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辅导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457714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辅导(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三章教学辅导第三章 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概述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两类,一是平衡发展的思想,一是适度非均衡的发展思想。(一)、综合平衡发展思想。综合平衡思想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部门间的平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销售要相互保持衔接,才能使国民经济发展没有缺口,减少瓶颈部位。在计划经济和受国际市场封锁时代,这种思想显得特别重要。它在新中国经济的前三十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我们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现在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二是地区间的平衡关系。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中国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呈现东部发达、其

2、发达程度逐步向西部递减的特征。过去我们强调地区平衡,经济原因只是其中的一部份,更重要的原因是政治和社会的。从经济上看,地区平衡可以使落后地区的经济有所发展,从而使不发达地区在一定工业基础上开发自己的资源,向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这为发达地区向新一轮发展创造了前提。但是,地区平衡逐渐被人们曲解,每个地区现在都要求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或者完整的经济体系,使自己可以不依赖其他地区即可生存与发展。这就形成了久治不愈的重复建设,对中国经济造成极大浪费。(二)、适度非均衡思想。改革以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使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对于区域经济发

3、展有更多的非均衡的倾向。归纳起来,其代表性论点有如下若干种:1.梯度理论。这是传统的区域理论。它是按自然环境的特征将中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经济开发程度高,海拔低,以此往西,海拔逐步升高,土地逐步贫脊,人口密度逐渐稀少,经济落后。这种区划在农业经济时代,靠自然条件生存,倒也是泾渭分明。但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过渡,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有所放松,因此,它已很难全面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2.点轴开发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将首先在几个点上形成热点,这些点就是几个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周围区域发展,同时,要抓住几根轴线,形成幅射。这轴线就是沿海、沿长

4、江、沿欧亚大陆桥的开发,最终形成网状发展,这些点就是网上的结。这个理论,除国内的许多学者论述以外,国外学者,也有不少论述。如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林顿拉罗却尔(Lyndon LaRouchie)认为,要使中国经济合理发展,必须加速城市化,使主要人口集中在新兴的小城市,集中产业,集中消耗。同时,沿江、沿线(铁路)设置宽约75-100公里的带状基础结构走廊。3.优区位开发理论。这是利用区位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一种方法。区位理论本身是关于工业布局的理论。区位系指拥有现代工业经济的地理空间,一般为城市或城市群,也包括与中心城市相联系的乡镇。所有的区位相连形成区位网络。在区位之外的是非区位,这是没有现代工业

5、经济的地理空间,属于传统经济。中国经济中,区位与非区位是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不同区位现代化程度有所区别,而不同经济区域中还存在区位数量与规模的区别。随着经济发展,区位数目会随之增加,从而使区位网络更密集,国民经济实力会更强大。但是,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是各个区位同时发展,还是优先发展某几个区位或某一个区位,却是要慎重考虑的。优区位开发理论认为,应该优先选择条件好的区位加以开发,从而带动其它区位的发展。4.国际大循环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中国经济要同世界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具体说来,就是进口原材料,制成产品供出口,即所谓“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在沿海地区,这似乎有其合理的部份,通过海

6、运进口原材料,包括矿石、钢材、建筑材料等,制成产品通过海运出口。这样做,比从内地购买原材料还要便宜,质量还高,运输成本小。但这种理论把内地经济与沿海经济割裂开来,对总体经济发展是不利的。而且,沿海的参与国际大循环还受到国际上其它经济的抵制,要达到此目标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甚至连许多外国大公司都在为打进中国市场而不惜代价,那么将中国经济的宏观发展战略定为“两头在外”,是否恰当呢?5.双循环理论,它是在国际循环理论基础上,考虑到内地经济发展循环。沿海经济向国际经济循环方向发展;而内地经济,则参与沿海经济循环。这样,内地经济可以间接地参与国际循环,至少达到内地经济的跨地

7、区发展,打破内地经济的自我封闭、自成体系、自我循环的低效益局面,从而使整体经济具有外向、高效性质。这种理论在宏规协调发展中有相当参考价值。6.差异协调发展。这种理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应遵循经济地域发展规律,允许并极力促进基础条件好的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待各地区贫富差距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国家再用政策和其它调控手段帮助落后地区。因此,优先发展空间为沿海、沿江及欧亚大陆桥为主轴;优先产业在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第一阶段以中央放权为主,力争高效益;第二阶段以国家补偿政策缩小与发达与落后地区差距。以上这些理论,其实大多数是工业布局理论。从平衡发展战略看,它强调地区间经济发展要遵循平均国力、平均投

8、资,用富裕地区资金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两类区域的差距。这是一种理想的发展战略,但是在有限资源情况下,绝对的平衡发展可能会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非均衡发展则强调优先发展条件好,基础好的地区。这种发展观势必扩大两类地区的差异,在一定时间内加大经济的不平衡。但是,它可以集中资金、资源来使发达地区迅速发展,迅速增加积累,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落后地区赶上来。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格局主要通过市场的力量,而非计划的力量进行调整。在十多年的改革中,经济重心南移。以广东为中心的南方经济以持续的高速度增长,从而使广东地区的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位不断上升。GDP、工农业总

9、产值、存款量、资金投入量都处于全国经济的前列。东北的重工业衰退了,上海的轻工业也让位于广东。随着90年代上海的开放,中国经济的重心逐渐北移,上海正在形成中国的金融中心,经济增长也十分迅速,从而使经济格局又一次发生大的变化。二、货币资金流动与资金流量分析从货币资金的角度看,计划体制减弱以后,对资金流动的管制也有了很大的放松,其直接结果就是资金在不同地区的流动加大。在进行区域货币资金流动分析时,首先要进行一些方法论上的讨论。(一)、货币资金流动我国货币资金流动的主渠道是银行系统,严格地说来,除现金以外,绝大多数资金流动都要经过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量相比银行是很小的,且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很大

10、一部份资金也要经过银行划拨,或转存入银行。对于现金,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它是处于银行体系之外的货币量,银行要完全控制它,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现金的提取,有不少是不能控制的。工资的发放、储蓄存款的提取、小额商品的购买,对现金的使用就是自动的。从现金回笼的渠道上看,储蓄回笼的主动权,并不在银行手中,现金持有人对于是否将现金存入银行有充分的权利。通过商品交易来回笼货币,对银行来说也只是一个间接手段,银行对此也没有主动权。从银行对现金的控制效果上看,也可以说明此点,银行现金发行计划与现金最终发行量相去甚远。应该说,计划和现实一定会有差距,偏差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但是我国的现金计划同实际发行量

11、之间,有时误差超过一倍,这就说明计划的无效性。其次,虽然我们说现金很难控制,传统上它却是我国信贷控制的最核心的部份。现金量M0占全部货币M2的比重,80年代一般在19左右,到1998年下降到10多一点。但是,现金常常能够反映出整个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趋势,这就是人们至今仍看重这一货币指标的原因之一。(二)、存量与流量我们研究的是资金流动问题,所以下面我们还要区分存量与流量概念。存量指标一般不具有可加性,而流量则是可加的。存量是在某一时点的数量指标,它是静态地反映某一时点上的水平;而流量是在某一时期的数量指标,动态地反映某一时期的事物发展的总过程。流量数值一般是通过连续不断地登记而取得的。因此在数学

12、意义上,流量是存量函数的一阶导数,反过来,存量则是流量函数的积分。换句话说,一定时期流量的连加,再加上期初的存量,就应该等于期末的存量。存量的相加本身没有多大意义。比如,每月银行存款的增加量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月月初银行存款余额就应该等于最末一个月月末的银行存款余额。但是,若将每月末的银行存款余额加起来,这就是毫无意义的了。我们在分析资金流动时既要对存量进行分析,因为它是分析的基础,又要重点分析流量,这才是我们分析的核心部份。但是,概念要非常明确,不要把存量当作流量来分析,若是这样,我们的分析就会变得混乱,而且毫无意义。三、资金的存量分布货币资金量的分布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地区购买力的大小。这种购买

13、力也可以更细地分为现实购买力部份和潜在购买力。现实购买力反映在一个地区资金平衡表的企业活期帐户余额和流通中现金量上,而一个地区现金量不能通过资金平衡表来表现,只能通过调查来估计。潜在购买力则是资金平衡表的其余部份,它通常也表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虽然货币资金是商品劳务的价值表现形式,但有时它也会有独立的运动形态。在进行区域货币资金运动考察时特别要注意两者时空上可能出现的不一致。(一)、存款的区际配置及其变化我们这里讲的区际,首先是按省区来划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都主要按省区进行;其次考虑到传统的大区行政区划,即在分析中会经常运用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六个大区概念。从我国的经济地理特

14、征上看,经济的发展呈东、中、西部阶梯态势。从改革以来形成的区域经济上看,则具有多种区域特征。但从存款货币的分布角度看,又是怎样一种情景呢?这就是我们在这一小节里所要讨论的问题。分 地 区 存 款 表表3-1 单位:亿元地 区1985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北 京411580.9678.1845.912761565199526773527天 津112156.6178.8235.43364665868001115河 北194346.7435.2555.49391161140619052505山 西105193.9249.1314.34705

15、687088611288内蒙古64119.9136.2169.8224294350453569辽 宁221415.2507.1630.115642043245131574068吉林86177.6204.5252.550065083710301351黑龙江145290.8348.4436.3787984106714911999上 海255295.3450.9571.89501325191427963783江 苏218387.3481.5647.213361666211129634158浙 江114275.8336457.89081191151822083086安 徽98165.6198.8250.23974826138341111福 建117183.6226.729854477696213171717江 西8914416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