家财政部专员办在对武钢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披露的废钢回收劳务费返款形成帐外资金“小金库”1400万元,以及某咨询公司通过技术贸易违规发放劳务费387万元的事实,使公司清醒认识到本次检查涉及的问题并非个案,“冰山一角”体现的是共性问题,如主体厂的废钢返款与集团各类二次资源的回收返款如出一辙;咨询公司的变相取酬与技术市场的收费坐支

2、,各类外委内干,转包挂靠,巧立名目的资金体外循环性质别无二样。 “小金库”也并非XX的个案,从1998年到2006年上半年,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小金库”(含挤占挪用)金额1406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730亿元,企业396亿元,金融机构2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17亿元,专项资金使用单位8亿元。近几年来,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在一些单位屡禁不止,其手段、方法各异,技术性、隐蔽性越来越强。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的贪污案件涉及小金库资金,商业贿赂案件中的行贿款项来自小金库。小金库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聚集在资金链上的财务风险,它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

3、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以及隐匿在帐内的各项资金。基于以上现状,我们认为更加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理清思路,对症立项,寻求治本之道,是企业赋予我们财务监督及效能监察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二、企业 “小金库”的资金隐匿形式 从我们财务稽查历年来内、外审计查出的“小金库”看,其资金隐匿形式有三种:1、隐匿在帐内。这类小金库虽然数量较少,但危害更大,它是在单位行政领导指使下由业务部门参与,甚至个别单位有财务人员操作的违规开支行为,在财务帐簿上体现为有意错报经济事项,或者虚减资产和负债,或者虚增成本和消耗,以达到现金的流出。如一些单位在成本中违规列支福利性及个人消费支出的情况。2、隐匿

4、在帐外。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情况,为了逃避财务部门法定会计报告监督体系而设置的帐外帐,通常是绕过财务监管而在非财务部门设立。3、隐匿在体外。这种情况更加隐蔽,通常不设帐,直接在企业交易方的财务或交易方的帐外小金库进行消费开支,如让大集体买单、让客户买单的行为。这种体外循环的资金通常是以牺牲企业更大利益为代价的资产流失。三、企业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主要有十大渠道 1、钢铁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次资源返款。这些二次资源在没有被开发利用之前,是企业的负效益,企业要支付成本进行处置,随着技术进步,资源价值被利用,由此带来的部分现金流没有纳入财务核算。如:炉渣、脱硫渣、喷溅渣、废旧皮带、废塑料、废橡胶及一些

5、工业垃圾等等。 2、采购和销售过程中的无原则让利。由于市场价格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内部关联交易价格不规范,造成采购环节的低价高进和销售环节的高价低出,形成利差和价差,流向小金库。3、技术贸易市场的违规开支。不少单位在主营业务之外开展技术贸易,如培训、试车、检验、咨询由于不具备法人资格,外部资金流向业务代理方,代理方成为这些单位的财务开支平台,利益的驱动使得许多本职工作变成份外收入。4、对经营实体及集体企业的无效“输血”。一些单位以稳定、养人为由,对经营实体及集体企业进行投资、赞助、补贴及提供市场保护,但是,这些投入在对方财务帐上并未进行规范核算,有的体现为对主体厂矿的负债,为返款打下伏笔。5、游离

6、监管的预算外资金 。由于预算内资金要层层审批,管理较严,所以一些单位盯住了常常游离于正常预算和监督之外的预算外资金(堤内损失堤外补),尤其是少数领导乱批条子,开口子,特批的专项费用常常大于实际需求,最终形成小金库。有的开支是没有止境的无底洞,一些对外支付的专项费往往成为各种利益主体追逐的货币资源,在这条价值链上,充满着风险,它会导致无效投入的黑洞。6、“制造”活动,违规创收。一些部门用行政手段举办所谓“节”、“会”、“展”、“赛”、“活动”向关联单位收费,也有的通过开具非财税部门收据、打白条来套倒和收取资金,形成“小金库”。7、减员形成的空头工资。许多单位利用公司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政策,

7、将分流到经营开发工作的人员工资从正常的工资户转移到帐外,连同一些停薪留职人员缴交的管理费,一并形成小金库。8、虚列支出虚增成本套取资金。个别企业在财务核算中,虚拟交易、虚增成本,虚增支出,从企业财务账中套取资金存入“小金库”。有的在检修工程中外委内干,收取回扣,虚构工程,套取资金。9、截留、转移部分产品的销售收入和产品销售的部分收入。个别企业利用存货管理的弱项、购货方不索取发票的便利、以及现金交易的有利条件, 将侵占资金流入体外。10、经济领域的腐败,尤其是一些敏感岗位的监督缺位,造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暗箱操作,在公司内,凡是能带来现金流的业务以及能产生权力资源的部门,都成为商业贿赂的追逐对

8、象和潜在渠道。 四、企业小金库的资金去向 从我们大量的调查情况分析,多数单位的“小金库”,都是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 主要流向灰色渠道、黑色渠道和不明渠道。(一)流向灰色渠道的小金库资金主要有:1、补充办公经费(包括退休人员活动费用),以及以办公用品名义违规购买购物卡。2、福利性支出,包括职工节日物资,以及在财务制度上无法核销的福利性开支,如超标准的豪华、高档消费。也有游山玩水,境外旅游等群体活动开支。4、以劳务费的形式为职工和部分领导发放奖金。(二)流向黑色渠道的小金库资金有:1、无视财务制度,超越财务标准的个人职务消费和挥霍,包括违规购买高档商品及奢侈品,赌博等。2、贪污及私分现金

9、。 3、请客送礼、沟通关系,联络感情,为了小团体利益及不可告人的私利贿赂他人。 4、形成帐外资产,以及体外经营实体的资本积累。 (三)流向其他不明渠道 五、小金库的成因 1、 传统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风险与变革。近年来随着公司体制的不断变革,部分二级单位演变成法人全资子公司,正常的专业分工成为法人主体间的经济交易。随着内部银行的取消,厂矿间的非现金内部结算变成真金实银的现金流,以往在厂际间用于内部经济责任考核的记录单据,成为能带来现金流的有效经济凭证。以往需要支付成本处置的二次资源,变成能创造价值的稀缺资源。 任何能够产生现金的业务,都可能成为各类利益主体追逐的经济资源但我们许多人的思维方式仍在

10、计划经济的框架中,没有风险意识,不适应变化,使这些资源在主业管理之外形成了一批亟待规范的潜在贸易市场,我们“看不见的手”以变相福利和薪酬的潜规则,蚕食着企业的利润,牺牲着队伍的凝聚力。2、内部关联交易造成不对价流失。武钢作为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关联交易广为存在。由于交易双方有利益上的牵扯,在武钢,大量的小金库收入来自这种非公开竞争条件下由行政力量撮合的交易,它使交易的价格、方式出现不公正情况,我们常常通过内部采购、销售价格的高进低出,使这种不对价的交易价值部分流向小金库3、教育的效力有待加强:法纪观念淡薄是“小金库”产生的又一根本原因。 少数领导干部“法不责众”心理作祟,有法不依,有禁不止

11、, 打着为单位和小团体谋利益的旗号,置国家利益、财经法规于不顾, “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显弱化,在“小金库”问题上“控人不控已”,“控下不控上”。同时,小金库导致一些职工价值取向的扭曲,许多本职工作视为份外,这种潜规则导致了职工主人翁意识的下降,小金库一旦取缔,这些资源的流失就成为员工不作分外工作的借口。4、制度不完善。一是公司在主业发展中,对非主营业务的管理一直处于职责磨合,信息不对称,制度相互冲突,执行者莫衷一是的尴尬之中。90年代初公司鼓励经营开发及开展技术贸易的有关政策仍在延续,但与之配套的一切,包括环境、体制、业务流程及管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制度出现盲区。

12、二是业绩评价指标以包代管。由于对子公司只设立了单纯的利润指标考核,使得部分子公司在与集团的利益博弈中,有意加大成本、虚构成本,最终流向小金库。二是我们的财务政策、薪酬机制也不尽健全,本应名正言顺实施奖励的项目没有激励政策,因而形成用小金库弥补奖励基金的潜规则,这些奖励已经形成许多一线职工家庭的固定收入,一旦封杀,职工收入受到影响,与此匹配的本职工作受到影响,带来资源和效益流失。另外,我们对企业正常的业务招待费指标过紧,比如,每人每年按8元钱标准安排预算,主体厂每年仅有一万元左右,无法满足正常职务消费,再如通讯费、职工慰问费及一些因工作所需的开销等费用,核销没有相应的财务规定,类似这些属于合理开

13、销,却不能合法核销的问题,给一些单位的领导人有了设立“小金库”的借口,抱怨财务政策“逼良为娼”。4、查处力度软弱。在薪酬机制建立的磨合中,各部门对这类灰色收入的默认,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一些领导和部门对违规情况的一味宽容,频频使用例外原则,导致内控的信任度和威慑力下降,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及这方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违规成本低廉还导致少数领导明知故犯,有的在财务委派的框架下设立具有实权的“二科长”,进行资金的体外循环,在这种控制环境中的委派财务科长,站得住则顶不住,顶得住则站不住。 六、小金库的危害性剖析(一)小金库聚集着极大的财务资金风险:小金库少则形成变相福利和薪酬,多则流向个人中饱私囊,更为

14、严重的是,体外循环的大额资金成为少数人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的原始资本积累。因此,所有的小金库: 一是藏着“混乱”。既藏着收入的混乱,又藏着开支的混乱;既藏着财务的混乱,又藏着业务的混乱;既藏着管理的混乱,又藏着制度的混乱。很多单位为了“小金库”而肆无忌惮地乱收费、乱罚款、乱截留。 二是藏着“浪费”。只要看一下各个“小金库”的账目,就会发现,这里边的钱,除个别补充了办公经费外,大都用在了吃喝、旅游、发奖和提高本单位人员的福利待遇上。还有的用在了超标准开会、超标准购车、超标准添置办公设施上。 三是藏着“炸弹”。这个炸弹是踩入法律和制度的雷区。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会滋生腐败。从公司近年查处的处级干部来看

15、,没有一个不与小金库有染。而“小金库”资金的使用, 逃脱了财政和审计的监督, 全凭单位主要领导说了算。于是,少数能“说了算”的一把手,把“小金库”的钱任意地一掷千金,化公为私,甚至形成私有产业。直到东窗事发,就像“炸弹”爆炸,引起振荡。所以单位小金库是许多腐败的财政支柱,如果没有它,让我们长期头疼不已又束手无策的许多腐败问题就都不会发生。 四是藏着“内讧”,由于发放的不透明,分配不均引起的猜忌,攀比、干群关系紧张及投诉,成了各级监管部门查处小金库线索的主要来源。五是藏着尴尬,个调税调整以后,对领导干部高收入群体的纳税监管将是重点,一旦查出,便是逃税“丑闻”。“小金库”滋生了一批心思不在工作上,整天频于应酬、假公济私的另类领导人以及侵占国有资产的贪官。这些灰色和黑色收入正是他们侵占挥霍国有资产的资源,他们还挥霍掉了党和企业、职工对他们的信任,以及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小金库查处具有极大的复杂性1、涉及的广泛性。“小金库”问题几乎存在于各个单位, 从纪检监察信访内容看,反映“小金库”问题的非常突出,屡查屡犯,且面广量大。2、来源的非法性。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大都是采取隐匿收入、截留利润或化公为私、公款私存、假列支、其它收入不入账、转移收入等方式取得。 3、用途的挥霍性。“小金库”的支出突出表现在滥发、滥支和吃喝玩乐等挥霍浪费上 。4、管理的隐蔽性。“小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